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正2014年9月26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结果和2014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F5000)"收录情况。《自然杂志》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F5000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设,旨在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优秀学术成果的项目。通过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2013年)中选出F5000候选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达到其所在学科领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是学术丑闻频发的一年。有人一次性被撤回60篇文章,有出版社一次性撤回120篇论文,有人甚至胆大妄为伪造同行评议。本文作者亚当·马克斯(Adam Marcus)和伊凡·欧文(Ivan Oransky)是撤稿监察会(Retraction Watch)的共同创始人。下面是他们盘点的2014年十大论文撤稿事件。1.提起2014年学界丑闻,就不得不提到《自然》杂志撤稿的两篇关于STAP干细胞的文章。学界发现该论文存在诸多问题,而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小保方晴子也无法重复实验结果。《自然》杂志拒绝承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度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取自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2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534种。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小撮论文作者被发现自己评审自己的论文时,现代论文出版体系的缺陷也就暴露无遗了。编辑们正试图堵上这个漏洞。对于大多数编辑来说,他们知道要说服那些事务缠身的研究人员来审阅一篇论文要付出多少艰辛。这也是《酶抑制和医药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的编辑对一位作者稿件的评审感到困惑的原因,这个作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致力于在同行评议之前分享生物学论文的网站促进了期刊的变革。生物学家们在害怕什么?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通常会在他们的论文正式发表之前,把它们粘贴到预印本伺服器上,比如arXiv.org,而几乎没有生命科学家会这样做。刚刚上线的一个网站  相似文献   

6.
王健 《世界科学》2011,(3):20-22
博客和推特正在把论文从出版时代剥离,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发现了长寿的秘诀",去年6月1日《华尔街日报》的大标题如此宣布。"谁会活到100岁?基因测试可以给出答案",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一天后也这样说。这些以及几百条相似的狂热标题在跟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其中研究人员宣布识别了  相似文献   

7.
撤稿声明     
<正>近日,有读者举报:"刘建才、徐家恺、宁新宝、田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题为‘一种非交换时频轴向层面摄影变换’(2007,52:861–865)的论文涉嫌抄袭Man’koVI,VilelaMendesR在PhysLettA上发表的题为‘Non-commutative time-frequency tomography’(1999, 263:53–61)的论文".经本刊编辑委员会认真查证、核实,确认情况属实.依据出版道德管理相关规定,本刊决定撤销此文并通知相关数据库撤稿.现公告所有读者,请勿再以任何格式引用此文.《科学通报》在今后5年内拒绝接收此文  相似文献   

8.
关毅 《自然杂志》2017,39(5):378-385
正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此次撤稿展现并证明了科研群体对于维护科学发现过程基本规律的承诺。"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机制,也说明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一项研究有了  相似文献   

9.
如何防范科学造假事件的发生,过去通常认为同行评议、审阅部门和重复实验这3张网可以防止科研中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同行评议,专家向决策部门提出哪些研究项目应予以资助的建议:审阅部门,杂志社的编审人员对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做出判断;重复实验,请相关独立的科学家检验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伴随着新期刊和新的期刊运作模式的产生、新的技术、同行评议模式、以及新的研究协作关系及新传播方式的出现,学术出版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学者在论文发表方面所承受的压力也日趋强烈.学术论文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通行货币"——因其一直是获评终身教授、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以及职位晋升的关键因素.而且,当今出版物的"货币价值"作用愈演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评价研究成果片面地注重论文发表的数量,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个人论文发表篇数急剧增长的假象。其手法有三种:一篇论文许多人署名,将长文章化整为本,以及一稿多投。要制止这种倾向只有依靠敏锐的同行评议。  相似文献   

12.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老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比他们的年轻同事们多.据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他们在查阅了近1.4万名教授的论文发表记录后发现,这些人在五、六十岁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几乎相当于他们三十来岁时每年发表论文数的两倍,而且被引用的频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7月3日,经过几代人一百年的持续努力,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据《科学引文索引》杂志的报导,1978年《科学》上的论文被引用59057次,在全世界3500种主要科学杂志的引文数中,名列第7位;在综合性科学杂志中,仅次于英国的《自然》(Nature)。平均每篇论文每两年被引用5.9次。《科学》是世界上70种最有影响的科学期刊之一。 1980年7月4日,《科学》在纪念创刊一百周年时出版了专辑.以主要篇幅概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很多情境下,科学家们被要求互相评价对方的工作,所有这些评价都会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科研生涯产生持久的影响。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上,期刊编辑、联邦基金组织的代表,以及从事同行评议工作的科学家们齐聚一堂,探讨同行评议的未来,解构同行评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社会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科技奖励过程中的越轨行为。研究发现,在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同行评议过程和对获奖成果的评价等科技奖励全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越轨,从而影响了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为基础研究提供支持,联邦科研基金的分配,修正同行评议,改进科研评价,这些都是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的热点议题。本文选编了会议上的一些著名论述。"生命是一种DNA软件系统。若改变DNA这个软件,则物种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寻常的分析错误会阻碍生物医学研究并误导公众。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声称吃巧克力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每个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与该国巧克力人均消费量具有强相关性。当我读到这篇论文时,我诧异于它竟然通过了同行评审,因为对我而言很显然作者犯了两个常见错误,这是我在生物医学文献中看到研究者进行相关分析时经常犯的错误。相关性描述了两个观察现象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进步的速度只能与人类思考的速度保持同步,而将这一工作外包给人工智能也许能改变这一状况。科学正在遭遇一场数据危机。去年,仅生物医学领域就发表了120多万篇新论文,使经同行评议的生物医学论文总数超过2 600万篇。然而,一名普通的科学家一年阅读的论文只有250篇左右。与此同时,科学文献的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观察》 (ScienceWatch)统计了过去 10年( 1991年~ 2 0 0 1年 2月 )中 ,在 19个科学领域中所发表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前 5名机构的名单。这些机构都是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强中手。一般来说 ,这些机构不仅论文出版数量巨大 ,而且从其论文被大量引用的事实上表明其在世界学术界中有着极大的影响。为编辑这个排名表 ,《科学观察》利用的是ISI(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的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 ,它是一个涵盖了 2 2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70 0万篇论文的网络数据库。每个科学领域都有其一系列的杂志 ,杂志中的论文都被编入每…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参会人员讨论了面临的越来越大的论文撤稿压力。近年来,针对行为不端、学术造假以及数据的不可复制性等问题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论文撤稿现象,促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机构发出倡议,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4月7日,在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研究人员讨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文化,但这绝非易事。"来自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