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慧晶 《科技信息》2009,(6):110-110
本文试着介绍玄学派诗歌的特点。以约翰·邓恩的《告别辞:莫悲伤》、《跳蚤》两首诗为例,对玄学派诗歌采用的"奇思妙想"进行分析,探究其独特性及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鼻祖与集大成者,玄学派诗歌以玄妙著称。邓恩的作品是诗人坎坷命运的映像。研究邓恩诗歌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可以体味到玄学派诗歌的玄妙之处。  相似文献   

3.
秦晓梅 《科技信息》2009,(2):110-111
本文根据玄学派诗人擅用奇喻这一突出的特点,对玄学派领袖约翰·邓恩在其几首诗中如何运用比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多恩个人生活经历和独特的诗风作了论述,通过对多恩爱情诗《跳蚤》的分析,阐述玄学派诗人在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多恩个人生活经历和独特的诗风作了论述,通过对多恩爱情诗《跳蚤》的分析,阐述玄学派诗人在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塞尔赫,是清前期满族宗室中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在满族文学史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其诗集《晓亭诗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一代宗室诗人之代表作。他从崇唐尊宋的窠臼中解脱出来,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风格成为清前期满族文学史的代表诗人。重点从塞尔赫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玄言诗的生成,与玄学的兴盛有着必然的关系。玄学的自身演变及玄学在社会上影响的扩大,是促使玄言诗出现乃至形成独特风格的前提。从玄学的思辩性与实践性、玄学的边缘化与主流化、玄学的诗意化与诗化三个阶段来考察玄言诗生成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认知,辨析“文变染乎世情”在魏晋时代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议论入诗是白居易诗歌的普遍现象,具有教化性强、情感直切、形式单一的特点,具有提炼主题的结构功能,是诗人思想情志的体现。它的形成与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有密切关系,体现了中唐士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对宋人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张海明同志文章中的一个观点:即认为刘勰论文“受玄学本体论影响”进行商榷.分别从刘勰对玄学的态度,《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原道篇》的具体内涵,刘勰是否属“缘情”派,刘勰对“才性”问题的认识等方面表明笔者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李佳憶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91-92,95
徐志摩是中国卓有影响的新月派诗人.他曾留学英美等西方国家,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尤其是英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对他的影响最大.拉斐尔前派诗歌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创作思想和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1.
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的代表诗人,他的爱情诗和宗教诗都独具一格,别出心裁,尤其以巧智见长。邓恩的诗通过抽象的语言、充满哲理的思辨、感知统一的敏锐,积淀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充分体现了玄学诗歌深刻的文化旨趣。  相似文献   

12.
"七子派"是明代诗坛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他们倡导的复古运动虽然存在着种种争议,但其重视诗歌结构、体制,强调诗歌的体式特征,以及对传统"情"、"乐"的探讨,在理论上为文学的独立性提供了依据,对明代中晚期的理论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玄学派诗歌在17世纪的英国曾与以弥尔顿为代表的清教诗歌并驾齐驱。由于它强调理性与激情结合的创作方法,大量运用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悖论,意象出人意料,诗歌构思新奇,充满独特的哲理思辨,因而产生出一种怪诞的效果,使得它在20世纪之前倍受冷遇、攻击。直到现代派诗歌的崛起,英美诗坛巨匠才给予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诗人在“经世”、“务实”思想的指导下,在诗篇里阐述了当世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消除烟灾,抗击侵略,救危图强。他们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感到极度压抑郁闷,经世之诗从呼天吁地转向谴责讽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古典诗歌相比,他们诗歌叙论成份增多,抒情成份在减少。他们关注的是救国扶危之术,而不是诗歌的审美特性,使得部分诗歌缺少精细的打磨,缺乏应有艺术锤炼。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为了减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我们打算分别对食物、塑料、建筑垃圾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实验找到合理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每个家庭每天会产生许多厨余垃圾,同学们因此决定先从食物开始实验。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6):104-111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问题,学者对此论述较多。关于名理与名家,牟宗三对《人物志》有其独特的阐释,特重品鉴与美学,并认为名理与玄理虽可有相同的结论,但二者并不相同。关于品鉴,牟宗三认为,当面品鉴,即为人格之欣赏。演为理论,即为才性名理。无论是区分名家与名理,还是认为玄理可以以名理言之,背后都有一整套牟宗三自己的思想判断,即:物(实)—言(名)—意(理)。关于名家与名理,牟宗三进一步指出,它们是逻辑、知识论与哲学的区分,这里名与言、尽与不尽、内容真理与外延真理的区分对理解言意关系以及先秦名家与魏晋名理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明人论诗普遍具有集大成意识,尤以七子派最甚。其基本内涵是:应师法典范作品,借鉴前人优秀创作的成功经验,集众之优而成就己作,从而创作出优秀作品。创作以集大成为创新,是明人面对创作的现实困境做出的选择。在实际创作中,集大成意识会导致模古流弊,但它强调继承、借鉴前人优秀的创作经验,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食货派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抓住生产关系,精研魏晋至唐宋社会经济史的治史旨趣;注重专题研究,走由"专"到"通"的治学路径;强调史料的价值、问题的新视角,表现出清洌的"示范"心态等显著特点.以上特点反映了食货派的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现代》与1930年代"现代派"诗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的编者在社会变动中采取自由主义和"中间人"立场,大量译介西方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上的积极倡导和创作中的努力实践使得本不预备造成一种文学潮流的《现代》,却于"无意"中促成了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潮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拟声词”、“拟态词”、“拟情语”,即“ォノマトぺ(onomatope)”。这种特殊的词汇群使日语更加生动和形象。论文以“どきどき”为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拟情词”中的“感觉”到“感情”意义的比喻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