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是道教在其发展史上与政治结合最紧密的时期。与政治的密切结合,一方面使道教进入了一个兴盛的年代,但同时也造成了道教的畸形发展,无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明朝道教由于过分热衷于政治,忽视了下层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理论上的创新和改进,这种局面不利于道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明代游记为观照对象,对其兴盛的内外动因作客观的分析和把握,从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交通与游风、文体自身的演进等方面进行阐释,力求全面深刻,意在评价明代游记的历史贡献,并探讨中国古代游记的发展规律,给人一点启示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明代桂西土司地区的赋税之征有别于流官区,嘉靖以前,并无确切证据表明土司辖区如流官区般推行了里甲制。同时,桂西土司的内部组织结构亦有别于内地,其以"城头/村"作为基层单位,土官土目直接管领部民,部民亦兵亦民,当国家征调时,土官土目按"田"派兵,部民自备粮饷出征。朝廷对部民土兵无直接管理权,不过,却通过掌握土官官职的授予而有效地控制了土官,土官也愿意让渡兵力获取朝廷支持而稳固其统治。  相似文献   

4.
潞商是晋商的重要分支.明代潞商的商业活动以长治、潞州卫、高平、沁水、阳城等县的丝织业最为出名,明政府曾在潞州设织造局,具体负责监管潞绸的生产、调剂、解运、上贡等事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讨了楚国纺织业兴盛的历史原因,认为楚国纺织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楚国的高度重视、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较为发达的纺织品流通以及博采众长而力求创新的精神所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寻地方志对道教研究的助推作用及意义,本文基于对地方志中贵阳府地区道教相关记录的整理和分析,从道纪司的设立、道观的兴建、道派与道士的活动及道教对地方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明代贵阳府地区道教的"局部兴旺"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共获取到全国72座道教宫观的树木名录,揭示了不同地区道观的树种组成特征、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道教宫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全国72座道教宫观中,共计树木354种,隶属85科208属;(2)道观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各道观中乡土树种的比例均值为62.5%±19.8%(比例均值±标准偏差),且大多数道观(77.8%)中保存有受威胁树种;(3)道教树种多起源于亚热带地区,并以长江流域为热点区域,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南与中南地区;(4)影响道教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和气候因子,但其组成在气候带上却难以区分,且随着气候带的北移,并未表现出宗教树种替代(以形态或文化含义相似的乡土树种替代原始宗教树种)现象.以上结果表明,道教宫观中植物资源丰富,是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在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能为区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兵源、军俸、军卒消费水准、更戍制、军队的工商业生产、军队的娱乐、军汉的喜好倾向性等方面探讨了宋代募兵制与瓦舍勾栏之间的关系,认为宋代的募兵制促进了瓦舍勾栏的兴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量文学和社会的知识透视了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青文学”,并以该文学现象的创作源泉、群体意识、情感倾诉、社会心理、文学内部规律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知青文学”兴盛的原因,并进一步以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作家群两方面探讨了“知青文学”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江西无产阶级革命人才兴盛有多方面的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其革命人才其革命人兴盛的优势环境,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历史基础,刚正义烈的性格特征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思想基础,发展壮大的工人阶级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阶级基础,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是其革命人才兴盛的强大推力。  相似文献   

11.
道教的性质     
道教的性质古今不同,不能据今以推古。古代道教具有"贵生"不鄙夷女性"的特色,它不拜鬼神、禁止杀生、不奉祭牲、不处理丧葬事宜,也不绝欲。它在发展中羼入了民间的巫俗方术,在对性的态度上也有"起于不禁欲,继而纵欲,再则禁欲,转而虚欲,且复以性交为修真之秘要"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曲解道教的性质与特质。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批评了"由少数民族风俗论道教"由巫术解释道教"或"倚仗田野调查方法和民俗学方法论道教"的方法论之误,也批评了某些学者对道教斋醮科仪的误解,从而提出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四堡雕版印刷业兴盛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明末清初四堡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历程,从闽西优越的自然条件、福建文化中心的西移、组织形式、生产效率及其雕版印刷产品的特色等多方面分析它的兴盛条件,并尝试探讨其对今天闽西手工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白族民间文学的道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道教在白族地区的长期渗透,白族民间文学浸润着浓郁的道教色彩。白族民间文学既拥有大量的道教人物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又广泛地吸纳了道教的方术和仙境幻想。白族民间文学生动地揭示了道教对白族民众的深刻影响,也突出地展现了白族民众不为宗教拘囿的世俗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道教历史的简要概括,以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为视角,从道教的思想体系(精神内涵)以及道教发展的推动者(士族阶层)入手,对道教的形态及衰落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道教与政治的过度亲密,对统治阶层的过分依附,是使其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的创始人,其流传后世的有《道德经》一书。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同时也尊奉老子为教祖。可以说,老子尊崇身份的双重性在诸子百家之中绝无仅有。老子从道家鼻祖到道教教祖身份的转化过程其实更可以看作是从人到神的转化过程,从中我们更可发现这一转化过程中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潘勇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6):152-153
在土家族聚居地区,尤其是鄂西地区,由于长期汉、土家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土家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道教在土家族地区自东汉传入,经唐、宋两朝,至清代民族化成型,民国时期达到高潮,至此道教与土家族原始崇拜相结合,成为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主流宗教,至今仍然对鄂西土家族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拓展性,深深地影响着元杂剧的创作:神仙道化剧与写梦戏的产生,剧中出现大量描写道法道术的内容、对元杂剧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宋临安及明清杭州道教宫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观的地理分布和数量、修建审批程序及资金来源等问题是认识道教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视点。首先对南宋临安的“十三大宫观”及其他较重要的宫观、道堂等进行考察,探讨了宫观修建资金的三种来源。其次考察元明两朝的杭城宫观,一些新建道教宫观规模不小,并出现不少祀奉各类民间神祗的宫观。再次讨论清代杭州城内宫观,规模较小,影响不大,但有名的“吴山十景”中多为道观名胜,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时期是象生瓷发展的兴盛时期,其兴盛原因有乾隆皇帝的大力支持、唐英的贡献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等等,具有深刻的审美文化内涵,折射着乾隆时期审美趣味的变迁和民间、西方文化的浸染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论道教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的历史嬗变,是中华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道教的嬗变轨迹客观地反映着中华思维的逻辑进程──由低级到高级,由宗教幻想到科学现实是这一逻辑进程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