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教育的目标具有层次性,第一个层面在于现实政策层面,要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第二个层面在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三个层面在于促进农民群体的现代化和市民化,这也是农民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农民现代化和农民群体转型视角下,三个层面呈递进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多体现在经济政策要求方面,新型农民培育在于农民的素质提升,农民市民化则是身份的转换和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最基本依靠力量。针对推进农村现代化培养新型农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要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等措施,以此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培育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高承杰 《科技信息》2007,(32):17-17,9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与迫切需要。培养当代新型农民的标准与目标是具有新观念、具备新本领、具有新素质。培养新农民重在推进农村教育,建设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经济,引进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弱质特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年增加(2003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64.9万人,其中新增3万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2003年,我市初中及以下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9%),是长期以来导致农民收入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三个重要因素。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元,低于全省252元、低于全国1184元。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呢?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本领,是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那么教育的突破口在那里呢?从我国农民收入的统计口径来看有四个科目: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6.
苏贺霞 《科技信息》2010,(29):I0408-I0409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权利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以政代法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弱化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经济滞后了农民法律意识及农民利益诉求失败损害了农民法律意识。当前时期.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快农村法治文明进程,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法律成为农村农民生活的内在需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普法活动,三是完善农村立法,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当前农村第三次改革—农业产业化的成败。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素质的关系,农民素质的具体内容,以及现阶段怎样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的农村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部分与农村、农业与农民有关的立法、执法状况和当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等现实要求还不相适应。应提高农民积极参与的意识、充分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利,使农村法制建设得以稳健发展,这是有效推进安徽省的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民自愿互利、民主、公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通过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户的科技生产水平;增强农民的市场开拓能力,带动特定产业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王晓燕 《科技信息》2007,(6):12-13,47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民自愿互利、民主、公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通过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户的科技生产水平;增强农民的市场开拓能力,带动特定产业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缓慢问题。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本文拟就我国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对策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增收之路。而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养成为了新农村建设话题中的一个焦点,本文以农村现实为基础,同时参考相关资料文献,对新型农民的认识和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需要新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培养造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创造精神因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对待,使我国农村改革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为了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改革中一定要尊重农民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惟有如此,农村改革才会取得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才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农村改革才会真正变成巨大的进步动力。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的重点,是要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推进农民组织建立和发展、保障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和明确农民在权力机关的政治平等权。  相似文献   

17.
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创造精神因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对待,使我国农村改革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为了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改革中一定要尊重农民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惟有如此,农村改革才会取得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为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参与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管理失范、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民整体素质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进度和程度。推进农村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扩大农民有序参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优秀的农民培养为农民教师,组织农民教师定期对相邻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构建“首席技术推广专家+农技部门推广人员+乡土专家一农民教师一示范户一普通农户”的技术快捷传播通道,是农民教农民培训模式的核心。这一模式是四川省米易县科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举措。草场乡枇杷协会和丙谷镇芭蕉箐村的实践证明,该模式对进一步搞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冯玲 《广东科技》2013,(16):187-18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焦点。结合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对农业进行深层次改革,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