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本书的每一页都是一个奇观;每一页纸都透出一种反射出的白光;每个字母和点在上面都清楚地凸现出来。没有其它东西超过这种纸的形象和感觉,没有什么像它一样用途广泛,没有什么操作起来有如此的简单。它是什么?它是一种可能宣判传统纸张死刑的不同寻常的新媒体。在美国,两组科研人员——一组在加利福利亚,另一组在东海岸——已经创造出了纸和墨水的电子版本。像今天的镭射屏幕一样,这些电子纸展示出电子计算机制作的图像,但它们像纸一样轻薄、灵活、便携和便于阅读。将这些电页装订在一起,轻轻一击,你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任何一本…  相似文献   

2.
在热带,有数百种鸟类求助于能蜇刺的昆虫——黄蜂、蜜蜂、大胡蜂和蚂蚁等的保护。通常和这些昆虫作邻居的是那些鸟巢比较大,难以隐蔽的鸟类。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丛林里,有些垂悬的树枝上可以发现挂着的巢。其中有些巢很大,状似口袋,确切地说好像是一个用作大玻璃瓶套那样的网子;另一些巢较小,常常成球形。两种巢往往筑在相邻的树枝上,大的是鸟巢,小的是黄蜂巢。 文鸟和黄蜂为邻不是偶然的。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故意在黄蜂巢旁造巢,这是希望保护自己和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面包     
<正>贝丝常常参加一个写作社团组织的活动,被要求在周末的两天内写出1 000单词以下的微型小说。她是个爱吃面包的人,有天突然迸发出一个点子,假如以面包为题写一篇科幻小说会如何?于是便有了这篇小说。小说的世界里,外星种族丹杜尔人摧毁了地球,但它们的目的不是要毁灭人类,而是想获得人类对于往昔美好地球的回忆。丹杜尔人把这些回忆当作美食来享用……对于人类来说,大声说出他们对于地球的记忆是危险的——背叛的——行为。这意味着,他们冒着让丹杜尔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风险。然而,当人们走进桑娅的地球面包店,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只能无视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是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海洋植物、海洋动物、深海、冰山都给人无穷的想象,即使海洋里的声音也对人类充满了诱惑,因为在海洋深处,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神秘声音,有的声音出现一次可持续几年,有的则稍现即逝。当然,这些神秘声音并不是轻易就能听到的,必须借助特殊声学仪器才能听到,因为它们的频率通常很低。  相似文献   

5.
千禧新语     
2000年,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千年。 在这千禧年之际,要说的话很多。《世界科学》在度过她 20岁生日之际,我们向关心厚爱这本杂志的译者、读者和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全体同仁为了表达对21世纪的美好祝愿,千禧新语,就从“新”字开始说起。 迎接新世纪。21世纪,有人说是信息世纪,有人说是生物工程世纪……不论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新世纪在我们人类历史上肯定是新的一页。这一页是充满激情的一页,是记载丰功伟绩的一页。我们期望新世纪的到来,也就是为了用新笔重重书写这一页。 抓住新机遇。新世纪带…  相似文献   

6.
正珍妮·古道尔是闻名世界的黑猩猩研究学者,在对黑猩猩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之后,她又将敏锐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一种生命形式——植物。英格兰迷人的田园生活是珍妮·古道尔建立起对植物界以及自然界浓厚兴趣的基础。幼年时,她就常常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榉树的树杈上,手里拿本《杜立德和泰山博士历险记》,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住在森林里……出于对植物的热爱,小小年纪的她甚至有一个"自然笔  相似文献   

7.
无家可归     
1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在10月倡导“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在这里我们以较大篇幅的版面推介了一组关于动物保护的文章:《无家可归》提出了“动态自然保护区”的全新理念。《滴血的高原》以亲历的笔调,传达了作者对动物保护的深深忧思。《屠刀下的动物》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你看到人类贪婪的黑手是如何伸向野生动物的。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药物治疗对于病人通常是对症下药,千篇一律,对此,研究人员正在尝试根据患者的基因和所处的环境来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尝试将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0日在国会发布国情咨文中提及"精准医疗"计划时说:"我们这个消除了脊髓灰质炎、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国家,希望这项计划——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能继续引领医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卡尔·波普的达尔文进化论是形而上学的而不是科学的论述,正在对古生物学科学酿成巨灾:里丁大学古生物学读者贝弗莉·霍尔斯特德,在上月的本专栏里(7月17日,第215页)发出这样的呼吁。但是,波普的观点常常被误解——虽然进化论的地位仍有待于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中微子很神秘,通常很难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如果说我们对其一切都不了解,那是过于低调了——它们可能是快子态的,也可能不是。即便能进一步阐明其属性,或将揭示出新的和令人惊讶的结果,人们也希望,这将导致对亚原子世界的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刘曾荣 《自然杂志》2000,22(5):306-308
混沌控制与通常意义下的控制之间有差别,通常意义下的控制常常把着眼点放在目标轨道的稳定性上,且将系统控制到一个稳定目标;而混沌控制主要利用不稳定性来实现,通常利用同一系统的混沌控制来实现多目标控制.混沌控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讨论复杂系统pattern形成的起因.  相似文献   

12.
在行星与卫星组成的世界里,卫星论个头只能在行星面前俯首称臣;而要论个性,它们则常常比其呆板的母行星更多姿多彩。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有些已经羽翼丰满,复杂性不亚于任何一颗行星,例如泰坦(土卫六);有些可能是生命的乐土,例如冰封的水世界——欧罗巴(木卫二)。新的奥秘笼罩着一批小卫星,其中大多数是最近才发现的、环绕土星运行的"飞碟"。  相似文献   

13.
对于蠓虫,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些纠缠不休的小不点,常常令人生厌。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蠓虫非但不叮咬人畜,还能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秘密呢!这类蠓虫有着另外一个名字——摇蚊。  相似文献   

14.
<正>一项新的实验捕获到一个处于跃迁中的量子系统——这曾被量子力学的先驱者认为是不可能的。请看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为此带来的报道。当量子力学在一个世纪前作为理解原子尺度世界的理论被提出时,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曾是如此激进、大胆和违反直觉,以至于它变成了流行语言,那就是:量子跃迁。纯粹主义者可能会提出反对,因为人们普遍习惯把这个术语应用于一个大的变化,这忽略了两个量子态之间的跃迁通常很小的事实,这正是为什么它们没有被更早地注意到的原因。但真正的关键是它们是突然发生的,如此突然以  相似文献   

15.
太阳黑子拍摄方法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发光气体球,从中心到边缘依次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通常人们看到的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光球,太阳光能几乎全部来自光球,太阳光谱也是在光球形成的。太阳大气十分活跃,通过望远镜经常可以看到黑子、耀斑、日珥  相似文献   

16.
哦!蓝天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作为一个科普人,希望此文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与气候,关注科普,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治理雾霾贡献自己的力量。蓝天去哪儿了七十六年前我是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记忆犹新的是:家乡湛蓝的天穹、清新的空气,以及围绕着我家的小河与麦田。春天里,河水潋滟,柳影婆娑,蛙声一片。我常常钻进绿油油的麦田,在这宁静的、散发着大地芳香的、属于自已的小小空间里,仰望着湛湛蓝天、悠悠白云,遐想着白云深处是否真有一个玉皇大帝统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看过小说《哈利.波特》的读者一定知道,书中出现了许多猫头鹰信使,比如乌林鸮、角鸮、雪鸮、灰林鸮、雕鸮、仓鸮等,它们肩负着连接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纽带作用。其中,哈利.波特的信使艾罗尔是一只乌林鸮。在魔法世界里,乌林鸮拥有法力,不仅能听懂魔法师用英语发出的指令,甚至还能读懂文字——魔法师只须把收件人的名字写在信封面上,它们就知道该往哪儿送。不过,我们在电影《哈利.波特》中看到的艾罗尔有点滑稽,因为它每次出场时总是伴随着混乱的场面——它不是撞上玻璃就是撞上桌子,跌跌撞撞的,好像一个披着羽毛的不倒翁……那么,真实世界里的乌林鸮也这么笨拙吗?以下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曾近距离地观察过乌林鸮,且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8.
<正>www.worldscience.cn2012年元月起,迈入第34个年头的《世界科学》,将正式开启网络版。初级阶段,《世界科学》网络版主要的目标,是以两种形式全面展示杂志的内容。一则,将每一期的内容制作成电子书,读者点击"期刊检索"选择期次目录后,即可翻阅该期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所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叶明 《科学通报》1957,2(16):510-510
苏联制造的世界最大的加速器——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同步稳相加速器——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运转,它能够把質子加速到100亿电子伏。这里根据苏联科学院通报今年6月号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А.Л.明茲)介紹一下这个加速器的情况。这个同步稳相加速器有一个很大的环形电磁铁,  相似文献   

20.
<正>还记得上次带孩子去游乐园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承诺过孩子的一次假期旅游吗?孩子希望你带他去看世界,而你却在手机里遨游。还记得儿时许下的诺言,长大了要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而如今,你的父母只能许久接到你的一通电话,而你却在手机的世界里"销声匿迹"。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放下平板电脑,和家人"一起真正生活"了。我们有多久没有离开电子屏幕,心平气和地专注做一件手头的事了——无论是看几页书,还是写几行字,或者,只是像个孩子一样,从头到尾听完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