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自由軍     
土地自由軍是怯尼亚人民的秘密武装組織,約成立于1953年茅茅运动被英国殖民者血腥武装鎮压以后。这个組織以吉庫犹族人为主,它的口号是:用武力夺回被白人移民强占的土地。这个口号的提出,是由于吉庫犹族人的土地被英国殖民者血腥地掠夺。1895年英国殖民者侵入怯尼亚之后不久,就用一紙宣言,使部落土地所有权,落到英国人的掌握中,接着就大量掠夺非洲人的肥沃土地。在怯尼亚,不到六万白人移民占了一半以上的肥沃耕地,而六百余万非洲人却被逐到零星的、貧瘠的“特居地”去。地少人多使他們无法維持生活。大批的人被迫到欧洲人农場去做雇工,或流落城市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陆幅员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勤劳智慧的非洲人民,曾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十五世纪以后,非洲大陆不断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终于被西方殖民者所瓜分。除个别地区外,非洲大陆95%以上的土地都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保护国”。从十五世纪  相似文献   

3.
“黑人家园”(原称“班图斯坦”)是南非白人当局对非洲人采取的一项分而治之并最终剥夺非洲人南非国籍的种族隔离计划。其炮制者是南非前总理维沃尔德。“黑人家园”于1959年开始实施。白人当局把占南非土地不到13%的原“土著人保留地”定为“黑人家园”,而其余87%的土地归白人的南非。占人口75%的非洲人按部族划归10个“黑人家园”,而无论居住在南非何处。这10个“黑人家团”是:莱伯瓦(北索托人)、夸夸(南索托人)、博普塔茨瓦纳(茨瓦纳人)、加赞库鲁(聪加人)、文达(文达人)、坎瓜内(斯威士人)、夸恩德贝莱(恩德贝莱人),科萨人被分成两个“家园”——特兰斯凯和西斯凯。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知道殖民主义者如何大量掠夺非洲的黄金和金刚石,但很少知道它们对非洲的锂、铌、锆、钽等稀有金属的掠夺。世界上较大的稀有金属矿产地并不多。目前北大西洋集团国家依靠非洲提供各种各样的稀有金属原料,其中钽80%,工业用金刚石99%,铂57%,钴70%。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是怯尼亚人民毕存攸关的问题。在怯尼亚的八百六十多万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90%以上。但是,由于英国殖民者长期执行土地掠夺政策的结果,千千万万的怯尼亚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挣扎在饥饿线上。为了生存,怯尼亚人民在“土地属于我们”这个战斗口号的鼓舞下,长期以来英勇不屈地进行了夺回土地的斗争。土地问题是怯尼亚人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前面的一讲里已经知道,非洲有丰富的资源,优美的河山,古老的文化。但是,在十五世纪,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纷至沓来,大灾难也就降落到非洲人民的头上。非洲人被任意屠杀、被贩卖为奴;土地被武力瓜分殆尽,财富遭到掠夺;各族人民的文化,也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从此,非洲变成了暗无天日的世界。黑暗时期的来临最早来到非洲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1415年,第一艘葡萄牙商船出现在西非海岸。随后,葡萄牙人的海船不断向南航行和勘察。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斯  相似文献   

7.
在势不可挡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面前,侵略成性的美帝国主义,装作非洲人民的“朋友”,企图以“乐于看到殖民主义时代的消逝”的外衣,来掩盖它破坏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诡计;企图借口“援助”,来扩大它在非洲的备战活动;企图以“开发落后地区”为名,来掩盖它加紧资本输出,掠夺与剥削非洲人民的本质;美帝国主义这一套新殖民主义的伪善面目,较之声名狼籍的英、法老牌殖民主义,更加阴险毒辣、更具有欺骗性。这张画皮,必须加以揭穿。  相似文献   

8.
桑贝内·乌斯曼是塞内加尔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黑人码头工》、《祖国,我可爱的人民》、《神的儿女》、《沙拉》等都享有世界声誉。他的《神的儿女》是以1947年达喀尔——尼日尔铁路的非洲工人罢工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它被誉为“一部杰出的著作”。同时,它也是乌斯曼的代表作。被称为“西非洲的大动脉”的达喀尔——尼日尔铁路,横贯塞内加尔直达马里的首府巴马科以东的库利科罗。这个地区的人民从1659年法国殖民者侵入后,三百多年来,受尽了奴役和剥削。殖民者掠夺当地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行野蛮的奴隶贩卖,还把这一带变成单一的花生种植区。为了掠夺这些花生,他们在1923年建成了这条全长一千五  相似文献   

9.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简称圭亚那)位于南美大陆东北部,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同英国大致相等,人口90万。圭亚那素称“六族之国”,主要有印度人、非洲黑人(包括混血种人)、印第安人、葡萄牙人、华人和其他英、法等欧洲人。这些民族的祖先大都是作为奴隶或契约劳工而来到圭亚那的。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圭亚那的历史和文明。  相似文献   

10.
帝国主义的宣传家和辩护者一直企图使人相信,非洲的土地是贫瘠的,因此非洲人不得不经常挨饿;非洲人是愚昧无知的,因此他们多病而且贫穷。这种宣传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引导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帝国主义的征服和奴役乃是一种“教化的使命”,一种仁慈的善行,彷彿帝国主义者是非洲人的救星和恩人.为了揭穿帝国主义的这种谎言罗网,让殖民主义的罪恶面目大白于世,首先需要一本材料丰富的、报道非洲的真实情况的书。英国“工人日报”记者德莱克·卡东的这本小书正好适时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作者在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相似文献   

11.
美丽富饶的非洲大陆,不仅以它极其丰富的资源著称于世,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十五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非洲大陆。1415年,葡萄牙的一艘商船侵入到非洲西海岸,开始了对非洲的掠夺。接着荷兰、西班牙、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春秋时期,发生过长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关于此种战争的性质,从古至今的看法颇为一致。古代的学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讲: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奴隶主阶级争夺土地和掠夺人口的战争。”古今学者虽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用不同的历史观分析研究历史,却对诸侯争霸战争  相似文献   

13.
黎文涛 《世界知识》2011,(22):48-49
近期,由于“非洲之角”发生严重饥荒,一些国家和媒体捕风捉影,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在非洲大量收购土地“用于生产出口作物”,使相关非洲国家农户的土地被部分剥夺,因此中国的“人为因素”是导致饥荒的原因之一。但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南罗得西亚同南非一样,是白人种族主义者在非洲推行种族歧視和种族压迫猖獗的地方。非洲人首先在土地占有方面遭到歧視。他們被赶到貧瘠的“保留地”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在南罗得西亚的白人,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三百零三公頃,而非洲人每人只許占有三点二公頃以下的可耕地。为了保证白人农場主的特权,和不使他們生产的产品受到竞爭的影响,南罗得西亚殖民当  相似文献   

15.
贝专纳     
英国在非洲的最后三个“保护国”之一贝专納,于今年3月1日大选以后已經实行“內部自治”。貝专納(非洲人称为博茲瓦納)位于非洲的南部,夹在南非和西南非洲之間,它的东北部与南罗得西亚和赞比亚接壤。面积为五十七万余平方公里,是英国在非洲三个“保护国”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相当于英国本土的两倍。人口約为五十四万八千人。其中貝专納人占98%。其余是布須曼人,欧洲人,亚洲人和混血种人。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少数信基督教。貝专納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貝专納北部是盐碱性沼泽地带;南部有卡拉哈里沙漠,占全部面积的一半以上,雨量稀少,河流常年干枯;东部为丘陵地带,雨量較多,土地肥  相似文献   

16.
美、比等新老殖民主义者在武装侵略刚果的同时,还使用种种阴谋,妄图瓜分刚果。把刚果重新置于它朋的殖民统治之下。新老殖民主义者为什么竭力抓住刚果不放?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垄断集团不仅不甘心失去它们在刚果的殖民利益,而且还想继续对刚果进行残酷的掠夺,镇压刚果的以至整个非洲的日益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中非宝石”——国际垄断集团的掠夺对象被称为“中非宝石”的刚果拥有  相似文献   

17.
一部血淋淋的殖民史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統治,正在迅速崩潰。整个非洲,只約有百分之十八的土地和百分之十三的人口,还处在殖民主义的直接奴役之下。这里的人民,正在为粉碎殖民枷鎖、爭取独立自由,进行着英勇的斗爭。在非洲未独立国家的面积和人口中,“葡属非洲”分別約占百分之三十八和百分之三十四。在拥有一千三百万人口的二百零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葡萄牙殖民者建立了世界上最黑暗、最野蛮的人間地獄。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美洲的发现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影响更为深刻。美洲的发现和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族冲突和开始了殖民主义时代。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中,以掠夺,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则是它的直接后果之一。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刚果河,这是非洲最为重要的一条河流。它的历史同尼罗河一样久远, 它的流量与亚马孙河接近。这是一条“强大的河”,然而生活于刚果河畔的非洲人,却饱受着战争和贫困的折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非洲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更加关注非洲。人们注意到,4月21日,“非洲巨人”尼日利亚将进行总统大选,各党派候选人正紧锣密鼓地造势。而此前,不断传来尼日利亚绑架外国人质事件(包括中国人)和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的流血冲突事件的消息。八年改革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