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电解锰生产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废铁屑为原料对电解锰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值对Cr6+,Mn2+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铁屑用量为15%,废水pH值为4,常温下反应120 min的条件下,Cr6+,Mn2+的去除率在99.7%以上,总铬去除率达99.2%.同时,将实验结果用于工厂废水处理运行,效果良好,Cr6+的去除率为99.45%,Mn2+的去除率为95.53%.  相似文献   

2.
用自动进样双通道离子色谱,同步检测壁画地仗中的阴离子(F-,Cl-,NO-3,Br-等)和阳离子(Na+,Mg2+,K+,Ca2+等).结果表明,阴离子的检测限为0.010.03μg/L,阳离子的检测限为0.030.03μg/L,阳离子的检测限为0.030.17μg/L,加标回收率为97%0.17μg/L,加标回收率为97%104%,RSD(n=7)<2.4%.使用自动进样系统与双通道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3.
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自然水体培养的生物膜进行了微量矿物盐溶液、 ddH2O体系的Mn2+的吸附实验, 并用无Mn2+的微量矿物盐溶液、 ddH2O作对比,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吸附过程中, 4种吸附液的pH值都是先升后降至稳定, 微量矿物盐体系的p H值高于相应的ddH2O体系的pH值, 无Mn2+吸附液的pH 值高于有Mn2+的吸附液的pH值, 且可用氧化物表面吸附的配合模式描述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Mn2+过 程中吸附液pH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阳泉市山底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的特点配制了低pH值、高Fe2+和Mn2+质量浓度的煤矿酸性废水,利用碳钢渣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碳钢渣对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并且着重探讨了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碳钢渣对Fe2+去除率最高可达98.72%,对Mn2+的去除率最高仅为39.79%;处理煤矿酸性废水后碳钢渣表面生成了新物质Fe(OH)3,但没有生成含Mn的新物质,证明碳钢渣对Fe2+的去除以化学反应为主,对Mn2+的去除以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适合产业化的零维钙钛矿的合成方法,利用超声法制备了Mn2+掺杂的CsPbCl3/Cs4PbCl6复合物(CCM),并讨论了CCM的发光机理.在近紫外激发下,CCM具有明亮的红色发光,发射谱具有3个发射峰,分别位于606 nm(Mn2+)、414 nm(CsPbCl3)和351 nm(Cs4PbCl6).CCM中存在CsPbCl3、Cs4PbCl6对Mn2+的能量传递过程.通过改变前驱物中MnCl2/PbCl2投料比可以调节CCM中Cs4PbCl6对CsPbCl3的钝化,调控CCM中CsPbCl3对Mn2+的能量传递以及Mn2+的红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6.
以共沉淀法制备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0.4Mn0.4Fe0.2O2,采用Al3+有效控制和平衡共沉淀反应的过程.考察了加入Al元素带来的热力学耦合效应及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n2+,Ni2+和Fe2+离子共存的环境中,由于Al3+更高的过饱和度和更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所产生的热力学耦合效应,显著改变了溶液离子之间的沉淀驱动力,加速Ni2+和Mn2+的沉淀并抑制Fe3+的沉淀.Na[Ni0.4Mn0.4Fe0.20.995Al0.005O2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归因于引入Al3+制备得到高质量的前驱体([0.4MnCO3·0.4NiCO3·0.2Fe(OH)30.995·0.005Al(OH)3).  相似文献   

7.
Mn2+和Mo6+对棉花幼苗生长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n2+和Mo6+混合液浸种对棉花幼苗生长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Mn2+和Mo6+能明显提高盐渍土中棉花幼苗长度、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即提高了棉花幼苗生长的耐盐性,其中以1 000 mg·L-1 Mn2++200 mg·L-1 Mo6+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从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还原补锰液中萃取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P204对Fe2+,Mn2+,Zn2+及In3+的硫酸盐模拟溶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然后对真实溶液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中高酸浸出液的还原补锰液中的铟进行萃取分离.确定了萃取分离铟的最佳条件为:(ⅰ)有机相组成分为30%P204+70%磺化煤油;(ⅱ)温度20 ℃±;(ⅲ)级数3级;(ⅳ)相比O/A=3∶1;(ⅴ)时间5 min,在最佳条件下,铟的萃取率≥99.4%,P204对In3+,Zn2+,Mn2+ 3种金属的萃取饱和容量分别为54.0 g·L-1,22.0 g·L-1和2.0 g·L-1,全流程铟的直收率达到77.58%,总回收率≥95.0%,比传统提取铟流程回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10K(PO4)7:Eu2+荧光粉,分别通过Sr部分取代Ca、Ce3+掺杂及Mn2+共掺杂,探讨了晶场调控、Ce3+→Eu2+能量传递及Eu2+→Mn2+能量传递对该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XRD测定结果表明,Sr取代Ca对Ca10K(PO4)7基质晶格结构无明显影响.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a10K(PO4)7:Eu2+荧光粉中,Eu2+和Eu3+共存.掺杂Ce3+有助于Eu3+还原为Eu2+,大幅度地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Sr取代Ca可调控晶体场强度,促使Eu2...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阳离子预插入以及碳包覆协同作用的 α-MnO2( Mn-Al8-C7. 5) 以提高长循环性能.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Al3 +预插入 α-MnO2隧道中以及碳包覆协同作用能提高 α-MnO2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减少 Mn2 +的溶解,从而提高材料比容量( 在 0. 1 A/g 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 390 m Ah/g) 及稳定性( 1 A/g 的电流密度下 500 圈后容量保持70% ) .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吡啶—2.6—二羧酸纸上荧光法测定痕量铕、铽的最佳条件与各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测定分别低于18ng的痕量Eu~(3+)、Tb~(3+),检测限分别达到0.5、1.9ng,线性关系良好,且相互不干扰。将该法应用于人工合成试样中Eu~(3+)、Tb~(3+)的测定,回收率在92~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7%。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与吗啉二硫代甲酸吗啉(mcrpholinedithiocarbamic aid, morpholine salt)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出7个新配合物(M=Mn~(2+),Cu~(2+),Cu~(2+),Ni~(2+),Zn~(2+),Cd~(2+),Hg~(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部分配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所有7个配合物中配体均以二齿与金属离子蛰合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4。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 Gd~(3+),Tb~(3+)与一缩二甘醇酸所形成的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及其发光机理;探讨了 Gd~(3+),Tb~(3+)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影响;开发了同时测定 Gd~(3+),Tb~(3+)的高灵敏度荧光新体系,检测限分别达到 Tb~(3+)3ppb,Gd~20.16ppm。应用本体系测定了稀土氧化物中的 Gd_2O_3和Tb_4O_7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锰对中华米虾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锰对中华米虾(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质量浓度的微量元素锰(0.26 mg/g)在一定时间内对中华米虾体内SOD的激活作用显著,但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会降低SOD的活性;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饲料中添加锰后,中华米虾体内SOD的活性反而下降.说明饲料中添加锰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5.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表征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含量 , 利用方差分析对COD和TOC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时间因素对于生物膜上 COD/TOC值影响不显著, 深度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影响亦不显著, 因而认为, 在一 定范围内COD/TOC值恒定, 均可以用COD和TOC表征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地制备出Mn~(4+)激活的Mg_2TiO_4∶Mn~(4+)红色荧光粉,并对它的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能被270~570 nm的紫外光和蓝光有效地激发,产生很强的红光发射.样品的主发射峰位于660 nm左右,这对应于Mn~(4+)的2E2→4A2跃迁.通过Mn~(4+)掺杂浓度的调控,优化了Mg_2TiO_4∶Mn~(4+)的发光性能.最后将优化后的Mg_2TiO_4∶0.002 5Mn~(4+)荧光粉和YAG涂覆于~465 nm发射的Ga N芯片上,制作成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该LED器件表现出很强的暖白光发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长春市伊通河天然水体中优势菌种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吸附规律, 发现非活性细胞对Pb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 uir和Freundlich热力学方程. 非活性细胞吸附Pb2+和Cd2+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 其中慢速阶段符合二级吸附速率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l-PF-TritonX—100体系的导数光谱,结果表明,其选择性良好,大量的Cu~(2+),Cd~(2+),Mn~(2+),Zn~(2+),Pb~(2+),Fe~(3+)等离子存在下不干扰铝的测定,因而建立了一个选择性测定铝的导数光度法,该法适于合金样中O.X~X%水平Al的测定,经对数种样品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Mn~(2+)的参量化d轨道和d~5电子Oh对称的双值不可约表示Hamiltonian矩阵对KZnF_3:Mn~(2+)和KMnF_3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谱进行了研究。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得出了B、C和Dq对MnF_6~(4-)结构参量R的依靠关系,在实验误差范围内,B和C是常数,仅Dq随R变化,且给出了定量关系。并由KZnF_3:Mn~(2+)在15-300K温度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求得Mn~(2+)~F~-键长R的热膨胀为R=0.207 0~0.208 0nm.和dR/dT=3.508 8x10~(-6)nm/K。  相似文献   

20.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