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肯定新时期小说创作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直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源泉的迷离、创作理念的迷乱、小说功能的迷蒙、作家人格定位的迷糊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时期出现的小说创作“综合症”。  相似文献   

2.
先锋小说具有强烈的非理性叙事品格,这表现在四个方面:神经质、焦虑与非常态的生存世界;性、暴力、死亡本能的狂欢;偶然性与历史的不确定性;浓烈的神秘主义气息。先锋小说对非理性的执着和对理性的颠覆与超越,为文本的创作和阐释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玄幻武侠小说自诞生后不久就成为当今网络文学的主流。其模糊的定义导致的外延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滞后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特性,使这类小说具有极为自由的创作空间。从网络玄幻武侠小说的定义入手,对网络玄幻武侠小说的产生、发展、分类、含义进行梳理,并分析网络玄幻小说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可以了解到玄幻武侠文化和网络小说结合所带来的崭新体验。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高举“篇篇怪”的大旗,热衷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他们离经叛道,以不确定性为创作原则,向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发起冲击。情节作为小说的核心,解构情节的确定性自然就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要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就是情节不定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小说的读者在“贾平凹──贾平凹的小说──贾平凹小说的读者”这一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本身也是主动的,具有推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读者也创造贾平凹,影响贾平凹的创作。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这种生产和接受的复杂的、交错的、无限的、延续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相似文献   

6.
本提出了“小说叙事的不确定性”这样一个有探索意义的新课题,通过对小说叙事不确定性原因的分析和具体表现的揭示,论述了小说叙事不确定性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锋小说具有强烈的非理性叙事品格,这表现在四个方面:神经质、焦虑与非常态的生存世界;性、暴力、死亡本能的狂欢;偶然性与历史的不确定性;浓烈的神秘主义气息。先锋小说对非理性的执着和对理性的颠覆与超越,为文本的创作和阐释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结构学、创作思想、创作主体等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指出她敢于淡化小说结构,并能继承鲁迅的创作思想,关注国民愚昧,关注女性命运,体现了她创作的独特和可贵。  相似文献   

9.
在沈从文的早期小说创作中,军旅题材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创作了大量的军旅小说,塑造了不同的军旅人物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世纪末的小说总体上流露出一种反讽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反讽的时代境遇、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当中。情绪化反讽在语言的狂欢中增添了文学的不确定性,却将小说停留在情绪化的平面,丧失了文学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俗化倾向的分析,从题材和手法两方面阐述了近几年小说创作是如何从崇高一步步滑向俗化之途。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在他一系列的少年小说创作中都表达了苦难的主题,他努力寻求苦难意识与少年小说创作的完美结合,苦难意识融化于其诗性唯美的少儿文学作品中,构成作家创作直面当下的一种精神立场。这种苦难意识具体表现在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信心、苦难中的神性升华、从苦难走向成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的小说中蕴涵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显示了他对儒家性善思想、中庸之道,以及弘毅的人生态度和入世精神的深刻体会和认识,也显现出其小说创作的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4.
白朗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对白朗短篇小说创作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了分析,认为白朗擅长运用中国传统叙事和西方心理展示相融合的小说结构,语言直白、粗犷、明快,表现出浓烈的东北文学创作的美学特质和意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中年鲁迅心境、意识渗透于小说创作中,由此而形成其小说浓烈鲜明的理性色彩,它成为鲁迅小说中年人特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墨白是一位有成就的先锋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在小说潮流更替频繁的时代,墨白积极而冷静地吸收现代小说创作中积极的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墨白前期的小说从人类爱的构筑与消解、对人性丑与恶的揭示、对死亡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关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形成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从、孙犁都是现代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本的解读,既可了解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相似文献   

18.
"探求者"的不懈探索--试析高晓声象征性小说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晓声创作道路中象征性小说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家自身走出创作困境的需要、创作思想转变的促发、作家扎实丰富的学识经验的积累、外国化的影响等。高晓声的象征性小说并不排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而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从王安忆的创作思想出发,具体分析了王安忆小说中故事建构的两条途径,同时也论述了这两种方式的特点及王安忆的创作成绩,并揭示出这两种方式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静农以婚恋题材开始小说创作,以乡土小说集《地之子》蜚声文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版了讴歌“时代先驱们”的短篇集《建塔者》。抗战时期,台静农的小说数量虽然不多,其意义却是显赫的。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关注祖国命运。可以说,台静农就是当年拿赤血献给中华民族的“地之子”和“建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