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介绍了DTS型电脱仪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利用电破乳技术来进行原油含水率计量分析的电脱分析法.工业应用证明,该仪器完全适用于计量原油含水,特别对于计量中、高含水原油的含水量,具有快速、准确、降耗、便于携带等特点,收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的开发,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原油高含水、含砂这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如我们滨南采油厂的原油含水大多都在60%90%之间,过去使用的原油流量计由于计量介质的改变,使用中卡、堵、轴承磨损等故障现象急剧增加,已难以满足原油生产的正常计量,因此积极做好适合现场原油计量流量计的选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陈永宏 《科技信息》2012,(36):396-396
本文介绍了原油管道输送中影响交接计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对流量计、温度、压力、密度、含水等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误差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管输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合于含砂含水原油计量的理想装置近日由石油大学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共同研制成功,并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装置由弯长流量计、含水分析仪和微机系统组成,管内无转动件和插入件,具有压力损失小,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等特点,其测量精度为2%,是计量含砂含水原油的理  相似文献   

5.
吕修霞 《科技资讯》2011,(15):44-44
本文介绍了原油动态计量过程中人工误差对准确性的影响,主要从人工误差在流量计量、取样、温度、压力、密度、含水测量等方面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人工误差在原油动态计量中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提高,石油供给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海上石油开采量日趋增加,但海上平台开采出的原油,普遍含水率较高,部分原油含水率甚至可高达70%以上,需进行脱水处理后才能进行输送与炼制加工。针对海上平台原油脱水处理能力有限以及脱水效率低的问题,在研究高频高压电场对油水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利用电场仿真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创新提出一种新型非均匀电场模型及高频电脱动态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新型异径圆柱体电极,构建出不均匀电场,同时搭建的动态实验装置对原油电脱水过程进行动态循环,实现对高含水原油的电脱水处理。实验表明,利用该装置对高含水原油进行动态电脱水,出口油中含水达到0.7%,其电脱效率优于现今电脱器的电脱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短波比较型原油含水测量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在线原油含水量监测不准,监测设备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造成较大误差,从而使原油集中运输造成很大的浪费。介绍了短波法原油含水的测量原理,给出了短波比较法含水分析仪的结构及监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温漂、零漂和电磁干扰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验证了短波法的优越性,为原油含水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田长期滚动开发建设,现河采油厂部分采油队之间存在油井集油流程交叉,无法实现油井计量。另外,低产液、低含气油井计量困难,高含水、稠油及三采原油的开发及油区环境恶劣等因素,目前的油井计量技术和手段难以适应这种开发形势,计量误差越来越大,单井计量数据无法全面真实反映采油队的原油产量,不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增产措施时有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含水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大庆油田现场实际出发全面研究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即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油温的关系等,给出了测试的相应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该油田油水乳状液转相点在ω(H2O)为65.2%左右,在转相点以前是以油为外相,水为内相的W/O型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剪切速率影响也相当明显,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转相点的视粘度明显下降,在转相点以后,形成水为外相,W/O型乳状液为内相的(W/O/W)水包油包水型复杂的多重乳状液,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且受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乳状液视粘度进入高含水区后变化趋于平缓,用曲面拟合方法回归出流变参数方程,通过现场取样和数据处理分析可知,含水原油其流变特性可由幂律本构方程表示,这一结论为准确计算高含水原油管道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原油的应用范围及价格都在不断上涨,提高原油计量的准确性,是控制原油损失、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原油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规范计量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减小油品取样、化验及流量计使用等环节的误差,以此降低计量工作所致的原油损失,保证原油计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部分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的实际情况,采用超声技术成功地配制了原油超声乳状液,并进行了乳状液段塞驱油试验,试验表明,超声乳状液能够在水驱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降低产出液的含水率,超声乳状液具有不加化学药剂、配制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高含水期油田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穿孔事故日趋严重的工程实际问题,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预测及内腐蚀缺陷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原油集输管道管内介质的液滴携带机理,给出了该类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的预测和判定方法;基于场指纹腐蚀监测原理,研究了代表腐蚀缺陷深度的指纹系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给出了其与管道壁厚减薄量的对应关系曲线,建立了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状况的评估模型。研究可为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科学管理及保障原油集输管道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部分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的实际情况,采用超声技术成功地配制了原油超声乳状液,并进行了乳状液塞驱油试验,试验表明,超声乳状液能够在水驱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降低产出液的含水率。超声乳状液具有不加化学药剂,配制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高含水期油田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含水原油样品T1/T2一次性测量实验数据的频域2维洗白叠迹图分析,测定了样品的油水相对含量、化学位移及各自的弛豫成份,得出了原油和水两相之间没有化学交换及自旋交换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原油和水在储油岩芯孔隙中时的NMR弛豫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有化学位移的核自旋系统,这种弛豫成份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NMR弛豫方法测定原油中的含水量在石油开采和计量中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温度、含水率对惠州油田原油表观黏度的影响,利用MCR302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含水原油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当含水率一定时,表观黏度与温度成指数规律分布;温度一定时原油的表观黏度与含水率成三次多项式分布。结合量纲分析,给出了表观黏度与温度、含水率的综合关系式。拟合了综合关系式中的系数,绘制了表观黏度与温度、含水率的三维曲面图,并分析了数据拟合的精度。研究认为,该综合关系式从本质上反映了温度、含水率对表观黏度的影响,对高含水原油在集输过程中压降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密闭取心流体饱和度误差的影响因素及修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密闭取心过程中,由于流体压力和岩石应力的改变,导致流体脱气和岩石孔隙度改变,因此室内测定的岩心含水饱和度和实际油藏含水饱和度存在较大的误差,有必要将室内测定的含水饱和度校正到油藏条件下。以华北油田京271井降压脱气前、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密闭取心地面饱和度修正方法——室内物理模拟法,并且导出了考虑岩石变形对饱和度影响的修正公式,从而可以根据地面分析的饱和度推测储层地下饱和度真值。结果表明,油藏水淹程度及原油溶解油气比均对饱和度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原油油气比越高,则饱和度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7.
对油田常用的原油含水分析仪测试系统提出一些补偿措施,研制出一种补偿式电容法原油含水分析仪。其原理是采用软硬件共同补偿,用直接电容法设计出新型电容传感器,用具有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等特点的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构成前向通道;采用积累平均模式和分段回归软件处理方法,简便有效地实现了流态补偿和温度补偿。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对利用密度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原油含水率的误差传递公式。详细讨论了含水串的高低、原油密度大小、混合密度误差、纯水和纯原油密度误差对含水率测量误差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取样方式、温度和流态对该法的影响.研究认为该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适用范围是30%~100%,可达到的最好相对误差为1%左右。  相似文献   

19.
原油乳状液加剂降低转相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朋  刘保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229-3230,3244
转相点是原油乳状液输送时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转相点后输送时阻力较小,而在转相点前输送时阻力较大。为了节能降耗,降低输送成本,减小集输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在室内开展了向含水原油中加入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实验,研究加剂后转相点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含水原油中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可以使含水原油的转相点由原来的50%~70%提前到了30%~50%,形成具有适度稳定性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降低了原油乳状液的表观黏度。  相似文献   

20.
变形介质中粘弹性稠油驱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变形介质中考虑驰张特性的一维两相粘弹性稠油驱替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地层变形以及弛张特性对水驱稠油的影响,分析表明;介质变形对含水饱和度的分布没有影响,而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随着变形介质弹性的增加,地层压力越来越低,并且越靠近注入端,地层压力下降越快;原油的弛张特性同时影响含水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分布,在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弛张时间的增加,含水饱和度越来越低,地层压力越来越高,在油田开发实际中,应考虑地层变形和原油弛张特性的影响,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