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 Bc→J/ψπ,ηc π,J/ψ K,ηc K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即将运行的LHC实验上可以观测到大量的Bc介子,使得对Bc介子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用QCD因子化方法,对Bc→J/ψπ,ηcπ,J/ψK,ηcK进行唯象研究,给出它们的分支比,并对理论预言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对Bc→VV(V代表轻矢量介子)无粲衰变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采用两种方案来处理端点发散问题,方案Ⅰ是采用参数化方法,方案Ⅱ是Cornwall提出的红外有限胶子传播子.结果表明,在Bc→VV过程中,发散只存在于幂次压低的贡献中.与此同时,采用方案Ⅱ后,湮灭图的贡献得到了增强.从数值结果上来看,Bc→ρ-ω,K*-K*0过程有着较大的分支比,在10-7量级,因而有望在高能物理实验上被较早地观测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了J/ψ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过程,计算了J/ψ→DP,DV过程的分支比,其中,J/ψ→Dsρ,Dsπ过程具有相对较大的分支比.在未来的高统计量的重味物理实验中是最有希望被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4.
重味介子的弱衰变 ,尤其是非轻弱衰变一直是粒子物理学最前言研究课题之一 .在所有的重味介子中 ,Bc 介子是B介子家族中的最后一个成员 ,同时它也是唯一的一个由两个重夸克组成的介子 .正是由于它的这个特性 ,人们发现通过对它的弱衰变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探测弱相互作用 ,而且也可以探测强相互作用 .尤其是随着KEK和SLAC的B介子工厂的投入运行 ,精确计算这些过程的分支比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吸引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尽管到目前为止理论上对这些过程有很多的模型预测 ,但是理论计算结果具有很强的模型相关性 .…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种不同的势模型下J/ψ波函数,在微扰QCD框架下,计算了Bc→J/ψ形状因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x^(*)+ρω^0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这些衰变道中,对于末态包含两个矢量介子的衰变,径向激化的贡献是主要的,并且大于80%;而两个横向激化的贡献是被rDs^(*),rρ(ω)的幂次压低的.  相似文献   

7.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s(*)ω0和B+→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这些衰变道中,对于末态包含两个矢量介子的衰变,径向激化的贡献是主要的,并且大于80%;而两个横向激化的贡献是被rDs(*)、rρ(ω)的幂次压低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谐振子同的势模型下J/ψ波函数,在微扰QCD框架下,计算了Bc→J/ψπ过程的分支比,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扰QCD方法,考虑树图算符和企鹅图算符对Υ(nS)→BcDs,BcDd弱衰变过程中发射图和湮灭图两种拓扑振幅(其中n=1,2,3)的贡献,结果表明Υ(nS)→BcDs,BcDd的分支比分别可以达到10-10和10-11量级.这些过程有可能在未来的高能物理实验中被观测到.  相似文献   

10.
CDF和LHCb实验组对Bs介子衰变中纯湮灭过程的测量揭示了大湮灭图贡献的存在.基于日益精确的B介子衰变测量实验结果,本文在QCD因子化框架下研究了湮灭图贡献的效应,对Bs系统中的湮灭图参数空间进行了拟合,并结合Bu,d介子衰变分析了湮灭图贡献对初态的味道依赖性.在本文得到的参数空间内,Bs→ππ,πK,KK衰变的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然而,在目前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精度下,湮灭图参数对初态味道的依赖性很难被严格辨别,即ΧiA对Bs和Bu,d系统仍可以是普适的.  相似文献   

11.
本用QCD因子化和光锥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了B^-→π^0π^-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强子、电子对撞机LHC和Belle-Ⅱ上的重味物理实验,详细研究了B~*→DD~*、Dρ~-、DK~(*-)、πD~*和KD~*等非轻衰变.采用简单因子化方法计算了这些过程的衰变振幅,并利用BSW模型计算了和这些过程相关的形状因子,进而给出了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极化分数.从数值结果来看,B_q~*→D_qD_s~(*-)和D_qρ~-衰变有比较大的分支比,数量级高达10~(-8).因此,这两个过程将有望较早地被LHC和Belle-Ⅱ实验所观测到.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用 QCD因子化和光锥 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了 B- →π0 π- 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和分支比 ,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  相似文献   

15.
运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案,考虑Sudakov因子对长程部分的压低作用,引入双强子分布振幅等非微扰参数,利用Flatte和Briet-Wigner模型对类时形状因子进行参数化处理,加入顶角修正,微扰计算经共振态f0(500,980,1 500,1 790)的B+→π+π-π+三体衰变分支比,结果分别为6.41×10-9,1.25×10-7,1.92×10-8,5.66×10-9.目前实验上给出分支比Br(B+→π+f0(980)[π+π-])的上限数据是1.5×10-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的贡献和顶角修正项后,该文计算较前期结果更加合理,其中■的贡献是差别的主要来源,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微扰QCD方法,计算了纯树图无粲湮灭衰变Bc→KK过程中单胶子对强子矩阵元的辐射修正,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的分支比在10-7量级,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可观测信号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18.
在微扰QCD框架下,利用六夸克图方案及低能有效哈米顿,对于两体赝标介子末态,给出了诱导B介子无璨弱衰变过程的不同弗曼图的计算。在忽略轻夸克和末态轻介子质量前提下,发现:(1)在类空企鹅图的计算中,RSW模型中出现的奇异性不复存在;(2)与类时拓扑图(内、外W发射,类时企鹅图)贡献相比,类空拓扑图(W交换、W湮灭、类空企鹅和企鹅湮灭图)的贡献强烈压低,因此可以忽略;(3)对于B→ππ,πK和KK衰变,微扰QCD结果比BSW模型预测要小,但位于实验上限之下。  相似文献   

19.
对B介子对阈值以下的Υ(nS)粒子的两体非轻弱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n=1,2,3).考虑QCD对强子矩阵元的修正,利用非相对近似下的波函数计算了Υ粒子跃迁到B_c介子的形状因子,给出了相应过程的分支比,研究表明Υ(nS)→B_cρ过程的分支比较大,可以达到10~(-10)量级,有望在未来高统计量的重味物理实验中被探测到.  相似文献   

20.
通过QCD求和规则研究D+→-K0l+vl衰变过程,计算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