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自动识别算法的盾构隧道渗漏水自动检测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检测系统进行现场渗漏信息的采集、识别、抓取和处理而完成盾构隧道的渗漏水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的结果准确、精度较高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轨道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利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本文在介绍地铁盾构技术的基础上,对地铁盾构技术施工前和施工中才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针对特殊工程提出了盾构新技术,希望推动我国盾构技术在我国地铁建设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现代城市向地下发展的重要施工方法.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施工中被广泛应用.该文结合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特点和盾构施工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正上个十年,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盾构技术研究所"或"研究所")在确立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破、和、排"的治理理念并形成理论体系,开创性地研究及应用了土压或泥水平衡盾构技气压辅助平衡掘进技术、泥水-土压双模式盾构机及施工技术、衡盾泥辅助盾构施工技术、环保微差爆破技术等,为国内盾构施工技术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贡献出了绵薄之力。2020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相似文献   

5.
大量盾构隧道工程实践表明,盾构姿态控制不良导致千斤顶对管片的偏心推力、盾壳对管片的挤压力、盾尾注浆对管片的不均匀压力等施工荷载是引起管片结构发生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为了阐明盾构姿态变化对管片受力的影响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盾构姿态参数、测量方法及姿态变化过程,重点阐述了盾构姿态引起施工荷载的变化对管片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归纳施工各阶段盾构姿态的控制和纠偏技术措施,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尚需讨论的问题.建议研发高精度高智能化的自动导向系统,全面考虑姿态变化过程中的施工荷载,构建精细化管片模型和三维盾构姿态的动态模型,进一步探究姿态参数对盾构姿态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杜玉奇 《天津科技》2009,36(4):45-46
采用盾构法施工建造各类地下管道已经非常普遍,例如在地下铁道、越江隧道及电厂的排水隧道等,正由于盾构法工艺的广泛应用,盾构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盾构法施工上还有很多技术难点,对盾构的管片拼装、密封、压浆等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市区越来越多的采用盾构法建地铁区间隧道和各种公用隧道,回顾盾构技术及其发展历史,介绍国外的一此新型盾构隧道技术,了解国内外盾构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浅析盾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祥明 《科技信息》2007,(18):103-103,114
盾构机是隧道施工的主要机械,盾构技术是伴随盾构机而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了盾构机的基本原理、分类、适用范围,简述了相关的盾构技术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展望了盾构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介绍了日本盾构隧道技术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和现状;简述了其典型的新型盾构机、新型盾构机挖掘技术、衬彻技术和其它特殊的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沥~大区间]盾构工程,阐述并实施了影响贯通的3个主要环节的测量技术,及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盾构和管片姿态的若干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盾构姿态测量的三点法和标尺法。  相似文献   

11.
预测和可视化监测异形盾构管片混凝土裂缝宽度和开展规律对站立式原型异形盾构管片加载系统的研发以及后续的异形盾构管片优化设计至关重要.通过梁荷载试验完善了体积率为2%的CF50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公式,同时创新性地在原型管片结构试验领域引入非接触式应变光学测量系统,对管片拱顶内弧面关键区域进行裂缝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数字图像技术(DIC-3D)可定义管片裂缝出现时机判定和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管片裂缝宽度经历了初始、稳定和加速等三阶段发展过程,最终确定出异形盾构衬砌结构极限覆土深度为18.5 m.梁荷载试验所获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公式中的相关设计参数是有效的,未来可结合壳-弹簧模型计算管片内力结果进行异形盾构管片裂缝宽度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盾构隧道渣土日益庞大的产量,形成对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体系的系统性认识是有必要的.取样得到国内6个不同城市的典型盾构隧道工程所产生的渣土,并对其进行试验得到了不同城市盾构渣土的含水率、液塑限含水率、颗粒粒径、贯入指数、CBR承载比等物理力学性质,探讨了盾构渣土潜在的资源化利用前景.阐述了目前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原理、适用场景、品质要求,据此结合盾构渣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性质渣土的分类体系,从而说明不同性质渣土可能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总结出一套盾构渣土综合利用途径流程,以期为我国的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分析盾构穿越既有铁路施工技术,本文提出了先对穿越铁路的工况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正确地选用各种地基加固方法;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及尽量减少地层变形的影响涉及的各种参数;加泥盾构工法;建立严密的监测系统等技术,希望本文能够为盾构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施工提供技术上和理论上的支持,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大直径盾构管片拼装技术,初步分析了大直径盾构钢筋混凝土管片施工过程中的表观破损原因,并对破损管片修补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对拱腰以上、拱腰以下部位管片的不同修补方法,保证了大直径盾构管片的强度及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等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对水下盾构施工合理覆盖层厚度、盾构类型及关键参数确定进行了分析。对水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如开挖面稳定技术、预防泥水喷发技术、防止隧道上浮技术、盾构姿态控制技术、长距离掘进及盾构水中对接技术、盾构始发与到达技术等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对盾构隧道工程区间施工距离变化的现状进行梳理,基于4个典型的长距离盾构隧道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长距离掘进中出现的刀盘刀具磨损、盾尾密封系统失效、管路磨损、复杂地层盾构开舱、地下对接等问题以及其主要技术原理、技术流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我国智能化快速施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国产地铁盾构“先行2号”,2006年12月12日在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机械制造公司的盾构生产车间内,制造安装完成,正式下线。据悉,新下线的地铁盾构不久将交付买家,投入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国内第一台商品化的国产地铁盾构,“先行2号”标志着中国国产盾构产业化的建设又迈进了一大步。2004年,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样机“先行号”,由上海城建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研发成功,国产化率达70%。施工中,在达到隧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这台样机创造了当时国内地铁盾构单日推进和单月推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长,成了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轨道交通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社会发展及人民中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盾构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本文以轨道交通盾构穿越铁路施工技术为主体进行研究,对常用几种施工技术进行具体阐述,同时对施工技术一些问题进...  相似文献   

19.
盾构的选型及国产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施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优质的优点,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掘进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盾构机作为盾构法施工的大型专用机械设备,其选型既涉及到地层条件,又涉及到盾构机本身的设计、各部件的配置以及盾构对地层条件的适应性。由于盾构机的造价很高,其选型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以及施工单位的承受能力。介绍了盾构的种类与组成、盾构选型的原则及盾构施工法的衬砌形式;讨论了盾构机国产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旷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6):331-336
利用盾构技术对隧道工程进行掘进施工时,盾构的顶推力和刀盘力矩的大小是控制隧道掘进的两个重要参数,将直接影响掘进过程的难易程度和时间进度。基于土压平衡盾构的原理,运用数学方法和力学平衡法,从理论上分析研究盾构刀盘力矩和顶推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理论推导和计算,根据依托工程的实测值,对比分析顶推力和刀盘扭矩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了理论推导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盾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