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西藏现代绘画艺术中两位重要的艺术家。文章通过对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活动、绘画作品以及创作理念的比较,论述了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思想、创作特点,并探讨了二者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二十世纪西藏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给当时的西藏艺术带来新的面貌。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出版的文献、同时代摄影作品资料以及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教育经历、艺术活动和各个时期重要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根敦群培和东噶·洛桑赤列是近现代国际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有深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功底,但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限定,用新思维史学观开创了现代藏学研究新天地,为我国藏族历史研究从传统经院式封闭史学跨越到现代人文科学化史学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根据仲布·次仁多杰对根敦群培与东噶·洛桑赤列的相关研究,针对两位大师的生平与新思维史学观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脉。这一理论主脉一百五十多年来始终生生不息,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课题。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把党的建设问题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面上,实现了党的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内在关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西藏考》是清光绪间刻本,主要内容为巴勒布、布鲁克巴奏书及七十九族分辖经过,碑文、摩崖文及题词,路程几部分。通过比较,可以认为:《西藏考》不是《西藏志》的衍生书,其材料取自于或抄录于《西藏志考》;《西藏志考》成书应在前,《西藏志》是在《西藏志考》基础上调整、修改而成的。《西藏志考》应是《西藏考》、《西藏志》两书共有之"祖本"。 相似文献
6.
王文军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精英阶层倡导了一次"文化革命";同时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移民法,大量华人涌入美国,并表现出广泛的政治参与热情。"文化革命"与华人参政相互推动,相互作用:"文化革命"为华人参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政治氛围和文化氛围;华人参政也大大推动了"文化革命"的进程。两者都对美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范式”总是与某种共同体相关联,“范式”革命一定关乎这个共同体的变更,因此“范式”革命的前提一定是共同体的危机破坏了它作为“范式”的核心根基。课堂教学作为现今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共同体。近现代以来,以技术型课堂教学“范式”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热潮逐渐升温,技术型课堂教学“范式”的危机正从其依赖的共同体中爆发,新旧课堂教学“范式”的变更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诸种因素促成的,影响西藏问题解决的阻碍因素也错综复杂。西藏问题的解决,主要以柔性原则为主,在此基础上,必须以中国国力的上升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的改变以及在解决外部纷争中敢于亮剑等为背景和依靠,方能取得多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在边疆的散布,影响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解构“自古以来的”的科学叙事。正确认识“自古以来”,需要在完整的历史时空中把握中华民族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演化的逻辑是由中华民族推动,并由中华民族呈现。在历史中,中国就是中华民族。“四史”教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在西藏高校开展好“四史”教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树立鲜明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导向,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渠道,坚持知识灌输与实践浸润相统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跃安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11-115
一百年前 ,一场号为“小说界革命”的跨世纪的文学运动直接导致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小说的诞生 ,但以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并不多。所幸在近十年来 ,人们对它的研究热情逐步提高 ,不少专著与论文鞭辟入理 ,既持有一些相同观点又各有诸多创见。这些主要体现在对“小说界革命”的缘起与发起时间、理论、创作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与评价上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诸多历史资料的相继问世,“西藏革命党”事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广泛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宠臣、爱国人士坚塞·土登贡培参与“西藏革命党”的情况以及“西藏革命党”的主张、组建背景、与国民党的关系、主要活动、如何被取缔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裕固族与藏族关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考察了裕固族先民与藏族先民在唐末五代时发生关系的具体过程.并对后来至今关系的发展做了简要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两族的关系结构:地缘政治因素是两族关系产生发展的可能性基础;文化交流是二者关系结构中的主体构件;经济上的一些共性特征是二者关系结构中的现实基础。进而认为藏文化对裕固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二者关系不平衡发展,但总趋势是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13.
以291名藏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施测,探究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上水平;藏族中学生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忍耐、问题解决、退避、发泄、幻想和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多元回归显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史诗/反史诗:革命历史小说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学中反史诗的创作思潮,以十七年学中的代表题材——革命历史小说为例,从中国当代学自身的发展中发掘其史诗追求与反史诗颠覆的内在悖论,这种内在的悖论主要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小说的想象虚构、时代的史诗期待与读世俗的审美取向等方面。而革命历史小说的这种反史诗追求主要是在民间化资源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争取革命的主体——农民——踊跃加入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土地革命思想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继承了苏联土地革命、孙中山和国民党20世纪20年代的土地革命思想,总结了1927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经验,深化了认识,并提出新的主张,从而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憬玄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2,(6):16-23
党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蕴含着党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经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勇毅前行的无限宝藏,需要依靠叙事来挖掘汲取。总体上看,当前党员干部党史课程的叙事视角更加宏大,更关注完整地梳理历史事件的序列,重视学史明理,且突出问题导向和现实导向,但也存在着新形式的叙事碎片化、党史故事如何达成教育目标、概念使用的语境统一等问题。今后党员干部的党史教育,在叙事逻辑上应从大历史观出发,实现叙事的系统化,避免碎片化;在叙事技巧上,需要遵循教育心理规律,继续深入探索讲党史故事导向不同教育目标的叙事差别和叙事思路;同时,还应深入研究高频出现的抽象概念,寻找使其具体化、能够与历史事件接轨的叙事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空间,党的基层建设重心也日益转向社区。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行政权力介入的基础上,而是一种以共同需要为纽带建立起来。社区党建工作面临新的任务,一是要加强自身组织体系建设,二是要整合社区内资源和力量,共建和谐社区。目前,我国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着定位不明、党建合力分散、社区党员管理松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