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学术规范的呼吁是针对学术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混乱和腐败现象提出的 ,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上 ,而学术规范也只是作为一种对策才受到重视的。因此 ,只在诸如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比较原则的问题上达成了有限的共识 ,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疑虑 ,归纳起来主要有 :1 我国目前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西方 ,这是否意味着对西方文化殖民的主动迎合 ?是否意味着完全臣服西方 ,为其左右 ,从而扼杀学术的“本土性” ,乃至拔掉中国文化的根基 ?2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自然科学 ,这是否意…  相似文献   

2.
现行学术评价定量化取向的九大弊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肯定现行定量化学术评价办法具有简化标准体系、提高效率、可计量可比较、便于预期、易于控制等长处的同时,强调其存在的诸多严重弊端。指出其实质是政事不分,数量质量混淆,将复杂的学术评价简单化。导致无效劳动、重复劳动,催生无意识、低质量的学术次品、废品。这一办法是引发学术泡沫的制度性根源。期望从政事分开的改革原则出发,探讨学术评价制度创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我看来,学术论著大体上传达三方面的信息内容:一是理论信息,即相关研究领域已有的术语、命题、推理和知识等内容;二是文献信息,即上述理论内容的规范化的文献来源;三是思想信息,即作者本人对所研究课题形成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见解。一般说来,这三方面的信息内容对理论性的学术论著都是不可或缺、而且相辅相成的。当然,综述性的文章主要传达前两种信息,所包含的第三种信息内容可能较少;而调研报告、案例研究等还需要充实第一手、原始性的数据资料等事实信息。 从信息传达的视角看,我国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失范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具…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我国各项学术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繁荣。但是,毋庸讳言,在学术界有一种极坏的风气正在迅速蔓延,突出表现为: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篡改史料或伪造文物);对待批评者进行人身攻击;以高价购买书号推销假冒伪劣图书。目前学术风气之坏,有人认为是商品经济浪潮冲击的结果。这样的解释,很难回答为什么商品经济比我们发达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极坏的学术风气并不比我们“发达”,可见商品经济是否发达与学术风气之好坏并不成正比。我认为,这是社会上的腐败风气在学术领域的反映。我同意杨玉圣先生的说法,可…  相似文献   

5.
学术失范和道德滑坡是学术界不争的事实。明眼人心中早就有数:这一事实在近十余年的凸现,是社会上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现象在学术界的反映。真正的学人作为个体或小群体,由于人言微轻,的确一时难以挽狂澜于既倾(这并不意味学人和学术共同体可以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但是,我们毕竟还有自爱、自尊、自律、自持、自强、自立这最后一道精神防线──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的铜墙铁壁。只要我们固守从道而不从势的“本心”,完全可以作到洁身自好,总不至于与丑恶的社会现实和丑陋的学术人同流合污、沉瀣一气吧!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对待学…  相似文献   

6.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警惕“学”、“术”分家的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一词,古已有之。“学”。‘才”二者本不可分。在学术领域里,‘学”为‘学识”,‘才”为研究方法。“学术”本身是很纯洁的东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与“术”二字又是可分开来用的,后者多指带有某种实效或功利性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把“学术”也变成了一种“术”,使其失去“学”的本性,那就意味着“学”、“术”分家,就会滋生出许多假“学术”来,鱼目混珠,良萎难分,严重败坏学术界的风气。时下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往往是由“学”、“术”分家引起的。在严肃的学者们看来难以容忍的许多事情,对于泡制者来说…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项学术成果的诞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因而整饬学术道德的工作就是件相当艰巨、不容乐观的任务。无论是失德的现象,还是整饬的努力,我想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谈: 一、创作层。就是指从事科技工作、进行著书立说、潜心学术研究之人。学术创作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探索真理的过程,无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求真。一是“为学不做媚时语”。说真话,写事实和以探求未知为己任应该是学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公众的心目中,学人是社会的良知,真理的…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庸人们由于坚持一种世俗的标准,对尼采的创造性思想进行评判,结果将尼采看成一个怪物,从而最终导致尼采走向疯狂。而中国采取了一种类似德国的违背创新规律的学术体制。中国的学者不愿意像尼采那样因为学术创新而走向疯狂,结果他们就将尼采的悲剧变为学术的悲剧,放弃了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据我所知,我国文科大多数学术刊物,审稿主要是由编辑负责,即在编辑部内进行。在学科分化愈来愈细密的今天,这样做的弊端日显突出,很难适应学术的发展和新人培养的需要。因为少数几个编辑很难对所有来稿的学术水准和质量把关,稿件的取舍往往受非学术的因素影响较大,这不利于我国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术交流的及时。因此编辑审稿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时下人们讨论得很多的学术规范问题也应包括这个方面。 国外有学者作过专门统计,今天在一个正规的学术会议上真正能听懂演讲者发言内容的人数不到10%。这表明“隔行如隔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