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詹姆斯首开精神生活表现的先河,伍尔夫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与大胆的理论见地将精神生活推向小说本质理论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小说本质理论将小说本体等同于作家的精神生活,即作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诞生那天起,许多学者及作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阐释小说的本质。塞万提斯、菲尔丁和巴尔扎克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小说的本质是客观生活的模仿或者反映,尤其是巴尔扎克将小说这个文学殿堂的后起之秀推向了第一个辉煌的巅峰。  相似文献   

3.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易平 《科技信息》2012,(16):202-202
伍尔芙的《论现代小说》体现了她的现代主义小说观,对传统的创作方法提出了挑战,阐释了小说的生活性。伍尔芙不仅对现代小说的改革和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发表了独特的论点,还指出了作家的使命就是无拘无束地记录人们真实的精神感受和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5.
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宿命论思想,这一点在他的名著《苔丝》中描述苔丝的命运时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即小说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作家自己“精神生活的冲突”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从而说明,由于哈代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的生活的巨大变化的不理解,又找不到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社会巨变给社会和人们的各个方面带来变化,从而把这些现象归结于宿命的安排,并在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苔丝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个侧面探讨如何培植散文精神。散文应该是比诗歌和小说更能直接而畅达地表述作家情感的载体,因此,培养一种朴素的散文精神,将加深我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作为先锋派的一员,余华一直沉湎于对暴力、血腥、死亡的描述,他一直是冷漠、严峻的作家.然而在<活着>中,余华则更多展示了主人公福贵屡遭磨难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的生活经历.叙述中充满了个人"现在"的感受、对历史的消解和对"真实"的理解.<活着>大胆地采用了艺术领域的另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中的重复手段,即在作品中重复死亡.余华的小说从物质世界变成了一种精神现象,认为真实的本质是自己精神的象征,真实存在的只能是精神,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真实观的悖逆.  相似文献   

8.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9.
梁玉 《科技资讯》2007,(5):91-91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0.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近代的启蒙学者严复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就论述过小说与社会心理的关系,谓小说是“写人心所构之史”,以此区别“写人身所作之史”的历史。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来看,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作家审美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创造活动。因此,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审美本质力量在这一特殊艺术形态中显现的历史,是古代小说家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的发展史。我  相似文献   

12.
依据西方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理论资源,对中国新感觉派小说进行细读与阐释,透过具体小说文本的空间环境描写,探溯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与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的本质联系,从而对作家创作本旨作出一种现象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作为一个浪漫抒情作家,其小说大胆直露的性爱描写是作家主观情绪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深刻的启蒙意识.具体说来,人的发现是启蒙意识的核心,返归自然是启蒙意识的精神旨归,忏悔意识是启蒙精神的自我升华,批判封建意识是启蒙思想的终极指向.从启蒙的角度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性爱描写可以看到郁达夫小说的深广性.  相似文献   

14.
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中国妇女在追求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对生活哲学的苦苦思索和对自身价值的勇敢探寻,从而揭示了妇女解放的本质规律:无论是追求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还是追求精神生活的更新,都要经历艰苦的斗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对女性形象所蕴含的美质的开拓与表现,也构成了作家创作的基本思想基础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n Robbe-Grillet)对中国新时期作家余华80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余华至少在两个向度上受到了罗伯—格里耶后现代主义小说观的影响:第一是背叛传统现实主义,对认识论和本体论提出怀疑,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真实观;第二是质疑传统文学中人的中心地位,学习罗氏的物化叙事,并将其"视觉净化"理论拓展到其他感觉领域。在借鉴罗氏叙事理论与技巧时,余华表现出选择上的主动性,没有盲目追崇和机械接受,而是对其作了相应的变通和移植,去除其不合理的成分,融入了富有本土色彩的内容,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乌托邦。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作家缪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形象,也是作家自己的写照。缪塞以深刻的忏悔意识剖析自己,剖析客观存在的社会。作品流露出对无法把握人生深深的痛苦和忧郁。本文从忏悔意识的来源,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剖析了作家精神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7.
“神与物游”,是中国古代美学家们对形象思维特征的生动概括;作家创作过程中对“艺术视点”的有效控制,是西方现代叙事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我省著名青年作家吉成在自已的小说创作中,将中西古今的美学思想融为一体,在神与物游的焦点上透视现代人的种种生存本象,通过多向复合的叙事笔调,深刻展示典型人物的内心情态与人格精神.其成功的小说艺术范例,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对当代叙事艺术将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藏族儿童小说是以儿童文学维度丰富中国故事、彰显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聚焦次仁罗布、意西泽仁的儿童小说,探讨两位作家如何立足现代儿童观塑造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以引领藏族儿童的精神成长,增强中国儿童文学形象的辨识度。引入具身理论分析两位作家对儿童文学美学规律的谙熟,如何将身体、心智和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具身书写体现成长主人公豁达的生命观。阐释两位作家将成熟的叙事方法引入儿童文学,使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融于故事情境,为儿童文学领域中国经验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9.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活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先锋派的一员,余华一直沉湎于对暴力、血腥、死亡的描述,他一直是冷漠、严峻的作家。然而在《活着》中,余华则更多展示了主人公福贵屡遭磨难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的生活经历。叙述中充满了个人“现在”的感受、对历史的消解和对“真实”的理解。《活着》大胆地采用了艺术领域的另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中的重复手段,即在作品中重复死亡。余华的小说从物质世界变成了一种精神现象,认为真实的本质是自己精神的象征,真实存在的只能是精神。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真实观的悖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