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混洗交换网络在并行计算和ATM交换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给出一种改进的混洗交换网络旁路由算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隙,能较好地缓解网络拥塞,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3.
一种基于节点度数的Ad Hoc网络稳定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可能引起路由失效,从而导致路由重建,而这会降低网络的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把图论中"节点度数"的思想引入到无线Ad hoc网络路由算法中,在AODV基础上提出了SRP路由协议.SRP根据"节点度数"和路由跳数寻找稳定路由,提高了本地路由修复的成功率,减小了源节点路由重建的次数,提供了QoS保证.该协议是一种同时兼顾路由稳定和QoS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4.
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可能引起路由失效,从而导致路由重建,而这会降低网络的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把图论中“节点度数”的思想引入到无线Ad Hoc网络路由算法中,在AODV基础上提出了SRP路由协议。SRP根据“节点度数”和路由跳数寻找稳定路由,提高了本地路由修复的成功率,减小了源节点路由重建的次数,提供了QoS保证\"该协议是一种同时兼顾路由稳定和QoS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路由协议大都是假设网络中的节点是可以信任和相互协作的,对于安全的问题考虑不多,而网络中某些节点很容易被俘获而成为恶意节点,使得现有的路由协议变得十分脆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FATM,以及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路由协议FARP,通过网络中的快速移动节点辅助一般节点进行可信度的计算和更新,并在可信模型建立之后选择可信度较高的路由进行通信。最后采用OPNET对FATM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节省了一般节点的能量和空间开销,具有较好的网络适应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布式无线协作网络中多中继接入信道的复杂频谱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DTR 协议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取局部博弈的方式选择单个接入信道的中继节点,避免了 DTR 协议中随机接入带来的大量退避或碰撞时延消耗; 同时,采用门限策略灵活控制接入信道的标准和中继与源节点局部交互信息的方式,取代了基站或 AP 选择最优中继的集中式控制,使算法适用于分布式网络,所需通信开销也远小于退避或碰撞传输所付出的代价.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未明显增加网络开销的情况下,新算法在减少端到端平均传输时延和改善系统吞吐量方面比传统 DTR 算法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8.
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QoS度量并行算法(QPAS)的两级并行算法。将多重链路网络按连接规则划分为若干网络分区,利用QPAS算法并行计算出每个分区内的QoS路由,并将路由结果发送给相应的分区处理器,最终由分区处理器调用最短路径并行算法计算出分区间代价最小路径。最后研究了路由更新频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QPAS的两级并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更低,适用于有限节点网络的路由寻优。 相似文献
9.
质量交换网络(MEN)作为过程集成系统的新兴分支方向,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双重效益。目前典型的超结构模型在MEN优化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但超结构固定排列方式限制了模型中换热器匹配的灵活性和求解域的扩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分流节点非结构模型,以节点的形式量化传质单元的匹配方式,实现传质单元在流股上的自由匹配,从而增强了单元匹配的灵活性。同时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有分流情况的出现,以分组数和分支数表示传质单元的有分流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模型的求解范围。最后,通过2个实际MEN算例分析计算,验证了有分流节点非结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孙悦晨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2):37-42
社交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其逐步成为人们获取、分享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平台的易用性和便捷性使得大量信息能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发现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对社交网络舆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网络中关键节点发现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诸多方法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提出选取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的方法以实现对关键节点的发现,但是缺少融合合适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方法,不能有效综合利用两类特征的优势来提升关键节点发现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特征的关键节点发现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特征的优势对社交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发现,借助SIR模型模拟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过程,对选出的关键节点信息扩散能力从不同时间、不同感染率、关键节点之间的平均最短路径多个维度与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选出的关键节点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能力、传播范围方面更具优势,从而为网络舆情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换热网络是化学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能量交换系统,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能耗的大小以及企业效益的好坏.作者对换热网络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与传统数学规划相结合的双层优化方法,并用Matlab仿真研究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路由协议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安全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传统的定向扩散协议基础上增加安全机制,把整个路由过程分为路由建立和路由更新2个阶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通过在路由建立阶段使用小区密钥和通信密钥,能为网络选择安全的路由;路由更新能在出现路由故障时重新建立路由,进一步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香芸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5):50-52,58
对Adhoc网络中的DSR路由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安全DSR路由协议(SDSR).该协议利用节点的信任度来选择安全稳定的路径,限制了恶意节点参与路由建立过程,从而保证了路由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利用NS-2仿真软件对两种协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DSR协议的分组投递率优于DSR协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主观信任度的分布式多路径路由协议(distributed protocol for muhipath muting based onnode's subjective trust degree,NSTD-DPMR).在利用主观信任度对中间节点的恶意程度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布式计算出源端节点发送数据的最佳速率,以及各中间节点的最佳转发速率.仿真实验表明,协议NSTD-DPMR能够在将恶意中间节点对数据传输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同时,最大化目的端节点接收到的正常数据,保证了路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协议的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光交换网络的网络阻塞率和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QoS),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交换机制的光时隙交换(OTS)网络.光波长在时域内被分割成一系列固定长度的细小时隙槽以承载数据,时隙成为最基本的交换粒度,并采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相分离的网络运行机制.相对于传统光突发交换(OBS)网络,OTS技术能提供稳定的面向连接的QoS.仿真结果表明OTS技术相对于OBS技术在降低网络阻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徐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21-126
具有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比静态sink具有更长的网络寿命和更好的数据传输性能,但是因为其移动性导致能耗开销巨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海星路由协议,灵感来自海星的水脉系统.该路由协议构建了一个带有中心环通道的路由骨干网,并且网络上的径向通道很少.给定网络能动态确定径向通... 相似文献
17.
通常接触搜索包括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两个过程。全局搜索是粗略的找到围绕特殊点的所有可能的潜在点。局部搜索是经过全局搜索后,准确地找到接触点,找到接触点及贯入量。根据内外算法对板料成形的接触判断问题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上做一些修正,使得算法更加优化。通过两者的对比验证现在的修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认知无线网络中,由于不同认知节点可用频道的差异和频繁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无线路由算法无法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道可用率和路径累计时延的路由机制,既保证了数据的投递率,又降低了数据投递延迟.实验表明,该机制在一级网络干扰频繁和链路质量多变的环境下具有更好的路由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多径路由通过多条路径传输数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无线AdHoc无线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DSDV的节点独立多径路由协议(MDSDV——Multipath 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Vector)。文中将寻找独立多径过程和数据包传送过程密切配合起来,以一种新颖的方法实现MDSDV独立多径路由协议并采用类似组播分组转发方式获得多条路径。中间节点在转发数据包的时候,将转发的数据包记录下来,以后再想通过该节点转发相同的数据包时将被阻止,实现多条路径独立。通过仿真表明,在节点移动速度较快,网络负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MDS-DV较大地提高了数据包的投递率,降低了丢包率,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