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笔者紧密结合实际,对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在建华区的应用试验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对H+~ATPase进行定位,电镜下观察的黑色铅沉淀量与H+~ATPase的活性成正相关,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地提高了两种刺槐质膜的H+~ATPase活性,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二倍体刺槐的质膜H+~ATPase活性呈现先上升再降低的趋势,而四倍体刺槐质膜H+~ATPase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质膜H+~ATPase可能在四倍体刺槐的抗盐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3年生四倍体刺槐嫁接苗上采集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与插穗体内酶活性、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四倍体刺槐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率随着插穗体内IAAO活性、PPO活性、AB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着IAA含量、IAA/ABA比值的升高而降低;与POD活性、ZR含量、还原糖含量变化关系不密切。IAAO活性和ABA含量的升高有助于插穗体内IAA/ABA比值维持平衡,促进生根。推测PPO活性的升高可催化形成较多的生根辅助因子"IAA-酚酸复合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为插穗生根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乔刺槐组织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乔刺槐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乔刺槐幼嫩叶片进行组织培养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WPM,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IBA0.25mg.L-1+BA5mg.L-1+GA30.05mg.L-1,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IBA0.3mg.L-1.该结果为二乔刺槐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操作及其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种竹子繁殖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西植物研究所试验场进行摆竹(Indosasa shibataeoides)、广竹(Pleioblastus longiligula)、箭杆竹(Monocladus saxatilis var.solidus)繁殖试验,摆竹,广竹用带鞭埋杆和鞭埋芽繁殖方法,摆竹于10月下旬,11月下旬、1月中旬、3月上旬和5月上旬进行试验,广竹于10月上旬,12月下旬和2月上旬进行试验,箭杆竹用带根分株和不带根分株繁殖方法,于1月中旬,2月下旬和3月下旬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摆竹在10月底到第2年3月都可以繁殖,以1-3月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0%,2种方法都进行繁殖。广竹在10月-2月都可以繁殖,12月下旬效果最好,成活率60%以上,10月上旬效果最关,成活率仅有23.3%,2种方法均可以繁殖广竹,但埋杆繁殖效果好些,箭杆竹在1月中旬到3月底都可以进行繁殖,以3月最佳,平均成活率达65%,2月份效果最差,平均成活率47%,带根分株繁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楸树是我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自古素有"百木之王"的美称,综合利用价值高,但楸树由于自花的不亲合性,实生繁殖较为困难,我们通过引种试验,总结了楸树繁殖技术,认为埋根法是本地区楸树快速繁殖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2011—2012年对长青自然保护区连香树进行种群分布调查与埋根育苗试验。结果显示:连香树多数成零星分布,发现陈学沟、天心窝大片母树群落,平均直径在20~26cm之间,平均高在13.5~17.0 m之间,主要分布在阔叶混交林内。选择与天然连香树近似的生态环境,在当地挖取树根,采用草木灰水剂和生根剂处理根段,林下埋根育苗试验,连香树繁殖成活率达82.7%,获得了珍稀濒危植物繁育新方法。提出了连香树人工繁殖扩大种群数量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北淤泥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根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报道了苏北淤泥质海岸带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水杉等)的根系与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以及土壤抗冲性、抗蚀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根系不耐水湿,当生长季土壤潜水位埋深小于1.0m时,主根发生分叉、转向或被淹死,为水平根型;在周期性潜水位升降活动频繁处,水杉根系有再生现象;遇通透性差的紧沙层,刺槐根系难于穿过,集中在其上层,而水杉根系有较强的穿插能力,紧沙层中由垂直根系联结,有明显成层分布特点。细根和吸收根量随土壤含盐量的降低和有机质、氮、磷含量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刺槐根际AM真菌时空分布和定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自然生境下刺槐根际AM真菌时空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槐根际AM真菌定殖率的时空分布差异显著,2002年4月,20~30 cm土层刺槐根际AM真菌定殖率最大.土壤湿度与菌丝定殖率及总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菌丝定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与泡囊定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刺槐根际AM真菌的不同结构,特别是泡囊和菌丝的定殖程度可作为土壤环境监测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接种根瘤菌后的刺槐根部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培养于缺铁培养液中的接菌刺槐苗发生形态变化的根部,在不同时期(根毛密集形变、根部膨大、初期小瘤一直到成瘤)根外层细胞的外切向壁上可形成具壁内突的传递细胞;培养于含铁培养液中的未接菌刺槐苗根部的外层细胞,以及接菌但无形态变化的刺槐菌根部均未观察到传递细胞。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根瘤形成过程中,根瘤菌是刺槐根外层传递细胞的主要诱因,而缺铁仅是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刺槐,国槐根际土壤中氨基酸和IAA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刺槐和国槐根面与根际土壤中游离氨基酸及植物生长素IAA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茎环割后上述生化成分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刺槐和国槐根面氨基酸组成和数量有很大差别;茎环割后,根面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两个树种根际土壤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根面刺槐根面和根际土壤中IAA含量均大于国槐。茎环割后,刺槐、国槐根面IAA显著增加,表明根面IAA的存在是根系代谢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同源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适合度及近交衰退随世代的变化.结果显示,不论采取什么繁殖方式,亲代和子一代中同源四倍体的适合度都小于异源四倍体的,亲代和子一代中同源四倍体近交衰退都小于异源四倍体的;同源四倍体中,亲代和子一代的适合度及近交衰退相等,异源四倍体中亲代近交衰退大于子一代的.等位基因的显性水平与自然选择的程度对四倍体适合度与近交衰退的影响比交配系统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开顶箱气室内设置盆栽试验,研究高浓度大气CO2耦合土壤Pb污染对刺槐幼苗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刺槐根际土壤TOC、DOC、MBC、总糖、酚酸、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和FDA活性升高,除L-天门冬酰胺酶外,脲酶、脱氢酶、转化酶、β-葡萄糖苷酶有...  相似文献   

14.
我校两项"863"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通过验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江苏省科技厅对我校施季森教授主持的“鹅掌楸、相思树、四倍体刺槐转基因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和诸葛强教授承担的“抗病虫、抗逆转基因杨树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5.
几种地被植物的耐荫性试验结果为有2种耐荫性强,有4种耐荫性中等,有3种耐荫性弱,有1种不耐荫。而采取的播种、分株、扦插和埋条四种栽培方式进行的地被植物的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有3种地被植物适合播种繁殖。有5种地被植物适合扦插繁殖,有1种地被植物适合埋条繁殖,所有10种地被植物均适合分株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6.
正巨竹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产量高、品质优、观赏性强等优点。为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我市竹产业,提供竹资源优良品种,笔者于2008-2013年依据竹类无性繁殖技术,开展巨竹种苗快速繁殖技术试验,探索巨竹分蔸移栽、枝条扦插、埋节和埋秆繁殖等快繁技术。1试验材料与处理1.1试验地点长宁县长宁镇农利村二组,农泉村三组。1.2供试土壤侏罗系沙溪庙组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开阔、向阳,水源和交通条件好。  相似文献   

17.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以珍珠岩和蛭石(2:1)为混合扦插基质,用NAA、IBA、IAA处理插穗时,以NAA100mg/L,IBA500mg/L,的浓度成活率较高,扦插后,加强扦插苗的基质含水量、空气湿度、光照、温度、病害和施肥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插穗的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那氏778诱导剂促进新根发生发育的效果,掌握对不同苗木扦插生根的最佳使用浓度和方法,为广泛应用于绿化苗木的扦插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种木本植物无根试管苗的移栽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试管苗在试管内促根处理方法,直接选用苗高3 cm以上的红花刺槐、软枣猕猴桃1号、2 号、3 号等品种的健壮无根试管苗,用促根剂在试管外处理。试验方法分栽前用N T(自配)促根剂速蘸小苗基部后栽于6号基质中和栽后用N T促根剂浇小苗基部,浇小苗分一次性浇和每周1次,连浇3次;促根剂浓度为2.5~3.5 mg/L,温度控制在(26±2)℃,湿度85%以上。结果表明,栽后分 3 次浇促根剂处理下红花刺槐成活率为86.8%、软枣猕猴桃成活率达97.8%(为3个品种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以6年生臭椿根区土壤水浸提液处理刺槐的种子,测定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椿根区土壤水浸提液对供试刺槐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根区土壤有化感物质存在;不同浓度水浸提液抑制作用强度不同,其中根区土壤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作用最大。水浸提液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的作用强度较小,对种子活力指数以及发芽后幼苗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