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主观与客观不尽吻合,现实与理想颇有距离……面对如此情形,人们的心理有时平衡,有时失衡;有时是以平衡为主.有时是以失衡为主;有时平衡中有失衡,有时失衡中有平衡。表面上看.这些都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而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心理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3,(3):33-33
  相似文献   

3.
4.
概述狱内犯罪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狱内罪犯的特有心理特征;找出罪犯在狱内实施再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狱内犯罪的对策和措施:强化教育改造,充分发挥教育预防犯罪的作用;加强罪犯心理疏导,促进罪犯心理矫治教育;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犯罪现象和计算机犯罪案件不断发生,给社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只有搞清计算机犯罪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预防这种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心理也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的特征,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心理失衡问题。研究新时期的社会心理,认真分析转型期社会心理失衡的缘由、影响并给予及时的矫正排解,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但是在巨大成功的背后,我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心理出现严重失衡。笔者将就此问题的原因的做出分析。一、历史原因中国古代以来就有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和相应的社会的理想,这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探析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失衡的表现,学校应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以使他们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社会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发展的副作用",其中社会不公问题首当其冲,社会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出现了极为显著的不平衡,社会公平缺失极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影响社会心理,导致了群体和个体心理失衡。分析了社会不公与心理失衡的内涵,阐述了社会不公的表现及其导致心理失衡的类型与心理失衡的五种危机,指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抑社会不公平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社会心理失衡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雷娜 《科技信息》2009,(12):39-3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但是在巨大成功的背后,我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心理出现严重失衡。笔者将就此问题的原因的做出分析。一、历史原因中国古代以来就有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和相应的社会的理想,这  相似文献   

11.
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古罗马时期,英国刑法犯意有意识作了区分;一个是中世纪时期,英国刑法犯意实现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存在样态同样基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个维度是惩罚的正当性,是故意的应受谴责性,一个维度是英国刑法犯意从无意识放宽到严格限制的有的放矢。在反思英国刑法犯罪故意的现代语境下,基于概念上的前思和思维上的选择,认为故意采纳"结果目的性"理论,过失采纳"结果必然性"理论,最终得出达到合理人标准是故意应受谴责性的实质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张扬 《科技信息》2008,(30):186-187
为了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挽救失足青少年的规律和方法,本文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结构产生的心理背景,形成的过程,主要原因和犯罪行动实现的直接动力,做简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来 《科技咨询导报》2007,(34):114-114
网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和虚拟相掺杂,这种亦真亦幻的传播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梦幻的感觉。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对梦做了详尽而深刻的分析,童年心理、集体无意识、性心理、俄狄普斯情结都是梦所反映和代表的。在这个如童话般真实、梦幻般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际传播迷失的程度会是相当深刻而惨痛,网络犯罪中传播的特征也会拖曳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苏武斌 《科技信息》2011,(31):384-384,399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犯罪动机简单,手段残酷,结伙作案,社会危害性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今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虽然我国对预防和消除青少年犯罪现象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地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仍很频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分析青少年的犯罪心理,找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8年共青团云南省委青少年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青少年人群心理失衡测量分数,利用Hierarchy模型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失衡的原因,并据此对心理失衡的相对剥夺感假说加以了检验.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所处类别的平均收入水平都对青少年人群心理失衡有显著的影响,平均来说,自己的收入水平与所处类别的平均收入水平越高,反而心理不平衡的分数越高,即收入水平高的群体心理更加不平衡;②心理失衡的相对剥夺感假说在统计上得到部分证明,即个人心理失衡主要是与周围社会经济地位相当的群体比较的结果而言,而非是与整个地区的整体水平比较造成的;③进城务工青少年群体存在普遍的心理失衡现象,是值得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襄樊市盗窃互联网帐号犯罪状况特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盗用互联网帐号犯罪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犯罪率日趋升高,部分女性人生价值取向开始逆向变化,女性犯罪也就成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需要了解什么是女性犯罪,女性犯罪的类型,女性犯罪行为和男性相比又有哪些特征,造成女性犯罪的心理因素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议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与法学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确有必要对传统单一的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更有效地讲授犯罪心理学课程,充分发挥犯罪心理学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以培养适应现实需求的法学学生,最终实现法学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鑫 《科技信息》2007,(25):25-25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心理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新特点、新类型犯罪不断出现。要建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多元整合的心理矫治模式。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辅助力量,共同预防高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