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大脑植入技术的发展,通过大脑电击植入治疗抑郁症,让患者重新拥有好心情的技术正越来越接近现实。而现实情况是,在1620万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成年人中,传统的抑郁症治疗法对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都不起作用。大批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可能既没有得到充分的诊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一位44岁女子的大脑外层布满了数百个微型电极,这些植入到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疾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世界科学》2005,(5):11-13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具有自杀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疾病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理躯体上的疾病,一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躯体的疾病看得见,摸得着,发现早,好治疗;心理的疾病隐蔽,欺骗性大,突发性强,不易被及时发觉,难防治。 被视为人类心灵的“黑洞”的抑郁症,是心理失调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员面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56亿人口中约有2.5亿人患有抑郁症。德国的某杂志统计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妇女患者明显多于男人。离婚的双方都很易患此病,父母离异的青少年患此病的比例很高,老年人尤其受到抑郁症的侵害。有专家调查,我国的上海、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中的抑郁症患者占整个市民的5%以上。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现情绪低沉、思维迟钝、动作减少三大基本症状。由于最关键的情绪低落面对一切人和事物都失去兴趣,产生不愿见任何人和不愿做任何事的逃避心理状态。哪怕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患者却由  相似文献   

4.
正中美两国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实验性AI工具,可以准确预测哪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会发展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人员称,他们此项研究的目标,一是确定可预测新冠肺炎病情发展结果的临床特征组合,二是开发出能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可预测其严重疾病风险的AI工具。作为病情预测的一种新工具,它会帮助到医生,有望成为他们进行病情诊断及  相似文献   

5.
好端端的一个人,会因为各种人们难以理解的原因产生各式各样但大同小异的精神症状,轻则萎靡不振,重则自寻短见。引起抑郁和自杀的外因对,这就是抑郁。抑郁是谁也逃不过的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每个人在一生的某一时候都可能出现抑郁,而患抑郁症的人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比例,但大致在6%~15%之间。比如,有3亿人的美国就有1800万人患抑郁症。在我国即使以6%计,也有近1亿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发展严重者会寻死觅活,跳楼自杀。表面上看,引起抑郁有各种原因。例如,工作业绩不佳会引起抑郁,个人生活不美满,如失恋、离婚、丧偶也会引起抑郁,…  相似文献   

6.
<正>靶向疗法已经带来在癌症治疗方面的许多重要突破。或许只要再过5年,药物将可能真正个人化——基于一个人的独特基因组,开发适合于这个人的药物。2011年,50岁的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男子詹姆斯·拉格诺的病情很重,医生估计他只剩大约1年的寿命。在他被确诊患有晚期肺癌后,哪怕是最强大的化疗和放疗都无法阻止他的肿瘤变大。雪上加霜的是,他还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几个月后,他又被诊断患有脑癌。于是,医生建议他考虑写遗嘱。幸运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11日上午,美国加州警方正式宣布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逝世。这位以喜剧角色而蜚声全球的伟大演员,竟然被抑郁症偷走了快乐,甚至带走了生命。也许几年前,抑郁症对你我来说还像是春天的柳絮,虚无缥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人物坦诚遭受到抑郁症的侵袭,它已经变得广为人知。其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你觉得抑郁,那你并不孤独,全世界大概有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抑郁的问题。当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相同,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从专业角度上看,抑郁心境或者情绪障碍非常普遍,但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展为抑郁症。如果要给抑郁症冠以一个形容词,那么它一定是"多"。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奎北克省蒙特利尔心病研究所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研人员和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医生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因心脏病住过院的患者,只要有人患有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症,就会比其他心脏病患者更早死亡。  相似文献   

9.
睡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生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但调查显示,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症,或者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成人中约有30%出现过睡眠障碍。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2001年曾发起一项全球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与探索 十年前,卡尔·戴瑟罗思(Karl Deisseroth)遇到了其科研生涯的瓶颈——这位精神病学家兼神经系统科学家想了解不同的大脑回路是如何影响行为的,以及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病人的大脑回路究克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前所长、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务长史蒂芬·海曼(Stever Hyman)说,为了揭示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迄今他已收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基因组数据。长达50年的药物研究,还没有使人们轻易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虽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帮助一些抑郁症患者成功缓解症状,但同时也有很多治疗是无效的。在临床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2.
<正>与癌症研究一路高歌相比,抑郁症研究目前举步维艰。随着欧美大脑研究计划的推进,借助神经元分离技术和激活特定大脑回路技术等新工具,抑郁症诊治亦或可以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平衡终将会被打破。如果人类所患疾病哪些应该获得更多的医疗关注,抑郁症肯定名列前茅。世界上目前有超过3.5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其己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抑郁症同时也是致残的最大诱因,多达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尽管抑郁症如此普遍,它还是经常被人们忽  相似文献   

13.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和普通单纯的心情低落抑郁不同,它是一种综合症,是许多同时发生的症状的组合,并且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及其家人亲友的生活。抑郁症发病高度普遍,且病人需要长达数年的治疗,因此它成为慢性负担的概率非常大。在德国,抑郁症病人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他们甚至不得不放弃工作,成为社会福利系统的资助对象。而在中国,抑郁症病患的处境显然更加堪忧,许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它是一种以情绪低下为特征的常见心理疾病。一个人不论什么原因,情绪持续低下超过两周,医学上就应怀疑其存在病理性忧郁;如果在一个月以上,则可判为抑郁症。由于种种因素,尤其是受到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都市生活的影响,使不少人心理负担过重,从而造成时下越来越严重的都市抑郁症。大致有:1.工作性抑郁。不少人因在工作、事业上不尽如人意,表现出胡思乱想、劳累受惊、焦躁不安。致使精神疲乏,甚至导致  相似文献   

15.
吉敏 《科学通报》1997,42(1):28-30
完备弹性的台球在球桌上的运动是一个高度典型的动力系统.假定Γ是台球桌子的边界,严格凸并且C~1光滑.假定球在桌子上滚动,沿直线前进,当它撞到边界Γ时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则反弹,然后继续直行、反弹…….如果台球反弹n次(至少n次)后回到出发点,并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这便是一个以n为最小周期的周期运动,其轨迹是Γ的内接n边形(无重合边),且在每个顶点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这就叫做n反弹的周期轨道.如果一个n反弹的周期轨道环行Γk圈(确切含义见文献[1,2]),就被称为是Birkhoff(n,k)型的周期轨道.本文研究周期轨道问题,特别是研究对于任给的整数n>1,究竟有多少n反弹的周期轨道.1927年Birkhoff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得到一个n反弹的周期轨道的存在性,此外还叙述了下面的结果:对于n>1,记  相似文献   

16.
一些英国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两位著名的科学界泰斗可能患有一种名为阿斯佩吉综合征的孤独症。这种疾病最早是由维也纳内科医生汉斯·阿斯佩吉于1944年发现的,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能力缺乏,但其并不影响学习能力或智力。事实上,不少患有这种孤独症的人均拥有超人的天赋和能力。虽然现在对爱因斯坦和牛顿的病情进行诊断已经不可能,但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对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性格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他们是否具有上述孤独症的症状。上述科学家在《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称:“牛顿看起来…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不同程度的临床抑郁症患者和与之匹配的健康人为被试,采用宏表情识别测验、短暂表情识别测验和微表情识别测验3个研究范式,分别从宏表情、短暂表情和微表情3个方面考察被试识别表情及微表情的能力,探究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表情及微表情识别的差异.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表情识别正确率普遍低于健康人,微表情识别绩效低于宏表情,并且表情及微表情的识别绩效与HAMD抑郁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表情加工缺陷不受表情呈现时长的影响,对表情及微表情的识别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抑郁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在浩瀚无垠的加勒比海上,有个神奇小岛,名叫“马提尼克岛”。从1948年起,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岛上出现了一种令人们迷惑不解的奇异现象:岛上居住的成年男女都长高了几厘米,成年男子平均高达1.90m,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超过1.74m。岛上的青年男子如果身高不到1.80m,就会被同伴门耻笑为“矮子”。更为奇特的是:成年的外地人到该岛居住一段时间后也会很快长高,例如,64岁的法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和他的助手57岁的里连博士,在该岛上生活两年后,分别长高8cm和7cm;40岁的巴西动物学家费利只在该岛做了3个月的考察,身高就增长了4cm;英国旅行家帕克夫人年…  相似文献   

19.
美国得克萨斯州境内尘土飞扬的平原地带,似乎是一个远离现代社会上关于人类干细胞争论的世界,但如果要了解干细胞对治疗疾病带来的变化,得州多哈特附近的一家农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家农场的主人叫罗伯特·杨,在美国首例使用干细胞技术修复心脏的试验性手术中,他是第三位病人。今天69岁的杨,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导致主冠状动脉堵塞,虽然从1998年以来他共进行了4次搭桥手术,但病情却日益恶化。到了2004年1月,他一天需服用15颗硝化甘油药片,但仍然是走不上几步路就会气喘嘘嘘,还伴有一阵阵的心绞痛,医生对他已是束手无策。显然目前的治疗手段已…  相似文献   

20.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三年级学生会情绪低迷,更难想象学龄前儿童会患上抑郁症。虽然儿童抑郁症已是一种公认的需要治疗的疾病,但心理学家最近才开始着手研究低于6岁幼儿的抑郁症。在心理学期刊协会新一期的《心理科学最新动向》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专家乔安·卢比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学龄前儿童抑郁症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