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亚甲基双膦酸四异丙基酯(iPrO)2P(O)CH2P(O)(iPrO)2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一种新的配合物[Eu(1,10-phen)2](NO3)3,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ray单晶衍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在反应中(iPrO)2P(O)CH2P(O)(iPrO)2并未参加配位,但却起到了催化、诱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亚甲基双膦酸四异丙基酯[(iPrO)2P(O)CH2P(O)(iPrO)2](=L)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一种新的配合物[Zn(2,2′-bipy)3]2Cl4·11H2O,并用红外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在反应中L并未参加配位,但却起到了催化、诱导的作用.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r=1407.82,a=1.3630(3)nm,b=2.2232(4)nm,c=2.3569(4)nm,α=90°,β=106.488°,γ=90°,V=6848(2)nm3,Z=4.  相似文献   

3.
详细研究了[Re2(CO)10]在TMNO·2H2O的作用下与配体MeN(CH2CH2OH)2的反应,反应产物用二氯甲烷一已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Re(I)单核配合物fac-[Re{η^3-MeN(CH2CH2O)(CH2CH2OH)}-(CO)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SMARTCCD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此晶体结构中,每个铼(I)阳离子与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羰基六配位构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过渡金属阳离子ZnⅡ和2,2′-bpy有机含N配体作为调变单元,水热合成了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ZnⅡ(2,2′-bpy)(H2O)2]2[HPMo^Ⅴ6Mo^Ⅵ6O40(V^ⅣO)2].2EtOH.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该化合物是金属-有机片段通过钒氧帽和多金属氧酸盐骨架相连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一维锌(Ⅱ)配位聚合物[Zn(absa)(pcih)](CH3OH)(1)(Habsa=4-氨基酸苯磺酸,Hpcih=2-吡啶甲醛异烟酰腙),并研究了配体Hpcih及锌(Ⅱ)配合物的生物抑菌能力以及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Hpcih及[Zn(absa)(pcih)](CH3OH)在较低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并且对植物玉米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苯并咪唑和MoO3等为原料合成得到一个含有Mo—N键的新型配合物H2[Hbim]2[(bim)2Mo8O25]·H2O(bim代表苯并眯唑),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3882(14)nm,b=1.3927(14)nm,c=1.594O(16)nm,α=90°,β=107.334(12)°,γ=90°,V=2.942(5)nm^2,Z=2,R1=0.0525.该配合物由苯并咪唑和[Mo8O26]^4-配位形成主体结构,苯并咪唑通过Mo—N键直接与[Mo8O26]^4-相连,周围质子化的苯并咪唑阳离子和游离的H^+作为反荷离子平衡电荷.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型的有机一无机稀土材料NaLn[Mo8O26(NH2CH2COOH)]·nH2O;(Ln=La、Ce、Pr、Nd、Sin)通过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并用TG—DTA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推断了该类化合物可能的结构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报道一个新金属膦酸盐化合物:【Ni(2’2’-bipy)(O2CCH2CH2PO3H)(H2O)](2’2'-bipy=C10H8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元素、红外等性质测定。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为正交晶系。在这个镍化合物中,两个六配位的Ni(Ⅱ)离子通过O2CCH2CH2PO3H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一个中心对称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进一步通过O-H…O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DFT/BLYP理论方法和添加额外弥散函数的基组6-31(3+)(1+)G**对包含一个额外电子的[(NH3)2(H2O)4]-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了[(NH3)2(H2O)4]-的结合能,振动谱和偶极矩,对电子的束缚方式和电子分布区域也进行了分析.为了比较,还用相同方法对中性团簇(NH3)2(H2O)4进行了计算,进而研究了负电与中性团簇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以[NEt4]3[Fe(CN)6]和[Mn(Ⅲ)(SB)S1S2]ClO4(SB,席夫碱=5 CH3salophen(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和5 CH3sale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1和S2为H2O或CH3OH)为单元,室温下组装得到了新的化合物,并进行了相应的表征.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 可见光谱分析和热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席夫碱配体的空间位阻不同,化合物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硅钨酸盐担载的有机无机复合物[Zn (2,2'-bipy) 3 ]1.5 [SiW12O40Zn(2,2'-bipy)2 (OH) ]·0.25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SiW12O40Zn(2,2'-bipy)2 (OH) ]^3- 杂多阴离子,1.5个[Zn (2,2'-bipy) 3 ]^2+ 阳离子和0.25个结晶水分子.在[SiW12O40Zn(2,2'-bipy)2 (OH) ] ^3- 杂多阴离子中,Keggin阴离子 [SiW12O40]^4-通过一个端氧原子与[Zn (2,2'-bipy) 2 (OH) ]^+共价相连.TG-DTA热分析曲线表明多阴离子的骨架在618℃分解.  相似文献   

12.
1,3-二氨基硫脲双缩邻香草醛,偏钒酸铵,乙二胺,加入吡啶,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合成一种新的[V(Ⅳ)O{salen(3-OMe)}2(CH3OH)].H2O配合物,并进行了红外和晶体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为:a=0.671 50(14)nm,b=0.965 20(19)nm,c=1.600 7(3)nm,α=100.715(3)°,β=101.587(3)°,γ=94.787(3)°,V=0.990 7(3)nm3,Z=2,Dc=1.486 g.cm-3,μ=0.545 mm-1,F(000)=462,R1=0.034 8,ωR2=0.066 6,配合物中钒中心为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NiSO4·6H2O与4,4'-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氯化镍、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然挥发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 i (PBIm)2Cl2H2O]?(C2H5OH)(H2O)1;相同的原料通过水热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i(PBIm) Cl2(CH3CH2OH)]22(PBIm=2‐(2‐吡啶基)苯并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两个配合物都能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对其荧光及热稳定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比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好且荧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o2(bte)3(NCS)4(H2O)2]n(bte=1,2-双(三氮唑-1-基)乙烷),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i,a=7.7962(2),b=8.3407(4),c=14.7735(5)A,α=86.835(2),β=76.2031(9),γ=80.583(3)°.晶体包含两个独立的结构[Co(bte)(NCS)2(H2O)2]和[Co(bte)2(NCS)2].[Co(bte)(NCS)2(H2O)2]的结构是由1个bte配体桥联2个Co^2+离子形成的一维中性链,其中Co^2+离子位于由bte的4个氮原子和2个反式NCS^-的2个氮原子和2个水分子组成的扭曲八面体环境中.[Co(bte)2(NCS)2]的结构是由2个bte配体桥联2个Co^2+离子形成的一维中性链,其中Co^2+离子位于由bte的4个氮原子和两个反式NCS^-的2个氮原子组成的扭曲八面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有机锡化合物{(PhCH2)2Sn[4-NC5H4CON2C(CH3)CO2](H2O)}.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的晶体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配合物[Ni(dpc)(PIM)2(H2O)]2.2H2O(1)(H2dpc=2,6-吡啶二羧酸,PIM=2-丙基咪唑),并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晶体学上独立的单核镍单元,镍中心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在堆积过程中通过O-H…O和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首次以含[MoS4]^2-离子的(NH4)2MoS4为原料,与Cu(AC)2.H2O和PPh3在空气中研磨使其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红色的固体.将此固体经CH3CN萃取,放置几天后可得到红黑色单晶[MoCu3OS3(PPh3)3(CH3COO)].测试了其晶体结构,并对该低热固相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表征了新化合物[Mn(H2O)(2,2'-bipy)V2O6],且对化舍物进行了相应的红外、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空间群是Pca2(1),其晶胞参数为n=9.1702(2),b=10.4773(8),c=14.5231(3)A,V=l393.54(10)A^3且Z=4;该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钒氧四面体[VO4]以共顶点构成的钒氧链,[MnMO4]八面体将钒氧链连成层;配体2,2’-联吡啶则分布于层的上下两侧,并以π-π相互作用将层与层之间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新型层状磷钒铜多金属氧酸盐(NH3CH2CH2NH3)4[CuV6O8(HPO4)6(PO4)2(H2O)2].4 H2O,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0760 nm,b=1.0030 nm,c=2.3784 nm,α=90°,β=101.17°,γ=90°,V=4.8586 nm3,Z=8,R1=0.0719,wR2=0.1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