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愤怒的葡萄>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鉴了<圣经·出埃及记>故事的构思轮廓.本文拟通过分析俄克拉荷马逃荒移民的苦难旅程和"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的大迁徙之间的联系,挖掘小说从表层到深层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愤怒的葡萄》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鉴了《圣经·出埃及记》故事的构思轮廓。本文拟通过分析俄克拉荷马逃荒移民的苦难旅程和"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的大迁徙之间的联系,挖掘小说从表层到深层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柳宗元的<江雪>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对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意境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其相似性,都是由于怀才不遇促就而成.同时,两首诗歌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孤独和超越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村劳动妇女其型--祥林嫂.祥林嫂是辛亥革命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噬.今天读<祝福>,读"祥林嫂",仍有着它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话说上帝与摩西在西奈山上立约,摩西花了四十天不吃不喝的,把这约法整理成十条,写在两块石版上。这些约法之中,有"遵守安息日"这一条。关于安息日,一是说上帝花费六天时间创造世界,在第七天休息,"他赐福给第七日,圣化那一日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已经完成了创造,在那一日歇工休息。"另一是说上帝把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定为基督徒的安息日,这是为了纪念耶稣的复活。这便形成后来星期日休息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箕子评传》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箕子(约前1173-前1080年)是我国第一个有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留下了<洪范>与<麦秀歌>;箕子又是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政治家,他开发了古朝鲜地区,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陈蒲清教授自1996年发表<中国文化第一子>,到2003年出版<箕子评传>(岳麓书社),凭借一个学者的学术良知和诚实不欺的科学态度,从大量史料中挖掘出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真正思想家--箕子.<箕子评传>不仅重新确认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子"(原为孔子,现为箕子),而且将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向前延伸了五六百年.其创新性和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马人>主人公卡尔德维尔是卑微性和悲剧性的对立统一:他尽管身份卑微,却用无私的献祭传达着上帝的仁慈,捍卫着上帝在人间的位置.而他的孤独和痛苦表明,小说既是一首唱给主人公的颂歌,也是一首写给现代人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世纪的文学界,卡夫卡(1883--1924)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通常是平淡的、累赘的,但气氛总是那么像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无法解除的苦痛"的奇异风格闻名于世.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毕业后,一度学过文学与医学,不久屈于父命,在布拉格大学转攻法律,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卡夫卡作了一名工伤保险公司职员,因为健康原因而提前退休后,他蛰居在柏林郊外埋头写作直到逝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写下了约三百万字的作品(包括小说、书信、日记等).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社会契约论>最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本文正是从<社会契约论>出发,阐述了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来拜读徐兴庆<朱舜水与东亚文化传播的世界>(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8)与钱明<胜国宾师--朱舜水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两著,以及徐兴庆<德川幕府知识人吸收西洋文明的思想变迁>(<台湾大学历史学报>,第四十期,2007年12月)、<日本幕府思想家高杉晋作的中国观--兼论"明伦馆"与"松下塾"之思想教育>(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台湾大学历史系.2003)以及<王韬与  相似文献   

11.
王耘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102-104
《出埃及记》是《摩西五经》中展示奇迹最多的文本之一,从该文本看来,奇迹是神意的行动引发的事件,它塑造出一种以一神论崇拜为主题之戏剧的韵律,更构造成天地万物向上帝开放和汇聚的场域。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广西博白县大坝镇元宵节民间游神活动的起因、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发现大坝镇群众通过迎神、唱戏、请神、生侗、游神、送神等六个主要环节的活动,表达了群众对自然精神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背景下,则更多的体现了人们通过游神来自娱自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出埃及记》在《圣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以色列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影响深远。《出埃及记》具有口述化的叙事风格、线性的叙事手法、为意识形态和人类生活服务的叙事理念,其叙事艺术精湛,叙事技巧高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主体地位的提高,法院职权主义干预的减弱,以及诉讼当事人自主意识的增强,诉讼契约思想日益进入民事诉讼理论中,但由于其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基本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从民事诉讼契约的兴起缘由、含义、与实体契约的区别和民事诉讼契约的要件以及效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民事诉讼契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中茁壮成长,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全员激励盟约:一个适用于知识型企业的缔约规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通过有效的规则方式,释放知识性员工的知识创新潜能,对于知识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解决知识的垄断性和外部性问题是设计知识创新激励的关键,全员激励盟约突出组织全员的加盟,并通过加盟全员对组织快速增长价值的彻底共享,来有效解决组织内部知识创新的垄断性和外部性,以主动适应新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山神信仰是藏区原始信仰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藏族其他原始信仰一起构成了藏民心中完整而神秘的神话世界.山神是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中大量出现的一个特定形象,其来历有自然的神化、神的自然化、自然与神的二重构三个方面.山神信仰源于原始自然崇拜,在苯教中得以“合理化”与系统化,在佛教中被全盘吸收与改造,使山神信仰在藏民的幻想世界中得以延伸和深化.在民间故事中,山神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复体,并形成独特的“山-人-神”的藏族民间叙事的三维格局.  相似文献   

17.
远藤周作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寓意深远,以罪恶和救赎为题旨,内容多涉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远藤作品中所探讨的罪,不是如偷、拐、骗等法律上的罪而是一种由于神无意识所形成的宗教上的罪。文章以其代表作《海与毒药》为范例,通过对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分析,探讨日本人的罪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基督教神学上帝观不同,别尔嘉耶夫是基于人的自由来言说上帝问题的,这与西方基督教信仰主义以及近代以来的世俗人道主义陷入自由的困境相关。同时,别尔嘉耶夫的上帝观也与20世纪前后整个俄罗斯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朝圣"精神与西方近代以来对人的高度颂扬相结合的产物。在别尔嘉耶夫上帝观的形成过程中,德国的神秘主义思想和俄罗斯自身的精神文化传统均对其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阿姆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摩西,山之人》大多情况下被认为是一部仿写《旧约·出埃及记》的宗教故事。这样的观点,忽略了《摩西,山之人》中隐含的多重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