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艳 《山西科技》2012,(5):123-124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应主要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新观念,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注重发挥语文的德育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相结合,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煊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92-192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那么语文教学则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主向。和谐宽松的语文教学课堂,如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实效性呢?语文教学课堂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师生通过语言交流的对话,达到一种精神的欢悦与生命的升华。语文教学课堂让师生把生命中潜在表现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了独特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使之将来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于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批改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林华君 《科技信息》2011,(24):I0166-I0167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培养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学生想说的欲望;二、营造宽松氛围,增强学生敢说的胆量;三、多形式训练,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四、注重知识积累,让学生说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初中各年级说话能力培养有着具体的要求.随着语文教改步伐的加快,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项训练中,对说话能力的训练日趋重视.<大纲>在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教学要求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充分说明了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说话训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初中各年级说话能力培养有着具体的要求。随着语文教改步伐的加快.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项训练中,对说话能力的训练日趋重视。《大纲》在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教学要求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充分说明了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说话训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四个阶段进行了阐释,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烨 《科技信息》2012,(4):211-211
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浅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优势,并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中语文教学更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在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更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提升,使其能够适应正常的日常生活需要。本文从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不足出发,提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基本包括语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认识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在中学中专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张庆 《科技资讯》2010,(30):158-158
古典诗词是中国两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外,还要培养他们吸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最集中的体现。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巧妙运用所记忆的古诗词名句装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现就一堂语文课的结构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作些浅谈,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余丹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1):125-127
语文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情感的生命,其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需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阅读课、写作课的练习等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论高职学生语文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汉琼 《科技资讯》2007,(29):107-107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越来越在学科领域内彰显出它的职业特色和职业能力.如何做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语文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相沟通衔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语文职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祝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2,(21):160-16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德熏陶。所以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6.
叶朝华 《科技信息》2007,(18):264-265
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程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英语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逐步教学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7.
段锋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115-115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的体现,在教学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语文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也为学生更好的步入社会奠定基础。该文将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灵燕 《科技信息》2010,(9):295-295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它还是一门人文科学,是一项塑造人的艺术,因而它还须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做到人文和知识的融合,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9.
马罡 《科技资讯》2006,(9):178-178
语文具有深广的人文底蕴,博大的艺术境界,丰厚的知识内涵,悠久的文化精髓。语文教学要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就应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着眼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语文教学和教学改革作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在创造性教学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注重制定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