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研究二苯偕肼-铬(Ⅵ)配合物的显色和萃取分离条件,建立了萃取、分离、测定于一身的非有机溶剂(水相)萃取光度法,并用于钢中微量铬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18-0.35 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r(Ⅵ)与二苯偕肼的配合物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且最大吸收峰为5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0×104L.mol-1.cm-1铬(Ⅵ)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钢中铬,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集萃取分离与测定为一体的测定结果准确的测铬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DBC-偶氮胂与铬(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弱酸性介质中及加热条件下,DBC-偶氮胂与铬(Ⅲ)形成2∶1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6×104L*mol-1*cm-1,铬量在0~0.6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基于此反应,建立了直接测定钢中微量铬的新方法,并以合金钢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极谱催化法测定水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二铵介质中 ,铬 ( )与亚硝酸钠产生一灵敏极谱催化波 ,波峰敏锐 ,波形良好 ,峰电位为 -1.66V(vs,SCE) ,检出限为 0 .0 0 5μg/L ,铬 ( )浓度在 0 .0 1-2 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本法用于水中痕量铬 (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协同氧化光度法测定废水中微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下,硫酸介质中,利用铬(Ⅵ)和高碘酸钾协同氧化二苯胺磺酸钠使其显色,建立了灵敏简便地测定微量铬(Ⅵ)的新方法.测定铬(Ⅵ)的线性范围为0.005~0.6mg/L,ε=1.11×105L/mol·cm.用于废水中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3×105 L.mol-1.cm-1,铬(VI))在4~6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总铬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罗红霉素的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微量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选用pH为6.1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264.0 nm和393.0 nm,罗红霉素质量浓度为0.13g/L的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与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10×10~(-1)-1.12×10~(-3))mol/L,检出限为1.87×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06%(n=11),加标回收率为95.8%-98.9%.该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直接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铬(VI)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pH5.3的HAc-NaAc介质中,铬酸根与邻氨基苯酚反应产生黄色氧化产物.建立了萃取光变法测定铬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μg/ml,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4L.mol-1.cm-1,用于污水中铭酸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污水中微量铬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二溴硝基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微量铬的新方法。实验表明,pH值在2.7~3.8时,铬(Ⅲ)与二溴硝基偶氮氯膦生成1:2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104L.m o-l 1.Cm-1,铬(Ⅲ)在0~20μg/25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用于污水中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NH4C l-NH3.H2O缓冲溶液介质中铬(Ⅲ)能使荧光试剂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荧光强度降低,降低的程度随铬(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Ⅲ)的荧光分析方法.其铬(Ⅲ)的量在20.0~260.0μg/L范围内与△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3.6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2%.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灵敏度高,可直接用于自来水,池塘水及工业废水中铬(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3×105 L·mol-1·cm-1,铬(VI))在4~650 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总铬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头孢拉定(CEFC)的荧光熄灭,建立了测定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3.0的盐酸介质中,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350nm和431nm及CEPC加入量为0.400g/L等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F护与铬(VI)的浓度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6-4.0×10^-4mol/L,检出限为8.3×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此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VI)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利用金属离子混合标液进行标准曲线测定,实现了2,4,6-三氯苯肼中微量铬和铁的快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混合标准溶液中铬的标准曲线为:A=0.087+0.028C,相关系数r=0.999 4;铁回归方程为A=0.048 8+0.127 6C,相关系数r=0.998 1.用该法测得三氯苯肼试样中的铬、铁含量分别为3.170 mg/L、1.620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和1.7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和99%.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乙二醇一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研究二苯偕肼一铬(Ⅵ)配合物的显色和萃取分离条件,建立了萃取、分离、测定于一身的非有机溶剂(水相)萃取光度法,并用于钢中微量铬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18-0.35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r(Ⅵ)与二苯偕肼的配合物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且最大吸收峰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0×10^4L·mol^-1·cm^-1铬(Ⅵ)浓度在0~55μg/5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钢中铬,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集萃取分离与测定为一体的测定结果准确的测铬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BR缓冲溶液介质中,研究了酸性铬蓝K与镉(Ⅱ)发生配位反应的最佳条件,提出了酸性铬蓝K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离子的新方法.酸性铬蓝K-与镉(Ⅱ)体系最大吸收波长在610nm处,Cd2+在0.1~2.5μ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610=0.4378C(μg/mL)-0.0083,相关系数r为0.9980,摩尔吸光系数ε为4.90×104cm-1·mol-1·L.该法用于水中微量镉离子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苗,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铬处理后1、3、5、7 d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在小麦苗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均能降低小麦苗叶绿素在小麦苗中的含量.处理后1 d,除200 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处理后3 d,除100 mg/L Pb+50 mg/L Cr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53.1%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后时间的继续延长,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又恢复至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本研究为铅铬污染胁迫的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1 mol/L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pH10.0)中,铬(VI)离子和甲基橙分别于-0.34 V和-0.59 V(vs S.C.E)时出现两个灵敏的极谱峰,且峰电流Ip与Cr(VI)和甲基橙在0~8.0×10-5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2 8;对铬(VI)和甲基橙的检测限分别为9.46×10-8g/L和1.86×10-6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8%和4.98%;用于测定实际废水中的铬(VI)和甲基橙,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稀盐酸介质中,痕量铬(Ⅲ)能够催化溴酸钾氧化靛蓝胭脂红的反应,由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Ⅲ)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线性范围为0.04~0.8mg/L,检出限为4.32×10-9g/mL.将该方法用于废水、污水中痕量铬(Ⅲ)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谷胱甘肽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用于Cr(VI)离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谷胱甘肽(GSH)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用于Cr(Ⅵ)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 02mol/LH2SO4 0 1mol/LNaNO3溶液中,在 1 00~-0 40V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于 0 29V(Vs.SCE)处获得铬的还原峰信号、 0 65V(Vs,SCE)处获得铬的氧化峰信号.Cr(VI)在GSH/Au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比裸金电极有明显的改善,峰电流更为灵敏,且还原峰电流随着Cr(VI)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 0 29V的还原峰作为分析信号,运用1 5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对铬进行了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 0×10-8~1 0×10-6mol/L,检测限为1 0×10-9mol/L.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湖水样品中铬含量的测定,以ICP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下方法对龟甲胶中的铬进行检测:龟甲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铬在0~12.5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1.58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8%.因此,认为这种方法可满足龟甲胶中微量铬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黄花石莲中铅铬质量分数的方法。[方法]选择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性剂,在设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对黄花石莲茎叶茎花中的铅铬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铅和铬元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μg/L(r=0.999 1)和0~30μg/L(r=0.998 9),检出限分别为0.157μg/L和0.336μg/L。精密度在10.07%~11.54%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81.6%~92.4%范围内。黄花石莲花中铅和铬质量分数以及叶中铅的质量分数均未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Pb5 mg/kg,Cr2 mg/kg),茎中铅和铬质量分数以及叶中的铬质量分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值。植株中铅质量分数分布为:茎花叶;铬质量分数分布为:茎叶花。[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黄花石莲中铅和铬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