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末,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将传统节日增设为法定节假日,推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体现出总天数增加、节假日次数增多、时间跨度更大、文化内涵更突出等特点。实施新的休假制度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此旅游企业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劳动者一年获得的带薪年假平均只有9天。在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面前,日本人开始思考休假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一部民生大法,它的颁布实施是全体劳动者的福音,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存在立法缺陷,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4.
带薪实习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学生、高校、企事业单位对带薪实习还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该文探讨了大学生带薪实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带薪实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物质性人格权是劳动者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确立物质性人格权有助于加强劳动者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法律保护.由于立法、执法的不足以及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平等,目前我国劳动者物质性人格权受侵害的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劳动者物质性人格权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维权能力,同时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京州 《甘肃科技》2004,20(6):168-170,130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对于限制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 ,现行的立法在经济补偿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使实际操作偏离了立法的初衷 ,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受损  相似文献   

7.
违法加班加点对和谐劳企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矛盾日益激化。劳工团体作为协调二者关系的纽带,未能实际发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根除劳工团体独立性缺失、权力架空、不能履行监督制约违法加班加点的职责这一弊端,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个别地区及国外成功经验,从立法角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也是一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法,不仅总则开宗明义规定保护劳动者权益,各章节具体条文处处体现了对劳动者关心和爱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相当具体和周全,如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协商权、修改权;劳动者对订立劳动合同的知情权;劳动者的合同解除权;劳动者获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的订立权;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权等。在立法上向劳动者权益保护倾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利益被损害首先在于其合法的劳动合同利益被侵犯。由于立法上的不完善、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农民工利益保护组织缺失、社会歧视的存在以及自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低下是农民工合同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农民工合同利益保护不仅是一个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多维互动的过程,更需要培育农民工维权组织,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特别是合同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对被派遣劳动者和与其相关的"合同工、临时工、劳务工"等用工形式进行阐述,简述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现状和立法保护概况;在分析"单雇主"和"双雇主"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雇主"的立法模式更有利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提出了劳务派遣应坚持从严到宽的原则、禁止逆向劳务派遣、明确劳务派遣工转化合同工的条件、实行劳务派遣审核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增设非法劳务派遣刑法罪名等法律建议,以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采取的是一种放任主义的态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稳定,限制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也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期限立法与世界通行立法相左。要克服这一现象,我国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立法应与国际接轨,对期限与续签次数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2.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之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愈演愈烈,对现行相关立法提出了挑战。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多种多样,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且严重危害社会主义法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其法律效力是无效的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遏制并防范这一现象,应完善相关立法,提高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扩大劳动者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因单位用工成本降低、人事管理便捷专业等优势,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用工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新型劳动关系带来的雇主责任分配、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仍需要完善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杭嘉甬地区劳动者休息权受侵害的情形屡禁不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劳动者休息权作为一项宪法与部门劳动法双重保障的法定权利,其在立法、执法、事后救济等法律保障环节中的不健全,则是该权利在现实中缺位的症结所在,所以完善和变革现行的劳动者休息权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严格条件,这对于制约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空间.在调研基础上,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践的需要,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使有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二倍工资罚则存在以下争议:二倍工资的法律性质是劳动报酬还是赔偿;劳动者拒签,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事后补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不明确;用工之日的内涵不确定;一个月签约宽限期的适用范围模糊;二倍工资支付的期限不具体.今后立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区别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明确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配合义务;明确规定二倍工资支付的具体期限;界定用工之日和宽限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怀孕、分娩导致不能工作,收入暂时中断,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国家为保障女性劳动者在生育子女时暂时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社会安定而颁布的法令、条例、各种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称。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生育保险以来,对保护生育的劳动妇女的身体健康、减轻其因繁衍后代而产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制度的完善逐渐暴露出好多问题如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层次低、社会统筹覆盖面小、支付方式不规范、待遇标准不统一、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为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执行,劳动争议发生数量大量增长。利用198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的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显著正相关;加大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力度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数量。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加强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继续完善调整劳动争议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并提高实际工资占实际GDP的比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公司法继续维持既有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仍未明确设立劳动者股权及其收益和保护的条款,与现代公司体制实践及要求相比,研究争议空间较大。有关研究表明,企业劳动资源的商品、资本属性决定着劳动要素收益的工资性、股权性收益;通过公司劳动资源股份化、制度化安排,可使劳动者通过持有企业股份实现工资、红利双重收益,否则劳动者永远不能实现劳动致富的梦想。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现有《公司法》有关条款,增加依法实施劳动资源股份化及其收益保护有关规定;全国总工会进一步强化企业工会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劳动者工资、利润等合法权益组织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既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联姻结合机制,也是劳动权的实现机制。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在目前劳资双方利益推移的现实中,更能促使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劳务派遣的增设从实际上解决派遣工的劳动平等问题。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争议。经济补偿金制度充分体现劳动法追求劳动关系公平的立法理念和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