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正> 一、必然性和可能性 1、身体发育、发达的主要因素 身体发育、发达的主要因素大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最终归结为遗传,人类的遗传因子,近者说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远者说,是继承了人类二○○万年的历史。决定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两脚直立行走,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正是由于直立行走,解放了上肢,使之利于制造、使用工具,因而使大脑的重质增加,构造复杂化。人类从猿人,经过漫  相似文献   

2.
外部的感性一实践活动,从发生上来说,是人类活动的原始的和基本的形式。这种情况对于意识的产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唯心主义在说明意识问题时,总是把意识作为人的内部活动加以研究,尽管也提到外部活动,那仅仅是表现内部活动,表现意识的方面。这实际上是裂割了意识与外部活动的关系。马克思早已经指出,在通常的物质生产中,我们面前摆着一本打开着的有关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如果这本书对意识是合着的话,那末,对意识产生的研究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意义。 1、恩格斯认为,猿使用工具的对象性活动在历史上和逻辑上应当先于劳动。这种使用工具的对象性活动不断进化和完善,以及猿的直立行走,手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尤其是大  相似文献   

3.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手指的活动,就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  相似文献   

4.
改善、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是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测试和实验,证实了每个人双手本能活动没有强弱的遗传。对弱手采用特异性、非传统的、大密度的、对抗性往返强化练习,能尽快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5.
形体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的形体,获得形体美.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获得直立挺拔的体态美是形体美的内容之一,也是形体训练的关键.脊柱作为身体的对称轴,要想获得直立挺拔的体态美,保持脊柱的直立才是训练的关键.本文借鉴了医学界一些现有理论及足迹学、矫正学和芭蕾形体训练等成熟、实用学科的定性结论,提出在形体课程中,为塑造及保持直立挺拔的体态美,必须重视芭蕾"一位"脚位的训练.这是一个着眼于足部力学状态调整,以期达到矫正脊柱不良姿态和体态为目的的非手术矫形思路.  相似文献   

6.
健康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保证。每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其他的各种活动中,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才能生活得更愉快,才能更好地在社会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特别是当你处于逆境中,面对困难时,健康的体魄也有助于你的事业成功,更好地享受人生乐趣。体育活动对健康的影响很大,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1、偏头痛:小白萝卜一个,去皮切丝,然后挤汁,加入少许冰片,病人仰卧,左侧头痛滴右鼻孔,右侧头痛滴左鼻孔.每日2~3次。 2、鼻出血:左鼻孔出血举右手,右鼻孔出血举左手,双鼻孔出血两手同举。举时要求身体直立,手与地面垂直。 3、呃逆:吃饭过急突然发生呃逆时,用陈醋5毫升,兑80毫升开水,慢慢喝下,可抑制呃逆。婴儿啼  相似文献   

8.
身体文化是人类长期关注自我身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产物。身体文化的形成见证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但人类在向文明迈进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身体文化异化了。人不仅在自己创造的身体文化中,将自己异化成了零碎的物件和他物的活动展架,也将自己异化成了消费品和公共观赏物。在现当代美化身体的热潮中,人甚至将自己异化成了医学与化工的试验品。在大众传媒营造的现代身体文化语境中,人们对自我身体认知的失误是导致人们对自我身体异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徐娜 《科技潮》2012,(5):68-69
在动物界中,直立行走是人类的独有的特殊行为之一。按理说,用四肢支撑身体更为稳当,人类为何要用两个下肢进行直立行走?千百年来,不少科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然而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有关人类为何要直立行走的假说有很多,目前比较靠谱的假说有两个:觅食假说和节能假说。其实,这两个假说都与早期人类食物的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撕纸是脑力活动与手的活动相结合的幼儿手工活动,在撕纸活动的过程中,能满足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相似文献   

11.
用头发思考     
有一天,伊索来到一个很奇怪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不用脚走路,而是统统把身体倒过来用手走路。伊索觉得奇怪,便忍不住问他们:“你们天生就用手走路的吗?”有人回答说:“不!哪有人天生就用手走路的?”  相似文献   

12.
改善、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是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测试和实验 ,证实了每个人双手本能活动没有强弱的遗传。对弱手采用特异性、非传统的、大密度的、对抗性的强化练习 ,能尽快提高弱手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3.
《会动的身体》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使他们对身体感兴趣,并激发幼儿敢于探索和勇于发现的学习兴趣。我根据《纲要》精神,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了活动。下面是活动开展中的第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提起穿戴在身上的机器人,就让人想到搬运重物时为减轻身体负担而使用的那种机器人。如果使用机器人服装HAL(Hybrid Assistive Limb)搬运重物,当然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但是HAL不单单是为了减轻作业负担的机器人。脊髓损伤等身体无法自由活动的人如果穿戴上HAL的话,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身体。更进一步说,通过穿戴HAL按照自主意识反复运动,可以达到改善身体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人在其一定意识作用下的实行。实践不只是物质活动,实践不只是运用手和足。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都是相对于一定意识的实践。实践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更在于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老年人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洋 《科技资讯》2006,(9):132-132
体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产生良好影响,对延缓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调整其心理状态及其社会角色的转变等具有独特作用。本文通过探讨体育对老年人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旨在提倡体育终身化,使老年人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7.
亚当&#183;斯密调节经济活动过程的不仅仅是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还有财政之手和法律之手。本文重点对这后两只手进行了分析,认为亚当&#183;斯密实际上是用三只手互相配合,共同调节经济活动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正走路的目的不是寻找朋友,而是享受孤独,因为孤独也可以享受,像面包和光线一样。为什么人类直立行走,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回答起来却很难。在远古时代,能够双足直立似乎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我们很少想到这么做有多么困难。达尔文曾经制作了一幅著名的人类从四足动物向双足直立行走的演变图,这幅图让行走看起来像自然的提升:首先开始弯曲脊背,上臂拖动,双足胆怯地碾碎地面的土块,然后慢慢伸直身体,盯着天空,开始计数星星和思考统治万物的上帝。但直立有什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饰研究的情境观点,重新审视身体在服饰活动中的价值。提出身体价值观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身体评价的方式,理想的身体形象,性别角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人类共通的优秀文化之一,体育在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帮助人类建立有意义的社会。现代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们直接参与身体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精神压力的增大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状况下,体育成为响应人们需要活动“身体”这种原始要求的活动,有助于人们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