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继英 《科技资讯》2014,12(17):63-6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管线增多,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为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地下管线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义,分析了综合管廊的现状,总结了综合管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以内陆自贸区的标杆——襄阳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根据襄阳城市空间、道路系统、市政管线、高强度开发、城市景观等因素初步确定拟建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法对已初选出来的道路进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适宜度评价,筛选出16条建设管廊的道路;确定了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布局,形成"干线-支线-缆线"三级管廊体系,并基于筛选出的16条建设管廊道路,具体给出了襄阳市干线、支线与缆线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图.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要对接城市整体规划,加强与道路规划协调统一,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因素与道路交通因素,兼顾各种市政管线规划;结合各级规划的更新,动态调整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张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3,(18):112-112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加强市政公用管线综合安全布局,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增强城市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网络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文支持并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建设综合管廊,将改变传统的管线规划及建设、管理方式,并对道路下浅层地下空间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综合管廊建成后,实现各类管线的可视化管理,免开挖维护。建设综合管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种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不同,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三种。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管线,采用独立分舱形式建设,宜设置于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面,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供配送服务,主要纳入的管线有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及给水等,部分干线综合管廊也将雨、污水管线纳入。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建设大国.在我国智慧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过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智能地下立体停车场和城市防涝地下水道这三者将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成为地下管线综合体,可以改善线路混乱等缺陷;智能地下立体停车场用以缓解车位少停车难等矛盾;地下水道则用以解决城市内涝排放等问题.针对建设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引导地下空间科学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管廊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沟内各管线后期的养护、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等方面,具有传统管线埋设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建设综合管廊是替代直埋管线,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本文结合长沙市湘府西路综合管廊的施工图设计,重点介绍了管廊横断面、平面纵段、节点等主要部分的设计及管廊与地铁、圭塘河、长株潭城际铁路等障碍物交叉时具体的处理方式,为综合管廊的后期运行提供了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陈普立 《广东科技》2006,(5):138-139
一、综合管廊的概述 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线的方式,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公共管线隧道,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并设有专门的检修、监测、通风、照明、排水等相关配套系统,具有集中、安全、方便、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先进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孙影 《科技资讯》2013,(22):228-228,230
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因其节约空间、减少重复建设成本、遍于维护、不影响城市景观等诸多优点被城市所广泛采用,目前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较晚,技术、管理等方面相距西方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西方发达城市综合管廊的介绍,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城市发展综合管廊中值得我国借验的经验,以便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与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姚怡  王晓敏 《科技资讯》2023,(24):192-194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可以将各种市政管线敷设在管沟内将其保护起来,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但是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建设刚刚起步,与之相对应的各个阶段的理论设计和方法研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相关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共同沟的建造速度仍然存在较大脱节,对其抗震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通过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抗震的因素,得出相应的规律和结论,为今后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承载城市动脉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大量涌现,其抗震性能及地震响应研究成为当前地下结构工程的热点方向之一.首先,简要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的震害现象及抗震分析方法;其次,基于中国大量的典型实际工程,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按建设试点前、建设试点及非建设试点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再次,对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的发文量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分别从中外(模型试验及场地条件、地震波、预制结构等数值模拟)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其地震响应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全国第一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厦门市在建和已完成干支线综合管廊23.3km(数据源于《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在现状或正在实施的综合管廊中,主要纳入给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交通信号、再生水及污水压力等常规入廊管线,而将雨污水重力管及燃气管排除在外。由于常规入廊管线对管廊竖向要求不高以及特殊节点不多等因素,现有的综合管廊施工大多可采用预制拼装的技术,具有施工便捷、进度快等优点。然而,传统雨污水管道的直埋方式,由于  相似文献   

13.
自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我国逐步展开。笔者将从管廊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人员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对PPP模式下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及如何做好PPP模式下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钢板桩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功能尤为突出,在复杂环境下,管廊的建设必然会困难重重。通过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案例,从发现问题、施工工艺、经验总结三个层次阐述高水地层条件下管廊建设施工问题的应急对策,以期为同类型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就地下综合管廊内纳入天然气管道的情况介绍,政府对燃气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要求,新规范对天然气入廊的要求,以及三种典型敷设方式,独立燃气仓方式敷设的利弊分析,该文分析了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纳入天然气管道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下管线信息应用水平的提高,管线数据分别归属不同管理部门的状况,越来越难以确保综合管线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现势性.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出发,结合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地下管线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构想.探讨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设计、地下管线数据结构设计和元数据设计等技术难点,有效解决了管线数据分散存储与访问难题,并进行具体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案应用效果良好,为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的分布式管理与深入应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城市综合管网GIS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通过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网数据库,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应用,同时建立数据更新体制,保证地下管线数据的现势性,在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管网管理平台及共享平台.最后论述了综合管网GIS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应用对比分析、分类归纳及实例列举等方法,研究了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的标准体系适应性,分析了"路-轨-管廊"大断面组合规划和横断面组合布设要点,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的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三种构筑物技术标准体系相互适应性性强,适宜于统一路由、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组合规划工作中,应严格按"路-轨-管廊大断面"的综合规划要求去执行,充分考虑预留措施和衔接手段。"路-轨-管廊大断面"横断面组合及布设过程中,应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特点,结合城市道路及城市综合管廊的相关要求统筹考虑。"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时,对全部新建段可同步统筹建设;对涉及既有城市道路改扩建的段落,应合理安排建设程序,保证地面道路建设期交通组织,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实施方法并结合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能有效破解"拉链马路"的问题,做到一次性投资,长期使用,统一维护及管理,是提高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利用率,便于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管线扩容,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高耐久性水泥基工程材料,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具有经济、施工便利、耐久性好等特点.以平潭地下综合管廊为原型,进行UHPC地下综合管廊试设计.结果表明,UHPC管廊试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其造价随着截面顶底板厚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大的趋势,且厚度在18cm附近的管廊造价最低;与原C40混凝土管廊相比,UHPC管廊养护时间缩短75%,接头数量减少1/2,施工工期节约53%,且全寿命周期成本仅为原管廊的0.6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