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当今的商业化社会中,大众传媒领域也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成见、贬抑甚至歧视成分的报道和表现。大众传媒将女性刻板泛化为观赏的对象,进一步加深了女性的“他者”角色。社会性别的差异及性别的传统印象,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因而,我们在审视大众传媒时,需要用社会性别的批评眼光进行反省,同时需要女性积极行动为自身呐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众的构建平等社会性别意识,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商业化社会中,大众传媒领域也存在着对女性的性别成见、贬抑甚至歧视成分的报道和表现。大众传媒将女性刻板泛化为观赏的对象,进一步加深了女性的“他者”角色。社会性别的差异及性别的传统印象,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因而,我们在审视大众传媒时,需要用社会性别的批评眼光进行反省,同时需要女性积极行动为自身呐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众的构建平等社会性别意识,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介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表达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种种期待,以及男性话语对女性的想象和叙述。性别陈规下的女性类型主要有贤妻良母、职业女性和作为娱乐消费形象出现的女性,表现出性别不平等的角色定型现象。这种媒介所建构的女性单一形象对女性意识的提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加强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反省,是消除电视媒介中的性别歧视、改变传统角色定型,推进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单亲母亲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就业困境是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受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性别利益需求、法律政策的性别盲点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单亲母亲的就业困境集中表现为职业障碍、就业安全感、再就业等方面。给予就业困难的单亲母亲提供必要的社会政策支持和就业援助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实现单亲女性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中的性别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性别定型是刻板印象在社会角色方面的反映。广告传播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其中女性形象是基于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一种规范。广告中社会性别意识的偏离和不公正的表达,通过心理暗示引导女性用广告隐喻的女性社会形象来塑造自己,同时也直接影响正在进行社会化的儿童社会性别意识的正确建立。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变革和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中国知识女性处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境遇当中.这必然会使得女性对自身的生命存在以及意义加以思索,是追求女权主义的颠覆性的平等还是仍循规蹈矩的接受传统的性别哲学?这不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它也牵扯着整个社会或是说整个人类的文化.从知识女性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自身角色的定位进行阐述,力图能够构架出一个女性性别哲学的粗略框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群体的性别平衡和多样性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全球科研界的共识。了解中国男性和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一方面可弥补中国大规模科研群体性别差异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为后续制定性别平衡政策提供定量数据支持。[方法/过程]以16万余名中国科研人员为样本,从学术影响、科研角色和基金资助等维度揭示中国科研领域的性别差异。[结果/结论]与全球多数国家相同,中国男性科研人员在科研产出、国际合作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表现优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优于其他领域,尤其是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其学术影响力与男性大体相当。在承担科研角色方面,男性更倾向于担任主导角色,女性更多担任执行角色。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在基金申请和职位晋升中存在显著的“泄漏的管道”现象,即女性申请基金的数量随着基金项目申请难度提高而下降,晋级难度随职称等级提高而加大。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常常提到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的。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则是社会、文化、体制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人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期待。比如过去常说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外女内,这些都是不同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强化的东西。男子就该扮演主导的角色,在家里是决策者,在社会上更多行使权力,而女性通常被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女性遇到比男性更多的障碍,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传统观念、女性的自身素质、性剐特点和就业歧视等都成为她们实现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约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是促进性别平等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女大学生在增多,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极大地影响女大学生的成才成人及她们的就业。女大学生缺失导致职业成功的男性性别特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女性及女大学生新的性别特质。女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是一种最佳的性别特质。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女大学生将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双成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