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曾有幸聆听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深为华老师那充满思考与活力的课堂所吸引,深为华老师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尤其是课中的三次笑声,使课堂更和谐,使听课者如沐春风,并引发了我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让我们先来品味华老师课堂中先后出现的三次笑声。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很忌讳“讲”了,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教学观摩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教师被告诫说课堂上要“慎言”,似乎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相似文献   

3.
杨燕青 《青年科学》2009,(11):10-10
在上“电磁铁”这节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电磁铁的装置,然后便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来亲手做一做,看看大铁钉是不是能像磁铁一样吸起人头针。同学们马上就活动开了,不一会儿,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他们做的电磁铁果真能吸起人头针了,“老师,我们组的电磁铁吸了5根大头针”,“老师,我们组吸了3根”,“我们组吸了6根”,“我们组2根”……  相似文献   

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辉煌的知识殿堂。老师如何引领学生登堂人室,徜徉其中,撷英嘴华,感悟语文魅力,完成教学任务呢?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艺术类的的一门学科,历来都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所重视的。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因为地理环境所限,美术老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加上对“副科”的偏见,美术教学只是一种摆设,或是美术课上一人一张白纸,任你画什么都行,老师一般都不讲析。  相似文献   

6.
且看当前的课堂,你一个创新,我一番变异,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呈现出一片绿叶葱茏的勃勃生机。但是,我们再冷静地分析一下,可以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虚”了。因此,我们的心情不时处于矛盾状态:为什么这变那变,语文教学的质量越加难以提高,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通过万变转其宗,把握好语文教学中这些或浓或淡的根脉情意,真真切切地教,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得终身受益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老师.我对他的说法有看法”“老师,我还有补充”……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选择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没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课堂才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8.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9.
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10.
谢平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7-108
有人幽默地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成为三怕之首,可见学生“畏文如虎”,从而令作文教学让初中语文老师异常头痛,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采用了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即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传话”与“对话”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张扬了个性,  相似文献   

12.
为教学“5的乘法口诀”,某老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老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平时的教学,老师们依然是为了完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教,依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而教。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却把学生作为了精彩演出的配角。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落在实处?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教学要依托课内、延伸课外,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教学中应抓住教材的“根”,瞄准延伸的“靶”,选好延伸的“材”,拓宽延伸的“路”。  相似文献   

15.
一次,有机会看了邻校一位老师教学的“12减几”的公开课,领略了课改带来的春风,感触颇丰;但对其中一片断持有疑惑,现录其下,以期各位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名师的课堂,总让我们拍案叫绝: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在“透过开满鲜花的名师课堂”活动中,我看到了郭初阳老师大气智慧的教学语言,看到了王崧舟老师诗意和谐的教学语言,看到了薛法根老师平淡有味的教学语言……这次名课研习中,语文组选择了“教学语言”作为观察点,在研习了特级教师王曜君的《老王》课堂教学后,我们发现王老师的课堂语言有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赖旺根 《奇闻怪事》2009,(10):19-20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即将结束之前,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有一根12厘米和一根6厘米的小棒,请你再配一根整厘米的小棒,使它们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小棒有多少条?  相似文献   

18.
杜继永 《科技信息》2009,(11):199-199,135
朗读,随着语文课堂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晓解”读”的要义,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一座缤纷的虹。  相似文献   

19.
付莲莲 《科技信息》2010,(29):27-27
概率统计和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学好它的前提是: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首先得从老师本身做起,老师和学生形成和谐的气氛,使教学“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语文是“老师教着辛苦、学生学着叫苦”。在应试教育的笼罩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下,语文教学仍局限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语文教师顾老师说:“我们语文课的一大弊端就是每篇课文都从头分析到尾,每本书也从头分析到尾,没有时间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我经常会觉得很痛苦,痛苦于感受不到职业本身带给自己的尊严,痛苦于不能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最应该给学生的东西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