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端和C端结构对TNF与受体亲和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龙 《科学通报》1995,40(17):1621-1621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对肿瘤组织和细胞的特异杀伤作用使人们对其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寄予很大希望.但是临床试验表明,重组天然人TNF(hTNF)的毒副作用很大,限制了它的使用剂量,从而也影响了它的抗肿瘤效果.因此,进一步提高TNF的抗肿瘤活性,降低其毒副作用,是将TNF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前提.为此,我们应用基因工程手段对TNF分子的结构进行了改造,构建了3种新型  相似文献   

2.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将以DNA重组技术生产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用于癌症病人.FDA 原先一直认为TNF 若用于临床试验,尚缺乏足够的有关TNF 效力的动物实验资料,现已批准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Oettgen 博士用日本Asahi 化工公司生产的TNF 来治疗一例重危病人.通常,只有在提供了足够的资料证明一种新药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FDA 才会给予对实验性新药的豁免,即允许新药进入临  相似文献   

3.
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内毒素)及其产物在介导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表明,由脂多糖诱导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本文采用TNF特异的生物活性检测法、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1975年,TNF首次发现,最初被认为具有诱导肿瘤坏死活性,还被推测参与恶病质发生。1985年,TNF被发现是一种关键炎症因子,参与内毒素诱导的休克反应;随后,发现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众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阻断TNF活性可缓解多种疾病临床症状,为药物研发奠定理论基础。1998年起,多种TNF抑制剂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戈利莫单抗和依那西普等先后获批使用,成为当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肿瘤坏死因子的发现、功能阐明以及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过程,全面诠释了转化医学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5.
自然信息     
肿瘤坏死因子和以多肽为递质的网络在过去10年中,对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发炎,造血等功能的多肽数目了解得很快。这些因子的克隆为它们的存在和区别于其他因子提供了证据,同时克隆产物大大地有助于它们生物活性的检查。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淋巴毒素(LT)这两种最初因其细胞毒素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已经把决定自然合成抗癌物质的受体分子的遗传密码译解出来。专家们认为,这项成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用叫做肿癌坏死因子(TNF)的化合物来治疗癌症患者时,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能促进治癌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林安宁研究团队修改了为时15年的蛋白激酶IKK(IκB kinase,IκB激酶复合体)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诱导细胞凋亡的经典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2013,152(1):304-315。蛋白激酶IKK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存活和肿瘤发生的至为重要的调控因子。自1997年IKK被克隆  相似文献   

8.
615小鼠白血病细胞自身抑制活性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克复 《科学通报》1989,34(13):1016-1016
近年来白血病细胞系产生自身生长刺激因子(Autocrine)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是,对于自身抑制因子的报道仍属少见。仅证实部分白血病细胞系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并有其相应受体。我们由L 7811小鼠白血病腹水发现了对自身白血病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因子。后来发现另一株615小鼠的可移植性白血病L615的白血病细胞也能产生类似的因子。进一步研究证明其他615小鼠衍生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此因子,正常615小鼠及其亲本昆明种小鼠也有微弱的此类因子的活性,非615小鼠衍生的白血病则无此活性。故  相似文献   

9.
人、牛、鼠、猪的生长激素染色体基因国外已先后发表。羊的生长激素染色体基因,文献尚无报道。我们在国内实验条件下,分离到为羊生长激素(GH)编码的染色体基因,经DNA全顺序测定,结构完整,可用于肉、毛、乳高产新品种动物的基因工程培育研究。  相似文献   

10.
范开 《科学通报》1990,35(2):160-160
白血病人体内也可产生多种肿瘤抑制因子,如最近报道的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也有人认为白血病细胞可产生自身抑制因子(autocrine growth inhibitor),我们在研究白血病人体内产生的自身抑制活性耐,发现了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因子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杨靖 《科学通报》1992,37(12):1124-112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是一类能特异性地结合重金属,并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真核细胞生物体中。MT基因是动物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中一直受人重视的实验模型。为了在转基因家畜的研究中提供可诱导的调控元件,我们克隆了牛金属硫蛋白基因(bMT),并发现牛的MT基因家族至少含有4个成员。本文对其中一个具有功能的基因(bMTc)进行了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该基因的结构特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型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洪斌  李元 《科学通报》2001,46(1):57-60
将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I)基因插入黑曲霉(A.niger)融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质粒pIGF中,融合之处设计类胰蛋白酶(KEX2)加工位点,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HBC。以pHBC转化黑曲霉胞外蛋白酶缺失株A.niger3.795-1-23,通过Southern杂交鉴定阳性克隆。A.niger3.795-1-23重组菌株的蛋白电泳显示有特异表达带,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分泌蛋白具有sTNFRI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3.
姜伟东 《科学通报》1986,31(18):1423-1423
最近我们实验室报告了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7209—1A(a)Pro2基因的分子克隆、表达、鉴定及耐盐调渗作用。其他两个醇母Pro基因(Prol、3)尚未被分子克隆鉴定过。为了研究酵母这三个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及协调作用,我们又对另两个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与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两种植物病毒编码蛋白的基因沉默抑制子功能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农杆菌浸润方法以及重组的马铃薯X病毒(PVX)表达载体, 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编码的P14蛋白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S6蛋白对植物基因沉默的抑制作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表型观察及核酸杂交结果表明, 这2种病毒基因均能够强烈抑制转基因本生烟(16C)中由同源序列引起的gfp基因沉默, gfp基因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沉默抑制的对照植株, 并导致PVX感染后的寄主症状加重, 说明它们可能是由病毒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因子. 其中, RBSDV S6基因对植株体内基因组DNA甲基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K-RRneo细胞生长与分化特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文丽 《科学通报》1994,39(8):757-757
细胞分化实质上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珠蛋白基因开启、血红蛋白表达是红系细胞分化的典型标志.当红系细胞癌变时这一分化特征丧失,机理未明.薛社普等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骨髓瘤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同种或异种间进行杂交后,在出现去恶性分化特征(癌基因表达抑制/关闭)的同时,往往伴有珠蛋白基因产物(血红蛋白)的表达.我们报道了兔网织红细胞与人红白血病细胞K_(562)融合后形成的K-RRneo细胞生长活动较  相似文献   

16.
肥胖竟是基因惹的祸?原来"FTO"基因能让吃的食物增加能量;"FTO"基因变异的孩子更喜欢吃脂肪、油、甜点类的食品;肥胖儿体内的"多巴胺受体基因"偏少……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肥胖的基因密码吧!身胖由"基因"做主基因是什么?俗话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掏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说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而遗传物质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就是DNA的一个片段,是遗传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17.
毛成建 《科学通报》1994,39(14):1323-1323
豌豆根瘤菌R.leguminosarum中有13个基因参与豌豆根部的结瘤.这些基因统称为结瘤(nod)基因.在这些nod基因中有一个称为nodD的调节基因.nodD至少有2个功能:(1)它的产物NodD蛋白抑制nodD自身的转录,称为自身调控(autoregulation);(2)当有植物分泌的类黄酮存在下,NodD又激活全部其它nod基因的转录.我们的研究发现:(1)除NodD外,  相似文献   

18.
抗烟草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双价抗病毒工程烟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荣祥 《科学通报》1990,35(17):1358-1358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表达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已在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马铃薯病毒X(PVX)等多种植物病毒中获得成功,正成为植物抗病育种的新手段。我们前已培育成功表达TMV(中国流行株)CP基因的抗TMV侵染的烟草。在我国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7,(11):43-44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Capecchi)、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MartinJ.Evans)。他们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获奖原因是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项技术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组织H-ras基因的分离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少宏 《科学通报》1987,32(24):1899-1899
在我国,食管癌是高发的癌症之一。通过从食管癌中分离转化基因,搞清其结构上的变化及活化机制,从分子水平探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探索防治食管癌的有效途经。基于这一目的,我们以从人膀胱癌细胞系中分离出的转化基因(H-ras)为探针,对构建的一例食管癌组织的基因文库进行筛选,筛选出了H-ras基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