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毅 《科学通报》1958,3(14):428-428
从1953年开始,我们在华北地区进行土壤工作,特别是这几年来,集中力量搞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有了一些不成熟的体会和看法,但是还需要实践来证明。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土壤勘查,黄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土壤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合作进行的,有关各省也派干部参加,前后参加工作的同志有400多人,这是一个大规模的集体科学工作。一什么是限制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华北平原属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平均雨量500毫米左右,主要是以暴雨的形式集中在6、7、8月降下,蒸发量很大,往往超过降水量好几倍。华北平原是由大陆下沉逐渐为冲积物填充而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应迅速开展水土保持的定位试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俊青 《科学通报》1957,2(3):128-128
195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每年都組織一支包括土壤、植物、地理、第四紀地質、农学等方面科学工作人員的龎大队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的調查研究工作。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的規律,提出水土保持的措施,从而有助于三門峽水庫泥沙淤积問題的解决,并为这一地区的农業增产創造基本条件。四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的科学工作者,不辞劳苦,深入晋西、陝北、隴东地区进行自然地理的調查工作,搜集了大量的科学資料,并摸索到一些科学工作經驗。这  相似文献   

3.
赵明甫 《科学通报》1957,2(18):555-555
今年八月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为了研究加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而召开的陕、甘、晋、豫四省座谈会已胜利地结束了。在会议上经过交流经验,分析研究和算帐摸底,使我们从实际情况和具体分析中进一步认识了水土保持对建设山区,根治黄河泥沙,从根本上扭转山区贫困面貌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它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壤景观理论和环境遥感大数据,我们于 2019 年开发出了我国首个 90 米空间分辨率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数字制图产品。”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青年科学家陈颂超介绍,“有了这个产品,我们就可以给土壤做‘CT’,帮助其更好地预防隐疾。”这一产品集成了机器学习和土壤有机质与酸碱度混合空间预测模型,已被用于评估国内各个...  相似文献   

5.
解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土壤微生物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在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以后,也带动了土壤微生物学工作的大跃进。菌肥的生产和应用,已形成为羣众性运动;探求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关系,已作为土壤微生物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工作,已在短短的两三年的期間,由过去完全是空白点  相似文献   

6.
您是否曾经有过一棵开过花的果树而这棵树已好几年无花了?您已在早先萌芽时施了肥,然而看来这棵树还是一年又一年不开花。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是植株有病吗?是土壤过于贫瘠以致于即使您施用化肥,植物仍不能成长发育吗?答案——土壤。真正的损害在于——我们似乎总是在侵蚀病树,而且为此化了大量财力、时间。正确  相似文献   

7.
李庆逵 《科学通报》1964,9(2):118-118
中国土壤学会在1963年举行了学术年会。在这次二百多人参加的会议上,检阅了我国近几年来在土壤科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并且根据国际上土壤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需要,讨论了各学科分支的发展方向。本文是根据会议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情况,谈谈我们对于我国土壤科学的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一我国土壤科学在最近两三年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迅速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赵兴樑 《科学通报》1956,1(9):92-92
林业土壤研究所是1954年底成立的,至今已有20个月了;然而林业土壤研究所的前身是前土壤研究所东北分所、林业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微生物研究组,所以实际工作已有3—4年了。在这3—4年中,我们所内的人员进行了许多有关东北农、林、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研究工作。可是在这3—4年中,我所人员很少发表研究工作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的报道,这样一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7,2(14):420-420
各研究单位研究工作 (甲)综合調查工作由于生物学地学部学科性質的特点、我国资源开發任务的繁重与迫切和1956年所制定科学發展远景規划給予科学院任务,两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綜合考察,在院部直接領导下組織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黄河下游土壤調查、黑龙江上中游、新疆天山北路与华南热带資源等五个綜合考察队,积累起我国生物学地学的若干資料,并提出相应的有利于經济建設的意見。黄  相似文献   

10.
周航 《科学通报》1959,4(6):209-209
中国科学院于2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綜合考察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有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黑龙江綜合考察队、新疆綜合考察队、青甘綜合考察队、云南和华南热帶生物資源兩个綜合考察队、土壤調查队、柴达木鹽湖调查队、治沙队,西部地区南水北調綜合考察队等10个队的負責同志和代表。会議的目的是,总結几年来綜合考察工作成績、交流經驗,进一步明确考察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并对各考察队的发展方向和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討論和研究。八年来,中国科学院的綜合考察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重視和关怀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国家經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綜合考察队已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9个考察队(另有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已于去年結束工作)。考察范  相似文献   

11.
黄清 《科学通报》1956,1(5):86-86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将于五月中旬前往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继续进行有关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性问题的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参加这次考察队工作的有地质、地理、气象、水文、植物、土壤、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和经济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约2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20日11时50分,黄河娃朱朝辉飞身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驾摩托车越过黄河的人,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笔者有幸在壶口现场目睹了这一惊世之举。6月19日我们一行人参观完革命圣地延安之后,于20日  相似文献   

13.
宋世战 《科学通报》1988,33(18):1438-1438
“黄河古象”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境内发掘到的,属早更新世,距今约二百万年,在目前世界上已出土的剑齿象化石中,它是一具最完整的化石,现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我们用质子诱发γ-射线技术(PIGE)测  相似文献   

14.
土壤也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东西,却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资源。土壤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我们身边具有生命力的伙伴。然而,你知道吗?我国的土壤正面临着退化和污染,需要我们的珍惜和保护。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土壤通常是由固体、水分和空气三部分组成。固体组分包含矿物质、有机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和土壤动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同时土壤中还生存着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因此土壤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是死的东西,相反土壤是活的,是有生命力和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5.
亚麻茎尖、子叶、下胚轴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洪涛 《科学通报》1983,28(21):1332-1332
亚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亚麻品种单一,优良品种的繁育速度亦较缓慢,为了加速繁育速度,我们对亚麻茎尖、子叶、下胚轴进行了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诱导成再生植株,其中我们把一个茎尖经过三次继代培养可繁殖再生植株417株,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繁育速度,缩短了繁殖时间,对育种和种子繁殖工作无疑会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已证实在亚麻组织培养中,能再生植株的种子植物种类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微形态与自然地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祖 《科学通报》1973,18(3):134-134
在1966—1968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中,我们采取土壤微形态方法,制成土壤薄片180多张,应用偏光显微镜进行研究,取得一些结果。珠穆朗玛峰地区具有许多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其中一部分,在土壤微形态中直接或间接地也有所反映。主要有三个方面:(1) 土壤融冻与高寒气候条件;(2) 土壤的年青性;(3) 土壤的多元发生与地壳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工程师们成功地建造了一个能控制洪水的灌溉体系已经历了二千年之久在过去短短几星期里,中国的水灾已使数以百计的人丧生,更使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所幸,中华民族比任何一个其它的民族有更多的治河经验。四千年以前,尧帝命人去从事治理黄河并引河水灌溉农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乃梁 《科学通报》1956,1(7):67-67
黄土的成因与黄河河道发育都是久经中外地质学者与地形学者探讨而仍悬而未决的问题。解放以来,为了改造黄河、综合利用黄河流域的富源,曾有广大的科学队伍踏遍了黄河流域,深入到黄土高原的各个角落。同样的问题也都不只一次地引起他们的注意与思考。今天把这两个问题重新提到我们研究日程上来,无论对于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伯声先生把他多年来在黄河流域黄土最发育的地区的丰富工作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了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新的解释,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指出一个新的方向,这是值得我们热烈欢迎的。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优秀中华文化的诞生地。千百年来,她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这一片黄土地。她为无数炎黄子孙所景仰和颂扬。本刊特约稿《河欢——黄河是一条黄金的河流》,以大量的科学考察资料为依据,论述了黄河的兴衰史,进行了黄河的病患考,总结了“治黄之道”,提出了治理开发黄河和黄土高原地区以振兴黄河流域的一系列可行性方案,并大声喊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能离开黄河流域的振兴”这一响亮的振奋亿万中国人心弦的呼声。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博士,研究员。他长期从事野外考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力,该文就是他长期考察和研究的总结,也是对综合解决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和资源开发问题的总构思、总框架和总认识。这不仅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论著,而且是一曲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黄河和黄土地的热情洋溢的颂歌,更是一篇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战斗檄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确凿,情真意切,蕴意深刻,启人共鸣;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新词僻语,读后一目了然,使人耳目一新。从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位科学工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热爱和赤胆忠心,同时也领略到他对振兴黄河、振兴中华的一种执著的追求和他那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为此,本刊不惜篇幅,全文一次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56,1(11):66-66
一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我们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璨灿的文化与光荣的历史。数千年来劳动人民聚集在黄河及其支流的沿岸,遗留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而三门峡和刘家峽两个水库区也正是我国远古文化发展中心地区之一。过去在这两个地区虽作过极少数的工作,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