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通过对全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我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性,为改变这种差异,同时也为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良好发展。应定期进行体质监测。科学地安排饮食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营养教育和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娄底市城区部分学生与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关联性.结果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收人和职业等是导致中小学生营养异常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家长群体特征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与家长"双管齐下"的营养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识中小学生膳食结构,更科学地指导其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通过对2003年与2000年铜山县男女学生营养状况的比较,以及对铜山县农村中小学生早餐与中餐膳食结构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营养不良率呈上升趋势,女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超重及肥胖率稍有下降,超重与肥胖者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目前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待调整与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台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9~10月按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13所学校的6218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高台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1.81%),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1.81%和21.80%)。女生的营养不良率(26.68%)高于男生(17.75%);城市的营养不良率(26.51%)高于农村(16.46%);超重率(5.73%)肥胖率(3.51%),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结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合理膳食,纠正不合里的营养行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营养是青少年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为了兰州市城关区农村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的特点及规律,以兰州市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学会,兰州市卫生防疫站1987年6月编印的《儿童少年现时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对城关置农村7~18岁中小学生1988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晓娟 《科技信息》2010,(18):282-28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也相应提高,但中小学生的体质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一下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合理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2):110-1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地区1 080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分析,确定了3套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在体育课上进行了10周的运动干预,结果显示:这3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规律,为今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了新颖、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同时也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入基层学校做试验推广,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当今社会重视,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维护仍任重道远.以河南省南阳市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中小学生焦虑倾向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焦虑倾向的检出率为34.6%;中小学生焦虑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在学段上呈现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次增高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许昌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衡量儿童健康的灵敏指标.近年来,儿童营养不良又有了新的内涵,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解许昌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笔者采取参阅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许昌市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相关指标,进行了4年跟踪调查,发现了儿童营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且城乡差异明显.因此,建议加强科学育儿指导,完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的要求,对甘肃省天水市城乡8所中小学中12、14、17岁三个年龄段的144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台阶试验测试的抽样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的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0、Asp+Access2000系统进行整理统计,研究结果可为科学的评价中小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实施学校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中小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就必须要求人们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它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学校环境两个角度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和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为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使学生更早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受益。同时,为新世纪的课改提供依据,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学生自身发展,更快的实现我国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性质健身运动处方对中学生心脏功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进行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后,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心脏功能;运用科学的健身手段,简单的健身条件,在课外进行健身运动处方的锻炼,健身效果非常明显,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师范生人群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从生理、社会和心理三方面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促进师范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影响城镇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所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城镇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朋友和家庭的相关性较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体育信息的传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获取体育信息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体育信息的传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体育信息频率越高的学生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影响体育锻炼认知的肯定度也越高;获取体育信息越频繁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越高、每次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体育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对高中生认知体育,激发体育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我国足校学生的成就动机,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量、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部分足球学校男子学生的成就动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的足校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存在差异。优秀组与一般组足校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非常显,而场上位置不会对成就动机水平产生影响。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他人影响、个人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8个因子。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苏北、苏南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根据调查数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分析苏北与苏南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存在的差异,为全面了解苏北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中小学体育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从而确立终身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使学生掌握”三基”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了终身体育的自觉性和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赵爱玲 《太原科技》2003,(6):86-86,88
通过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不断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探究素材,精心设计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