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研究以文本间的相似性为比较研究可比性的切入点,以受影响的史实考证为比较研究的基础.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我们认为黄晋凯先生在<西方文学史>中所提出波德莱尔<月亮的善举>与李白<玉阶怨>之间存在一种影响关系之说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2.
吴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2):151-154
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关系以及译文在新的语言文化网络中所生成的新的互文关系,认为译文带着译者独特的互文记忆和翻译目的生成于新的语言文化网络中,成为译语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新的节点,从而论证了翻译与创作的互动生成所形成的新的互文网络可以使译入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不同译者的策略选择。互文性因素对译者所用策略的影响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前人成功策略的学习与吸收;二是出于“影响的焦虑”而对前人所用策略的逆反与创新。以Gone with the Wind的复译为例,对不同译本所用的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互文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示语翻译从某种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软环境,从功能上说公示语具有指示、服务、禁止等三种意义功能。本文以湖南郴州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现实状况为例,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如何再现公示语的指示功能、服务功能以及禁止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汉英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成为一个被广大译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围城》英译本从典故、谚语、仿拟,引用等互文手法在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起到了文化传输的作用,表明了对互文性的深入研究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类型分成“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针对其交际功能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通过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探究其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结合旅游文本英译例文,论证文本功能对翻译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互文性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中,讨论并分析了中医药说明书中的互文现象,并就翻译中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文章认为互文性在翻译中起了切实的指导作用,也给医学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间的翻译可以看做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古文的翻译,由于其原文文本中文化成分的博大精深,及其译入语阅读对象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缺失,如果忽略或者未对其文化成分给予足够重视,在其外译过程中往往造成大量文化底蕴的流失,造成翻译的失败,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翻译,特别是我国古文的外译,应当充分分析和挖掘其文化背景,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相关背景知识,结合汉语和译入语的结构等特点,通过替代、省略、形合、意合等方法将其转移至译入语中。 相似文献
9.
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汉诗英译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汉诗的英译可以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以及音美、形美、韵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季海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4):54-58
有着明显的后现代特征的美国小说《时时刻刻》与现代主义小说名作《达洛卫夫人》之间有着互文关系。《时时刻刻》通过互文性传承了《达洛卫夫人》的风格和主题,然而,它还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表现在它对《达洛卫夫人》的主题的拓展、深化以及对后现代涵义的扩展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理。以无锡寄畅园的园林英译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在园林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以及园林资料翻译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白鹿原》与《创业史》的“互文”关系及其意义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先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7-53
<白鹿原>中的叙述隐约地暗示,其主人公白嘉轩与<创业史>中的姚士杰是基于同一个生活原型.这表明出现在不同语境中的两部经典作品存在着"互文"关系.这种"互文性"在故事之外构成了一个新的意义阐释空间.通过两组人物白嘉轩/姚士杰和小娥/素芳的对比,可以阐释前者对后者有意"误读"所产生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际翻译模式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英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的英译体现了交际翻译策略,外宣翻译应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注重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增强其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焦良欣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1,(3):145-147
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回顾与展望,重点介绍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正模式。结合司显柱教授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功能对等,对《天路历程》三个汉译本从原文的信息性、互文性及译本的可接受性进行具体分析,证实该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互文的视域下,文本呈现出来的“失陷”的英雄在多重的语境互涉下透露出鲁迅晚年孤独、尴尬、困境的超额承负。同时也是对其早期精神界战士观的一种反现与批判,在反思和超越中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16.
词语翻译是翻译中常见的话题,本文拟结合作者2005年暑期参加重庆市政府网站资料传译之实践,谈谈有关常用词、缩略词、名称术语等的理解与表达,同时对部分口号的翻译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电影《荒岛余生》被称为是汤姆·汉克斯的“票房奇迹经典冒险大片”。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发现该影片与荷马史诗《奥德赛》,《鲁滨进漂流记》等文本相互参照,彼此联系。而正是由于电影《荒岛余生》广泛的吸收这些经典作品的营养,使得电影的主题表达更加明显,获得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搜神记》是晋代及其前神异故事的集合,故事的文本、意义之间体现出互文性特征。互文性表现在文本内容的互补、文本主题的互反,以及人物构形、情节元素、叙事核心的互鉴等方面。将各主题中所包含的故事进行对比,能看出《搜神记》文本的互文性特点:一些文本通过内容的对照补充呈现互补特征;部分文本经由主题的矛盾冲突体现互反特性;有文本在人物构形、情节元素、叙事核心等方面表现互鉴特点。在互文性视阈下,《搜神记》中看似零散的文本之间形成张力构成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19.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译文读者准确理解源文所要表达的信息。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为语料,指出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和思维特点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传达源文的内容,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田春燕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6):650-653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