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方法和热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分析模型,阐述了产品成本是评价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单位产品成本、初投资、技术先进性、安装面积、运行安全可靠性、维护管理难易程度和环保性等多种影响因素,基于方法的冷热源优化决策算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此新优化决策算法相比工程中传统决策方法,可靠性更高,使各决策方案间优劣区分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辐射孔板的传热特性,结合金属辐射板和对流型空气处理末端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房间的输入计算方法,并且基于成本分析法,建立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成本分析模型.在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的前提下,以单位成本为评价指标,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进行成本分析.研究发现:运用于办公建筑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各单位成本高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1~3倍;运用于住宅建筑时,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全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1.2倍.研究表明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总体经济性更好,该研究结果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后期在工程上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技术定价的多种理论 ,探讨了影响技术价格的多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 ,结合铁路工业的特点 ,提出了铁路高新技术产品的定价原则 ,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合铁路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系统的多元化定价模式 ,最后深入研究了成本效益模式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衡的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循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用回热循环的微型燃气轮机进行了正、反平衡效率分析,推导了正、反平衡效率一致性的数学模型.结合微型燃气轮机实例,计算了正、反平衡的效率,并进行了分析的可靠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实例中的正、反平衡效率偏差和偏差率都很小,分析结果可靠.通过反平衡效率分析,得出了微型燃气轮机的主要损部位,提高微型燃气轮机效率可主要从改进燃烧室和回热器入手,对于排气中的损失可采用结合余热利用装置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些文献[1,2,3]从热效率的角度讨论了常规太阳能动力装置的经济性,本文则与此不同,分析了它们的效率,从中发现蒸发器的损失在二次系统中是主要的。为此建议了一种“分段匹配”方式,以减少由于传热温差引起的可用能损失。本文详细讨论了这种装置的集热器和二次系统的效率,并与文献[1]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比较。计算表明,由于采用分段匹配方式后,不仅二次系统的效率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集热器在较合适的温度范围下工作,因而使整个太阳能动力装置的效率较常规方式的可以提高10%~25%,集热器面积相对减少10%~25%,设备投资相对减少6%~13%。本文还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分段匹配时一些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6.
会计成本与定价成本服务于不同的核算目的,两者的核算原则不同,性质不同,补偿方式也不同.但会计成本与定价成本也有联系,会计成本是定价成本的基础,两者均以合法性为原则,均强调支出项目预提,信息均需具有系统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核算主体与核算目的,掌握定价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异同,根据不同的要求,为不同的经济主体与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题模式对乙酸合成装置进行经济分析。应用工厂实测数据计算了生产规模为年产18kt和30kt工艺装置各物流的值、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分析结果和工厂实际经验相符。  相似文献   

8.
基于Hotelling模型、Mussa和Rosen模型,在对转换成本和产品成本做出合理假设后,探讨了在竞争环境下企业产品与定价策略,分析了消费者异质性、产品成本对企业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若两企业都实施单一定价或歧视定价,他们遵循最小差异化原则;若实施不同定价策略,采用歧视定价的企业将获得较高的均衡质量,也会增加自身利润.同时,消费者质量敏感度越高或质量敏感型人数越多,市场均衡质量与价格也越高,企业利润将减少;消费者对价格越敏感或价格敏感型人数越多,均衡质量与价格就越低.随着企业成本系数的增加,均衡质量将降低,当边际成本系数大于某一数值时,企业将被驱逐出市场.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实施歧视定价.  相似文献   

9.
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厂烧结余热利用系统为例,建立整个热力系统的一般性效率数学模型,根据现场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只有4.6%左右;提出了烧结系统的余热分级回收和阶梯利用原则,通过对烧结烟气的火用分析,采用双压余热发电系统对余热进行动力回收,使效率达到原来的2~4倍,极大地提高了余热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整个烧结系统的设计与改造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太阳辐射的分析,研究了外层空间太阳能集热表面的转化过程与效率,并以获得集热表面转化效率最大为条件,理论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表面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转化效率与系统工作温度及最佳工作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对影响最佳工作温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温室大棚内的小白菜为试供作物, 通过配制不同pH值的混合型酸雨溶液, 分别以不同喷淋方式模拟酸雨喷淋实验. 结果表明: 酸性较强的酸雨抑制
小白菜中营养物质的形成; 弱酸性酸雨促进小白菜中营养物质的形成; 在不同喷淋方式中, 单次喷淋量越多、 喷淋时间间隔越长, 对小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简单的编码理论提出一种在离散事件系统的故障诊断中快速找到诊断路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状态编码,降低了在离散事件系统诊断同步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消减了诊断路径冗余.能够在给定的观测集合上快速提取诊断路径,更适合实际观测事件较少的系统.在模型完备假设下,除首次根据观测集合进行诊断需要指数级时间外,后续观测诊断时间降低到多项式级.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市场价值评估法和影子工程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价值为38 107元/(hm2·a),2005年该地区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为49.54亿元,约为该地区当年GDP的62.86%,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比值为1.14∶1;各服务类型价值大小顺序为固碳释氧>橡胶>林副产品>有机物生产>涵养水源>养分循环 >土壤保护,其中固碳释养为14 900元/(hm2·a),养分循环为85元/(hm2·a).  相似文献   

14.
以符号(火用)经济学为基础构建了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产品成本分配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能量费用和非能量费用,通过计算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能量(火用)耗和非能量投入来获得最终成本.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能给出详细的各股(火用)流价值,而且能正确评估非能量费用的参与程度,从而客观反映了冷热电3种产品的经济成本.通过对大型冷热电联...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的多尺度图像融合模型. 先利用轮廓波变换将输入图像分解成子图序列, 然后计算每幅子图像的区域显著性, 并选取显著性大的参数作为最终融合参数, 最后通过反变换获得融合图像, 图像的显著性通过谱冗余法获得.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融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减少模拟计算时间及提高问题求解规模问题, 基于设备编程架构(CUDA)将使用预处理的稳定双共轭梯度法在图形处理器(GPU)上实现, 并将其整合到TOUGHREACT软件中, 在GPU平台实现了对地下多相流动数值模拟问题的并行求解, 并给出了稳定共轭梯度算法中最耗时的两个操作稀疏矩阵向量乘积和向量内积计算的GPU平台实现及优化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GPU的使用对求解过程有良好的加速效果, 针对不同的网格规模进行多相流模拟实验, 达到了1.7~3.4倍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7.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晶型控制剂合成微米级球形碳酸钙, 并考察不同因素对产物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得到了合成球形碳酸钙的最佳条件. 采用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合成的碳酸钙晶型主要为方解石, 并有少量球霰石; 产物的球形度较好且粒径均一, 粒径为1~3 μm.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放射性检测仪的现状, 通过对γ射线进行能谱分析, 利用放射性脉冲检测电路的刻度能量和道数关系计算出放射性元素的全能峰净面积、 效率刻度和活度等参数, 设计一种放射性活度检测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在24 h内重复测量同一样品的核素活度, 2次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6%, 在-5~+40 ℃温度范围内, 谱漂的最大值不超过±2道, 且测量的总不确定度小于20%; 系统性能稳定, 误差较小, 方便现场放射性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统任务调度算法, 通过在调度过程中增设服务器最佳期望序列及负载均衡指数, 采用任务连接数约束服务器选择, 解决了传统任务调度算法对于集群负载均衡性能的忽略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 该改进算法能达到较高负载均衡度, 同时缩短任务完成时间, 并提高了集群对于批量级任务的处理能力, 从而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流弧光放电技术,以金属钛为原料、高纯氮气为工作介质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氮化钛(TiN).X射线衍射与选区电子衍射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单相立方氮化钛.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按温度由高到低分布,在不同温度区域的样品分别由块状、片层堆叠状和多孔状变为亚微米颗粒状和纳米颗粒状,样品最佳合成气压为20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