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韦冬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9-32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四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用光度法测定了3种取代四苯基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讨论了卟啉结构对配位反应的影响,报导了配位反应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取代四苯基卟啉蒽醌与钴(Ⅱ)配位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珍珠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20-23
用光度法研究了非对称取代四苯基卟啉蒽醌化合物与金属钴(Ⅱ)离子在DMF溶剂中配位反应的动力学以及镉(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探讨了温度以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PM3计算了卟啉分子的前线轨道能量差△E和卟啉环中两个氮原子(=N-)的净电荷。从理论上分析和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镉(Ⅱ)催化四苯基葸酿卟啉钴(Ⅱ)的配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江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3):57-60
用722型分光光度法对镉(Ⅱ)摧化四苯基葸醌卟啉与钴(Ⅱ)配位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表观速率常数和动力学相关参数,并据此提出了反应机理,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四(4-磺基苯基)卟啉(TPPS)与硝酸锌(Zn(NO3)2·6H2O)为原料制备了卟啉自组装催化剂(Zn-TPPS-Zn),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光化学表征.在可见光下(λ≥420nm)照射下,以光催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探针反应,探讨了Zn-TPPS-Zn光催化过程中活化O2对Rh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实验表明,RhB光催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pH 6.89、催化剂投加量0.33g/L.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Zn-TPPS-Zn在可见光下对RhB的降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还需进一步改善.通过跟踪测定Zn-TPPS-Zn/RhB/Vis光催化反应体系中氧化物种(H2O2和·OH)相对含量的变化,表明其光催化反应主要涉及羟基自由基(·OH)历程. 相似文献
6.
四(邻甲氧基)苯基卟啉钴(Ⅱ)轴向配位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四(邻甲氧基)苯基卟啉钴(Ⅱ)与咪唑、2-甲基眯唑、吡啶、2-甲基毗啶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利用温度系数法求得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函数△rHmθ和△rSmθ和△rSmθ结果表明,这些轴配反应的平衡常数呈现K2-MeIt>KIm>K2-MePy>Kpy的趋势,且均为放热、熵减的过程;该反应体系中△rHmθ与△rSmθ间存在线性关系,有利的焓变补偿了不利的熵变,熵焓作为一种补偿关系贡献于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光度法测定了四苯骈卟啉与Cu2 + ,Co2 + 配位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 .实验表明 :H2 TBP与Cu2 + ,Co2 + 配位反应速度均快 ,△H <0 ,研究了反应前后体系的吸收光谱变化 ,以及CuTBP的ESR谱 .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用二乙酰氧基碘苯氧化四苯基卟啉和四苯基二氢卟吩混合物纯化制备四苯基卟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得到的四苯基卟啉比一般文献方法的纯度高。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β-四溴四苯基卟啉锌配合物[Zn(Ⅱ)TPP(Br4)]在CHCl3中与咪唑,吡啶等含量碱的轴配反应,测定了体系的电子光谱,利用平衡移动法求出轴配反应的配位数(n)及平衡常数(K)。 相似文献
11.
12.
稀土铈(Ce~(3+))、钕(Nd~(3+))对水花生叶片Cu~(2+)毒害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苏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
研究了不同浓度Ce3+、Nd3+水花生(Alternam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片Cu2+毒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毒害下,水花生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保护酶系统(POD、SOD、CAT)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上升,H2O2含量降低,一定浓度(2.5~7.5 mg/L)的Ce3+、Nd3+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缓解这些现象.而更高浓度的Ce3+、Nd3+处理的缓解作用不断减弱,甚至加重Cu2+毒害.相比之下,单一Ce3+的作用效果优于单一Nd3+.总的看来,Ce3+、Nd3+的最适浓度为5~7.5 mg/L.Ce3+、Nd3+缓解重金属毒害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蛋白质的表达及活性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61-264
应用区分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包含静电部分和晶场部分)并考虑了低对称场的能量矩阵,在考虑和忽略静电参量B00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对三元半导体ZnGa2Se4:V 3+能级以及低对称分裂的影响;计算了ZnGa2Se4:V 3+晶体的能级的低对称分裂,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研究发现:在对ZnGa2Se4:V 3+晶体的光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时,在能量矩阵的静电和晶场部分同时考虑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晶场参量B00对ZnGa2Se4:V 3+的能级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λ=760nm,I=0.5×10~3mol/m~3(KNO_3),T=25℃,[Cu~(2+)]_(tot)=10[CyH]_(tot),和pH为3.30、3.50条件下,测定了大环配体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乙酸(简写为CyH)与Cu~(2+)的柠檬酸(LH_3)配合物配体交换反应。用ELORMA等计算程序算出假一级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_(obs)以及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k_(Cu)~(CyH)和k_(CuL)~(CyH),且得到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Ga8Mg(SiO4)4Cl2:Dy3+和Ca8Mg(SiO4)4Cl2:Eu2+,De3+荧光粉.Dy3+激发的Ca8Mg(SiO4)4Cl2荧光粉发射光谱在蓝光区和黄光区有两个发射带,分别对应4F9/2→6H15/2和4F9/2→6H13/2的跃迁发射,蓝光和黄光混合成白光,通过Dy3+浓度改变可以调节白光的色温和色坐标.Eu2+,Dy3+共激发Ca8Mg(SiO4)4Cl2的发光强度明显比单掺Eu2+荧光粉的高,这是由于Dy3+→Eu2+之间存在共振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6.
刘彦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2)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双晶胞铜配位聚合物[Cu(bipy)2SO4]2.2SO4(bipy=2,2′-联吡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90(2)nm,b=1.1294(5)nm,c=1.4960(2)nm,α=110.1830(6)°,β=96.5160(4)°,γ=99.8380(4)°,V=1.1345(4)nm3,Z=2,R1=0.0886,wR2=0.1583.在[Cu(bipy)2SO4]2.2SO4中,bipy通过2个N原子与Cu2+配位并通过SO24-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相邻的bipy环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Eu~(3+)和CaWO_4共沉淀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技术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CaWO4共沉淀发光材料,并通过测试样品的红外光谱(IR)、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Eu3+和CaWO4共沉淀发光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显示:反应产物中有CaWO4生成,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有机活性剂基本除净; 样品显示出Eu3+的特征发射光峰位于588nm和612nm,分别属于5D0→7F1和5D0→7F2跃迁,对应的主要激发光谱位置分别是363nm(7F0→5D4),383nm(7F0→5G2),395nm(7F0→5L6),414nm(7F0→5D3),465nm(7F0→5D2),536nm(7F0→5D1),560nm(7F2→5D1),585nm(7F0→5D0).说明稀土离子Eu3+在共沉淀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其含量为0.50%时发光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直接在水相中合成CdTe量子点,同时以石英片为基底,制备荧光性CdTe量子点自组装膜(SAMs),并建立一种新的传感分析方法.通过合成条件的优化,得到荧光峰形对称、半峰宽窄、强度高的CdTe量子点;巯基乙酸(TGA)稳定的CdTe量子点回流2~4 h,可得到最好的荧光性能;由光漂白实验得出,TGA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稳定性很好.实验结果表明,Quartz/APES/CdTe量子点自组装膜的荧光强度随着Cu2+浓度增大而增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97,检测限为1.33 nmol·L-1,可实现对痕量Cu2+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显示,罗氏沼虾经高浓度Cu2+(5.12 mg/L)处理一周后,体内3种组织(鳃、肝胰腺和心脏)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收缩,线粒体膨胀和内嵴减少,细胞结构模糊、胞质浑浊,髓样小体增多,脂滴破裂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阳性颗粒在健康虾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膜周围和脂滴周围等,Cu2+胁迫后,组织细胞中线粒体膜和脂滴周围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细胞核内SOD阳性颗粒缺失.结果表明:高浓度Cu2+对罗氏沼虾体内3种组织细胞中SOD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导致虾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从而出现组织细胞结构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制备了系列纳米发光材料Y1.95-xB ixEu0.05O3(0≤x≤0.15).B i3+掺杂后,Y2O3:Eu3+在342 nm处产生了一个由B i-O带引起的激发带;此外,Y2O3:Eu3+掺杂2 mol%B i3+后与未掺杂B i3+的Y2O3:Eu3+相比,发光强度增加了约1.33倍,这是由于B i3+充当了敏化剂离子,传输能量给激活剂Eu3+.基于在218、342、469 nm激发波段的Y1.93B i0.02Eu0.05O3发射光谱,发现与敏化剂B i3+相比,Y2O3主晶格更能有效地传输能量给激活剂Eu3+.此外,工艺条件(pH和退火温度)对Y1.93B i0.02Eu0.05O3荧光性质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