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概括,是由理水、叠石、建筑、植物配置所组成的综合性艺术作品。从古代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到现代城市公园、宾馆庭园,我国造园艺术家们无不借取天然石材,巧妙地构筑假山来作为园林的重要景观。它是我国造园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再创造,是我国园林的独特产物。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石多,奇石种类层出不穷,堪称世界奇石之王国。在长期造园实践中,叠石常用的石种大致如下:太湖石:主要产于浙江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通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石灰岩类,颜色有深灰、白、红等,是一种较高…  相似文献   

2.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得体的山石点缀、构筑造园,及古人在造园用石方面谨慎而注重布局的经验,针对目前新营造的园林中不顾及环境条件,不考虑建筑风貌,随意到处堆叠庞大的假山的状况,提出了合理的山石造园的措施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山、水、植物和建筑等造园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对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及建筑经营的分析过程中,突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为主,建筑是从;诗画情趣和意境蕴涵等特征.归纳出自然美、艺术美和情景美交融等造园艺术境界.这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科技信息》2009,(30):295-29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本文主要通过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扬州宅第园林以前宅后园为主,也有宅与园横向并立、住宅居中四周治园的。其中的建筑随形构置,不规则布局,服从园中山水环境,体量与园主需求有关。理水以水池为中心,以聚为主,呈内向布局形式;叠石通过遮隔划分空间;崇尚贴壁假山,依墙造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扬州匠师的精湛技艺和独到匠心。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园林景观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以“三山三水”为骨架,构建山水相依的城市园林;以复层植物配置为主,突出绿量;充分利用常德乡土树种,营造地域性植物景观;造园手法上追求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结合常德地方文化、历史,建设文化园林。常德市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应在人本主义景观模式、多样化植物景观、园林景观的科技含量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中国与西方的造园艺术和造园风格基础上,归纳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的过度中,分析、比较中西方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为当今的园林造景艺术的发展和为人类创造更和谐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与秦,西汉和相比,东汉三国时期的造园堆山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园林山水由求仙的中介转变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东汉三国造园堆山追求景象的真实感,经由“转移模写”求得假山与真山间的形似,造园堆山有如自然之缩景。  相似文献   

10.
从造园思想、布局、功能和造园要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岭南古典园林造园特色.通过对广东现代住区景观的实例分析,探讨广东现代住区景观对岭南园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了岭南现代住区景观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秦汉园林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园林情趣多元化.它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与基调,催生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绪,山水怡情成为文人永远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正>描绘园林风景,历来都用中国画传统技法。近年来水彩画有较大发展,用水彩表现园林风景的日趋增多。园林风景水彩表现了园林美妙景观,画面有水色交融、透明流畅,轻快明丽的艺术效果。 园林风景的  相似文献   

13.
山水花园城市是中西合璧的城市理想。镇江建设山水花园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应该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建设山水花园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创建国际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东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发育茨榆坨、三界泡及油燕沟三个潜山带,在平面上沿NE向呈条带分布,均为平行型背向传递带.潜山油气藏的主要油源为新生界沙河街组第一段、第三段和中生界侏罗系的烃源岩;储集层由太古界变质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砂岩、火山岩组成,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沙河街组、中生界、下古生界泥岩和房身泡组火山岩构成潜山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根据潜山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圈闭类型的差异,将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及内幕两种类型.潜山油气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盖层是油气富集和保存的重要条件,潜山带构成了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5.
园林绿化工程中地形造型是一项带有艺术性的系统工程。中国园林中园林绿地地形造型概而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就地取材,使之溶于周围自然环境之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17.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过后,杜甫携眷西行,在由秦入蜀流寓同谷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以山水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其中每首诗甚至每句诗皆可视作"有我",诗歌中塑造了一位忠君爱民、乐观而孤独的旅客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美、加园林规划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园林建设情况,分析了美、加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思想明确,突出生态、维护自然、以人为本,设计意识超前、管理精细,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提出我们在主园规划和建设中,应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着重保持自然性,少建人工景点,城市园林建设要观赏与环境效应合一,使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儒、道、释的影响,经营位置与构图形式,散点透视与出移景换,六法论与中国园林艺术等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我国的传统园林建造手法和过程,分析其中体现着的诗情画意。让人们从一个新角度进行园林审美,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语中的山水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汉语词语与汉民族的山水文化关系为切入点,列举反映山水的词语来探求自然山水中孕育的文化底蕴,从而研究文化词语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汉民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