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综合考虑了水下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时,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及环保性与适用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以水文地质条件、几何形状性质、施工技术要求等6项因素为Ⅰ级指标,以地层岩性、工法适应性、隧道埋深等17项因素为Ⅱ级指标的水下隧道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水下隧道施工方案决策模型。以某水下隧道为例,验证了该决策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山区隧道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评选是一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为提高山区隧道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决策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改进灰靶决策的方案优选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山区隧道施工场地方案布置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方案可行性、方案经济性、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影响为核心的山区隧道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原始样本数据量化处理、指标权重赋予、靶心距的计算等方面依次对传统灰靶决策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对比各方案靶心距实现方案水平排序与决策;最后,以牛栾村隧道施工场地布置设计方案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改进灰靶决策评选出的方案与实际选择方案一致,该方法呈现了各方案的优劣,使山区隧道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评选更科学、合理,并通过指标敏感性分析择出对方案评选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决策者做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工程前期隧道选型为背景,为了找出综合效益最高的隧道施工方法,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应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施工难度、施工风险、地质适用性、工期造价、城市规划等方面对沉管法和盾构法两种隧道修建工法进行了多因素、全方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比较.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并给出了定量的方案比对结果,最终认为沉管法修建隧道更具优势,为今后类似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角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长大隧道施工方案合理,提出并建立了隧道施工方案选择系统.该系统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准则、指标、方案的四层的层次结构模型.以与隧道施工相关的各项因素为评判指标,采用专家法对各指标评判,构造出模糊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得到各指标归一化权重.采用该法对某工程实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优选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论述了水下隧道在穿越江河湖海时所有的优势,介绍了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概况,讨论了水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水下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选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地铁车站工程的特点,依据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技术、经济、效果和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模糊综合评判法中无量纲的隶属度拟合评价指标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综合评判优选决策模型,实现了定性问题的量化处理.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塌方是山岭隧道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文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塌方风险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在综合分析塌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偏压角度、岩体完整情况、地下水影响和施工因素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指标进行定量描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测度分析,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函数计算样本的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应用置信度准则对隧道样本的塌方风险进行属性识别.在工程应用中,通过属性识别模型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对郑家垭隧道进行塌方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并且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拓综合评估法的结果吻合性较好,说明建立的属性识别模型对有无地质预报数据的样本都能得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有更好的适用性,为山岭隧道塌方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长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常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特长隧道施工风险性评价新方法。根据特长隧道事故的特点及成因,选取支护措施等15项未确知测度函数评价指标,建立了特长隧道施工风险分级预测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得出特长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价分级预测的评价结果;并应用于某一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实际,成功评定出该隧道综合风险等级为Ⅱ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特长隧道施工期间的风险等级,并且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情况,为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拆卸是回收和再制造的重要步骤,为了使拆卸方案达到高效率、低排放以及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文章建立一种基于组合赋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的拆卸方案决策模型。针对拆卸方案,从环境、技术和经济3个角度构建拆卸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最小信息熵原理,综合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为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使用组合权重改进TOPSIS模型,构建拆卸方案的贴近度指标,对拆卸方案进行判定;以银行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TM)拆卸为实例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决策模型对比,验证所提决策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实现多拆卸方案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风险等级,选取工程地质等4项一级指标,围岩级别等12项二级指标,建立熵权-改进灰色关联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段隧道与隧道塌方各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并与所求得的权重相结合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并将结果与工程实例相印证。结果表明:公路隧道塌方的12项风险因素中,年均降水量、隧道跨度、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对隧道塌方影响较大;采用本文模型对四段隧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与实际相符。可见该评价模型为在建隧道施工塌方风险等级的确定与预防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从而建立山岭隧道新奥法NHTM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量测数据量化为单一的动态风险指数,并随着隧道开挖和量测的进行对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该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在保阜高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帮助航空公司持续优化疲劳风险管理系统(FRMS),通过系统分析FRMS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构建了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以提高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水平。在综合管理、政策文件、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5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FRMS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修正G2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以某航空公司为例,运用模型对其进行有效性评价,该航空公司的FRMS有效性评价结果为良好,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为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系统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影响直角坐标机器人性能的各种指标和因素,构建了直角坐标机器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建立起直角坐标机器人设计方案的灰色模糊评价模型。通过熵权法确定元素的权重,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利用该模型对设计实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各设计方案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下隧道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代设计理论,研究水下隧道结构断面的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以隧道结构断面关键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隧道结构造价最低为目标函数,隧道建筑限界、抗浮稳定以及隧道应力为约束条件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优化软件进行寻优搜索,求得隧道结构断面尺寸的最优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相比,隧道结构断面面积减少了16%,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变形显著减小,且满足抗浮稳定安全的要求,表明隧道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属于市政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其主要问题是资金的问题,仅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大规模建设,而PPP建设模式是近年来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到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形式,PPP的引入为我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机会。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了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投资建设风险的影响因子,并确定了23个关键性的风险指标,构建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TOPSIS方法模型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计算出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权重,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对所构建的综合管廊项目在PPP模式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运用,并提出了风险管理控制办法。该方法最终将定性与定量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对综合管廊项目PPP模式下投资方案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具有工程实践性,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地评判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风险分析中权重确定过分依赖专家打分与主观调查法,且可能造成评判结论模糊.针对这些缺陷,引入粗糙集重心理论计算出客观权重集,并避免了某些小权重因素被“丢失”的现象.结合近15年来120处详实的隧道塌方事故统计资料,确定了包含地质因素、设计施工质量等在内的6大塌方风险因素,应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决策表方法计算各因素的客观权重,并采用模糊重心理论中以正态分布作为各评价因素隶属函数的做法,建立了以粗糙集与模糊重心理论为基础的公路隧道施工期塌方评估方法.最后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中,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