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极具现代性和社会认同度的立宪政治却在近代中国遭遇了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近代中国宪政的困境在于:-是在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和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政治必须"全变"的激进主义选择;二是宪政诉求的工具主义倾向,而忽略了宪政本身所蕴藏的价值及其生长的支持性条件;三是近代中国国家权威和市民社会的双重贫困阻碍了宪政的建立和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宪政的终极价值在于保障人权,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近代中国没有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宪政。清末立宪是要借宪政之名分,维系大清国的皇统;民国时期的宪政沦为革命家和军阀政客的工具。而且,无论从宪政的历史发端还是本土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近代中国甚至根本没有宪政的客观需求。所谓的宪政,只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不仅在自由观、权利观,民主观遇到许多难题,而且它在国际领域,社会实践,民主选举中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自由主义需要改良个人自由理论,完善自由理论阐释,同时解决好理论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韫  张光颖 《科技信息》2008,(21):180-180
契约精神是由经济领域的契约概念所衍生,具有普适意义的思想观念。西方宪政的发展多依托于此。中国迄今仍不存在宪政现实,引入契约精神不失为解决之道。本文讨论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普适性,对比中西宪政历程,并分析契约精神与中国宪政建设的相适应程度,以确证其引入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1999年到2004年,国内有关“自由主义”主题思想的研究论文有80多篇。而这个时期出版的有关西方自由主义的书籍也不在少数,主要集中在西方政治自由主义及与其相关的经济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上。部分研究涉及世纪初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状况,还有的学者从与马克思主义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的宪政运动由于其独特的国内外政治环境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宪政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提出的宪政主张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来探究他们对于本次宪政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新儒家中自由主义传统的兴起和中国自由主义的保守化,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对话与融合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儒家自由主义"不是现成的理论,而是一种试图融合儒家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倾向,其目的则是形成一种新的理论学说。关于儒家和自由主义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人们分别围绕自我观、自由和平等、宪政等问题展开了论证。这些论证角度不同、观点不一,展示了"儒家自由主义"问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深化了对"儒家自由主义"的研究。但总体而言,已有的讨论并没有完成对"儒家自由主义"的理论建构,因而"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仍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不仅在自由观、权利观、民主观上遇到许多难题 ,而且它在国际领域、社会实践、民主选举中效果均不理想。因此 ,自由主义需要改良个人自由理论、完善自由理论阐释 ,同时解决好理论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合评说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一是它逻辑体系的三性(松散性、矛盾性、冲突性)。二是胡适与自由主义运动的关系在于对待知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三是胡适对后世自由主义运动的影响表现为思想遗产与行为示范。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张东荪和张君劢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政权。南京政权解体后,张东荪重新转入报业评说时政,张君劢则继续蹉跎于民国初年的政坛,两人在政治品格上的差异已初露端倪。虽然张东荪和张君劢都反对军阀专制、主张宪政,但是张东荪强调从思想自由入手建设宪政,张君劢则认为宪政制度建构才是宪政道路的核心,这使得他不得不一再向军阀专制妥协。历史已经证明,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宪政之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文”与“人文主义”的内核和价值依托,它追问的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因其批判和超越的特质而与时俱进,通过考察中西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可以对当代新人文精神生成的基本前提、现实基础、最高追求和永恒动力作出创新性思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2.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与中国现代职业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韦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及其来源,在分析我国职业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对塑造中国现代职业精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弘扬古长安文化精神与现代西安精神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几千年的开发史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唐代长安文化精神;自唐中后期以来,古长安逐渐丧失了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传统的封建思想、小农意识及计划体制下的集权、平均思想是近代以来西安经济落后的人文原因,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西安文化特点,再造西安文化精神,并适时适当地调整发展战略与策略,对于加快西安的改革与发展,推动西安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精髓和灵魂。创新决定现代大学的价值观,决定现代大学的发展、特色和贡献,是具有重要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崇尚创新,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建设一流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晋商精神研究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文化是明清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 ,晋商辉煌的业绩是经济史上的奇迹。研究一些晋商精神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图书馆人文精神内涵及发展的阐述,指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问题,从而提出了现阶段图书馆倡导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不论是在她诞生的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和时代变革的烙印,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演进过程,就是各种社会文化的不断冲突、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及其实践,是中国对现代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发展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之外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求索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桀骜不驯、奋发图强、矢志不移的楚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生长土壤;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领悟是屈原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屈原的求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索求,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诉求和对宇宙自然知识的探求。这种求索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对中华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