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曼氏血吸虫单克隆抗体(Mc Ab)H417与日本血吸虫31/32kd抗原、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粗抗原、旋毛虫幼抗原及猪囊虫抗原的反应,结果显示,Mc AbH417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及猪囊虫抗原反应时,其消光值极低,而当日木血吸虫抗原与Mc AbH417反应时,其消光值读数较高,且与抗原稀释度呈线性关系.结果提示,抗曼氏血吸虫的Mc AbH417能识别异源性血吸虫抗原.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及成虫体表的超微结构。龙江血居吸虫尾蚴具有特化的头器,在头器顶端有3种类型可能为感觉器的结构;顶端外缘规则排列有一圈共8个圆形的乳突状结构;在乳突状结构的下方有数个可能为感觉小窝的小凹陷结构;在头器的顶端外侧,乳突的内缘,至少有4根纤毛状结构,尾蚴身体各部均具有棘,体部的棘常形成棘环,龙江血居吸虫成虫体侧具有粗大的棘,体侧边缘有隆起结构,虫体体表具有大量微毛及丰富的单纤毛感觉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扩增和克隆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SjESG),以研究其作为候选疫苗分子和药物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合成引物,以日本血吸虫雌、雄虫cDNA第一链为模板,RT-PCR扩增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编码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结果:从雌虫cDNA中扩增出624bp SjESG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SiESG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PCR均获得624bp的DNA片段.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ipET32a(+)-SjESG.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日本血吸虫DNA序列的编码区特征,发现其能够很好地满足1/3规则.研究表明,无论采用FTG还是序列谱(FFT)的方法,对于长度较短的序列都不适用.该研究首次使用二元阆值(p,R)方法判别编码区,其判别能力优于一元(p)闽值.统计试验结果为:单独使用z曲线方法,总的准确率为55.3%.联合使用Z曲线和FTG方法,对大于951bp的序列编码区预测准确率可达到78.2%.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尾坳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水体表面是否有尾蚴存在或尾蚴数量的多少,是判断该地域血吸虫病流行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国内已有水体尾蚴检测法及防灭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并克隆新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候选抗原基因,以日本血吸虫成虫总DNA为模板,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日本血吸虫全基因组中筛选目的基因.根据所筛选到的目的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pBS-T载体后转入到大肠杆菌DH5a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对阳性菌落质粒进行PcR予以证实.最终成功筛选并克隆到日本血吸虫体壁候选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细胞凋亡现象。方法:从感染兔肝脏分离血吸虫卵,用热休克方法诱导卵细胞凋亡,用DNA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NA电泳结果显示经热休克处理的卵细胞DNA呈凋亡特有的“梯状”条带。结论:首次证实日本血吸虫卵细胞存在凋亡现象,外源性刺激可诱导卵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同数量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云南钉螺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室内感染时毛蚴密度及其与钉螺的比例关系。方法 :用同样大小的玻璃平皿投入不同数量的钉螺和毛蚴。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毛蚴数量将提高钉螺的感染率。结论 :不同数量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后 ,毛蚴密度越高 ,对钉螺的比例越大 ,感染率越高 ,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用Kato-Katz法检查血吸虫卵时存在的漏检问题,探究Kato-Katz法在不同感染度下和片数条件下血吸虫卵的检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高灵敏的、基于银增强放大和免疫胶体金技术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采用夹心法模式,在电极表面固定日本血吸虫抗原,用以捕获血清中的日本血吸虫兔抗血吸虫抗体,再与胶体金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形成免疫复合物,加入银增强溶液,通过胶体金催化银离子还原,使大量银沉积在纳米金周围,提高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基于胶体金标记银增强的日本血吸虫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对兔抗血吸虫抗体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测下限低。将该方法应用于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d蛋白(Sj31/32)辅以polyalphaolefin(PA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Sj31/32辅以福氏完全佐剂(FC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Sj31/32+PAO组小鼠减虫率为43.17%,肝减卵率为67.02%,Sj31/32+FCA组小鼠减虫率为28.74%,肝减卵率为64.(?)4%,Sj31/32组小鼠减虫率为26.99%,肝减卵率为51.73%.结果提示,Sj31/32辅以佐剂,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明显强于单纯Sj31/32蛋白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四龄幼虫可通过口刷的摆动将日本血吸虫毛蚴漩入其消化道。平均每条中华按蚊幼虫30分钟内可吞食1.1条毛蚴,淡色库蚊幼虫可摄入1.5条毛蚴,两者差别无显著性。经观察,蚊幼虫吞食毛蚴属非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对终宿主—哺乳动物的选择性范围较广,但不同哺乳动物对血吸虫的相容性有所不同,本文就日本血吸虫蛋白水解酶(Hbase)对不同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血红蛋白(HB)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日本血吸虫Hbase对其适宜终宿主人、牛、羊Hb的降解程度明显高于非适宜终宿主大鼠和非终宿主鸡。提示宿主对血吸虫的相容性与日本血吸虫Hbase对宿主Hb的降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采用离体琼脂实验和在体灌胃实验观察几种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影响.射干体外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钻穿有明显抑制作用,商陆、徐长卿灌胃后对尾蚴钻穿有抑制作用.射干、徐长卿的防蚴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中草药(尤其消炎镇痛类中草药)在血吸虫病的预防(尾蚴钻穿环节)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孟佳  王竹红  黄建 《武夷科学》2013,(1):192-19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昆虫成虫滞育的研究概况,阐述了昆虫成虫滞育的特点,滞育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滞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其中滞育的生理生化研究方面主要介绍了能量代谢和代谢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蚴尾感染家兔,收集50天龄雌虫,在含不同浓度的TNF-α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72h,观察其产卵情况。结果:TNF-α具有刺激雌虫产卵的作用,在10~40mg/ml范围内产卵量随TNF-α剂量增加而增高。当TNF-α为40mg/ml时,雌虫产卵量达高峰。当TNF-α为80mg/ml时,雌虫产卵量无继续增高趋势。结论:TNF-α可在一定范围内刺激日本血吸虫产卵。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Sj23与IL-12多价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RT-PCR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获得Sj23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VIVO2-mIL12/mcs上,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多价DNA疫苗pVIVO2-Sj23-IL12在小鼠骨骼肌细胞的表达.成功地构建了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此多价DNA疫苗在免疫小鼠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获得了Sj2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基于酶生物催化沉积放大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酶生物催化沉积放大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采用混合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在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制备巯基丙酸(MPA)和巯基乙醇(ME)混合功能基底膜,通过偶联剂盐酸1 - 乙基 - 3 - (3 -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及N - 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混合膜上富含的羧基基团用于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的高效共价固定.通过夹心式免疫反应,将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羊抗兔二抗固定到晶体表面,利用HRP催化H2O2 氧化底物4 - 氯 - 1 - 萘酚在晶振表面形成不溶性沉积物,使免疫检测信号得以显著放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可灵敏检测感染兔血清样中日本血吸虫抗体(SjAb)浓度(稀释比)的线性范围是1∶10 000~1∶100,可望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对刺槐叶瘿蚊成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底至9月初为成虫发生期,1年共发生6代.各代成虫羽化期平均为13.2d.越冬代成虫从4月25日开始羽化,5月5日~5月10日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20日~5月25日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5日~6月10日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23日~6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aponicum)新的疫苗候选抗原基因.方法:以S.japonicum成虫DNA为模板,PCR扩增相关基因,然后将其克隆XpBS-T载体,通过菌落PCR对产物进行检测,对阳性克隆子测序,与GeneBank中的已知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菌落PCR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PCR产物与S.japonicum 22.6 kDa抗原分子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其目的基因大小636 bp,具有一个189 bp的ORF,能编码63个氨基酸.ORF不是全长的阅读框,只获得部分编码区.表达产物可含有一个包含9个氨基酸残基的潜在螺旋跨膜片段(25~33位)和一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38~39位).讨论:成功克隆出一个与S.japonicum 22.6kDa抗原编码基因有高度同源性的基因.预测该基因为膜相关蛋白基因,可编码血吸虫体表膜相关蛋白.在生理机能上,该膜相关蛋白可能是信号传递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