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主要分析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结构,详细阐述人防工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工作内容、现场控制及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2.
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有助于人防工程信息管理,从而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应急能力,对今后人防工程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建设方针,结合城市地下步行街修建人防工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发展空间。本文依托国内外实际,浅析了结合城市地下步行街修建人防工程的模式和方法,并针对绍兴本地情况,提出了绍兴市结合城市地下步行街修建人防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宠 《科技资讯》2023,(10):152-155
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是土建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大多数区域均得到广泛推广。在建设过程中,人防工程地下室设计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充分发挥性能,加强施工管控,按照施工技术环节对土建、主体结构、通风工程、照明等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序进行全面分析,以现代化技术优化施工技术流程和提升施工质量有积极作用。文章以长春地区某单位下的人防工程地下室施工工程为例,通过阐述该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等,总结成功经验,希望为我国人防工程地下室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5.
余季峰 《科技资讯》2009,(34):86-86
本文结合现行人防工程的国家规范,探讨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电气设计中的电源、配电网的敷设、照明、通风系统和防火要点,供设计人员在类似工程中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防工程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战争条件下为城市居民提供有效保护,从而维持城市的运行.在人防工程的使用方面,国家鼓励实行平战结合,就是既考虑到战时的防护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平时期的使用要求,把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方便人民生活服务.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人防工程设计工作的实际,谈谈人防工程非防护部分设计和平战转换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海宁 《科技资讯》2014,12(18):140-141
人防工程内部设备依靠智能化自控系统的平台,进行各种参数检测、状态监测、数据处理、设备顺序控制、联动控制和工程内部参数控制,通过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智能化管理,确定设备的最佳运行方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工程的保障能力,且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人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属于最基础的应用环节,其开挖速度、开挖质量也将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推进速度。因此,该文针对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原则、明确施工顺序原则、全过程监测原则等,通过研究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工作要点、混凝土施工控制、钢筋工程施工、施工动态监测等技术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提高开挖过程的有序性,加快人防工程的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9.
有关人防工程电气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 《科技资讯》2008,(5):100-101
随着《中年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人防工程已成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防工程开工建设,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积也日益增加。本文就当前人防工程供电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蓝涛 《科技资讯》2014,12(18):39-39
人防工程即人民防空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防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人防工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机电设备施工的质量必须引起重视。在我国现阶段人防工程的施工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树明 《科技资讯》2014,(35):10-10
伴随信息时代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设全面推广,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医院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弱电系统智能化,实现整个医院系统内的资源共享,统一监视,统一调度,为医院运营提供一个最优的环境,实现安全、方便、舒适、节能、环保、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建筑智能化是弱电技术和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当代医院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该文以弱电系统在当前医院智能化建设中的全面应用为探究对象,同时,结合相关具体工程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对普通小区的人防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人防工程仅仅具备战争年代普通的人民放空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战略安全都要求着人防工程要增加建设方向,进而向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为依据,来建设人防工程。人防工程与一般的社会性建筑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人防工程更加注重从施工的整个程序以及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把控,以便发挥人防工程在关键时刻的作用。本文从人防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经过对物业小区人防工程建设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为如何规范此类型行为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勇明 《科技资讯》2011,(5):29-29,31
结合某人防地下室给排水工程设计实例,探讨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水、排水、消防设计的设计要点及重点注意事项,而且提出人防地下室如何结合平战转换功能来进行其给排水设计,以及提出了人防地下室给排水管道选材的要求,为同类人防地下室工程的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贾杭杰 《科技资讯》2010,(25):27-27
智能化工程是集合各种不同形式的智能化系统,让多个智能化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为有效的整体。智能化工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与机器相结合、并以人为主导的综合集成体系。智能化工程是现代化工程与高新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集成。智能化工程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工程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以及与工程的优化组合,可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等灵活特点的工程物。因此,工程智能化专业是对工程科学的有利支撑,同时,工程业的需求又推动了工程智能化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防工程规划中的线性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以人防工程总价为目标函数,各类人防工程的比例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人防工程规划的数学模型,用于确定各类人防工程规划面积,并结合某城市的人防工程规划给出了实例。实例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型是合理的,可供编制人防工程规划参与。  相似文献   

16.
刘兵  张俊光 《科技信息》2011,(18):319-319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土地的不断开发,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如何能充分利用,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及河南省人防办出台的相关文件,人防工程的建设已纳入基本建设的正常程序。大多数民用建筑都将按要求设计人防地下室。本文所论述的人防工程为车库与人防工程相结合,为比较典型的人防工程类型。  相似文献   

17.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作为土建类中的新增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针对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卓越人才实践培养途径。将社会需求、技术更新和实践模式有机结合,构建基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卓越人才培养系统化、体现工程应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许崇志 《广东科技》2012,21(17):95-96
我国有960万km^2的国土面积,这为我国在战争时期提供了极大的战略纵深。发展城市中的人防工程有利于发展巩固我国的国防实力。在战时有效的人防工程不仅会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战略时间和战备基础,也能提高我方参战人员及平民的生存机率。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建设普通建筑的同时发展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也发挥着极大的使用功能。蚌埠供电公司生产调度楼地下人防工程亦是如此,按照人民防空办公室要求做了平战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进程加快,地铁隧道下穿人防工程时有发生,隧道和人防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岩土体具有蠕变特性,研究其蠕变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采用D-P屈服准则耦合时间硬化率蠕变模型的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隧道不同埋深和直径以及穿越地下人防工程时围岩蠕变变形以及人防工程底板弯矩变化规律,弥补了弹塑性分析的不足。人防工程的存在减小隧道拱顶下沉;隧道衬砌减小隧道沉降以及人防工程底板弯矩。隧道埋深越大,隧道与人防工程底板净距值越大,人防工程底板弯矩越小;隧道直径越大,人防工程底板弯矩越大。一定埋深情况下,配筋率越大,最大允许隧道直径越大。埋深15~30 m,直径10~14 m时,隧道拱顶下沉随隧道埋深或直径增大而增大,增幅约为埋深或直径每增大1 m,沉降增加约0.018 m。不同隧道埋深或直径下,隧道拱顶下沉与人防工程底板弯矩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地下人防工程,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是发展人防事业,提高城市防护能力,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