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出现了各种治疗药物。就目前已被批准为抗艾滋病的药物来说,都是等待病毒在细胞内发作后,才开始采取行动。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药,可以像保安在门口阻止讨厌的不速之客那样,在病毒侵入细胞之前,就使它无法动弹。 16位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呈阳性,但没有任何艾滋病症状的成人,接受了这种还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T-20的静脉注射,每天两次,共两周。注射量最高的4位病人,其艾滋病病毒的浓度降低了99%,其效果与现在给艾滋病患者服用的组合药物一样。美国研究过敏症及传染病的专家认为,T-20药物的抗病毒效果出乎人们预想的结果。但是人们对此项目的热诚,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种新药,而是为了获得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一种神秘的类艾滋病而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毫无结果。这种疾病具有艾滋病的特征,但患者并没有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去年7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曾有大量关于这种类艾滋病的报告。之后,许多学者又会聚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研究中心,他们讨论了几十位患者的资料,但仍未取得足够的证据,以支持存在一种  相似文献   

3.
奇云 《世界科学》2005,(5):20-20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近的两项研究结果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美国两个科学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立即对免疫系统内特定的免疫细胞——CD4T细胞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4.
奇云 《科学之友》2005,(7):25-26
抗艾滋病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艾滋病的蔓延和危害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目前还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2005年3月25日下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院有机材料研究室传来好消息,该学院汪志勇博士课题组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合作,找到了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法国科学家宣称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有望为艾滋病治愈带来突破。有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体外实验中成功摧毁了感染艾滋病(HIV)病毒的细胞。科学家通常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对抗艾滋病病毒,但是这些药物无法将病毒从体内清除。这种病毒会以具有高代谢活性的细胞为目标,并"劫持"它们的能量用于增殖。借助代谢活动抑制剂,研究人员设法在体外摧毁了这些受感染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和脑     
1981年春季,在美国发现了艾滋病,神经病学的注意力集中在不寻常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从神经学的观点来看,艾滋病显然是一种新的疾病。最初人们以为许多艾滋病患者的神气呆滞、健忘和脱瘾症状是一种抑郁症,对这种可怕疾病的反应是可理解的。但已证明,许多患者有与脑萎缩和脑室增大有关的进行性认识下降。在病理学上,这种艾滋病痴呆综合症与脑的灰质和白质内炎性细胞的多发性小瘤相关,此病称为亚急性脑炎。在肾脏或骨髓移植后,在细胞肥大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发现了相似的小结,艾滋病患者的一些小结中含有细胞肥大细胞(cytomegalic cell)和染有细胞肥大病毒抗原的细胞。因此,此病毒是在半数以上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的脑内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休闲时光     
专家预言:十年内可能控制艾滋病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罗伯特·加洛教授认为,由于大量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制成功,艾滋病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一种可控制的传染病。加洛教授是在最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作出这一预言的。这位美国科学家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加洛说,艾滋病有可能被治好。未来一两年内将会有明显进展。他预言,1996年将会出现6种至12种较好的抗艾滋病新药,并指出这些新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病毒产生作用:干扰酶或激素;防止细胞被病毒感染;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等。摘自《中国科学报》  相似文献   

8.
Phil.  P 刘仲华 《世界科学》1991,13(11):28-29
人类医学的基因时代正悄然向人们走来.虽然过去十年遗传学的发展未能引起人们所期望的医学实践大变革,但研究人员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他们终于开辟了一条用一种疗效非凡的新技术来治疗遗传性疾病的道路.他们乐观地估计,人类将在未来50年时间里进入这项医学革命的黄金时代.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细胞免疫学主任布莱兹(R.M.Blaese)博士预言,到那时各种遗传性疾病,甚至包括癌症,都将可以运用基因技术进行治疗——先确定异常的基因,然后将有关的正常基因直接输入人体进行治疗.布莱兹博士告诉人们,目前进行的最大研究项目是探索用基因技术来治疗艾滋病,运用各种方法将某种基因输入T细胞,使它们能阻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新的理由担忧爱滋病。科学家发现爱滋病病毒正在快速地变化。它正在突变成许多种——也许是成千上万种新的不同种类病毒。专家说,这种情况将导致病毒轻而易举扩散传播的格局改变。或者,病毒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加强,甚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是人们谈虎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来治疗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源于单个分子的威胁.于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危险分子.  相似文献   

11.
尹琪  庄道明  蒋亚琴  赵传科  曾新  栗世铀 《科学通报》2009,54(24):3920-392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即艾滋病, 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 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人类免疫系统疾病. 从1983年, 法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出艾滋病病毒[1]至今, 已经过去26年了, 虽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一直都在和艾滋病病毒进行着不懈地斗争, 但是时值今日, 艾滋病依然是人类无法战胜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始,埃博拉病毒病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暴发.其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于1976年被首次分离,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分5种,包括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其基因顺序为3′端-NP-VP35-VP40-GP-VP30-VP24-L-5′端.埃博拉病毒属于A类病原,致病能力极强,操作活病毒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进行.其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通过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等多脏器损伤,引发发热、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等症状.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异治疗药物和疫苗,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药物包括:(ⅰ)抗流感病毒药物T-705可能阻碍埃博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遏制感染;(ⅱ)ZMapp包含3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属优化的鸡尾酒疗法;(ⅲ)基于RNA干扰的基因治疗药物TKM-Ebola;(ⅳ)凝血调节因子、炎性介质制剂,如源于丝虫的抗凝蛋白rNAPc2等.处于研发阶段的疫苗有:(ⅰ)复制缺陷型疫苗,安全性好,但诱导免疫的时间较长;(ⅱ)减毒复制型疫苗,效果好,但存在安全隐患.开展深入的病原学、免疫病理和致病机制研究,将有利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同时,应推进有希望的治疗方案和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瑞士日内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年度世界艾滋病日报告,当涉及到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时,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年轻妇女正在经历着一个"特别危险的时间"。该报告同时指出,截至2016年6月,全球约1 820万HIV感染者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治疗,获得这一"救命疗法"的患者人数较2010年约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4.
媒体经常会有关于癌症治愈新方法的报道,人们也经常会想,如今的医学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愈癌症应该不成问题,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可以说和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包括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流感和艾滋病)的方法一样,还只是对症  相似文献   

15.
目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主要是寻找能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过程中采个环节的药物,包括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欧的临床教学医院中观察到一种新的疾病。其症状和致病因素与艾滋病的情况相类似,可是在患者身上找不到这种病的传播媒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医学家们急于要找到这种新的艾滋病的病毒。  相似文献   

17.
上星期美国卫生部宣布,叠氮基腺嘧啶核甙(AZT)是有希望治疗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第一种药物。第二阶段临床药物试验结果令人鼓舞,卫生部已中途修正研究计划,对使用宽慰剂的对照组提供药物。不过与此有关的人迫不及待地指出,说此药可治疗艾滋病尚无证据。到目前为止,试验仅证明这种药  相似文献   

18.
当前,艾滋病的治疗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科学家早已不把艾滋病看成是“不治之症”了。艾滋病的治疗在技术上几乎已达到像治疗糖尿病一样的水平。目前国际上已经有15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其中2-3种药的合理组合通常被称为“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可以杀灭血液中99.9%的艾滋病病毒,有效地恢复病人的免疫力。广州有几例晚期的艾滋病病人,经“鸡尾酒疗法”治疗后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寻找阻止艾滋病病毒生长的药物是件困难的事。然而,近年来利用人工合成的“抗基因”(Anti-genes)进行实验所得出的结果使得这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新的进展。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沃尔西斯特实验生物学基金会的保罗·赞姆克尼克和他的同事发现,抗基因——经过特殊设计的人工合成的DNA片段能直接抑制病毒基因使其不能表达。研究者们合成了各种不同的能与艾滋病病毒核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世界科学》2004,(8):19-19
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复苏免疫系统异常或缺陷的小鼠的免疫能力。此发现有可能使那些患免疫缺陷病的病人(如艾滋病人和癌症病人)的免疫能力得到恢复。同时,由于该研究涉及到一种现行的治疗方法,其应用可能已为时不远。 由梅奥诊所的免疫学家玛丽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