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的面食之根在山西。晋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炎鞭百草,稷教稼穑,上古时期出现了华夏第一饼——尧王饼,自此顺流而下,有汉之煮饼、晋之烫饼、唐之冷淘……凡此种种,无不由三晋而生,由三晋而兴,由三晋而演绎流传,惠及四海,泽被五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面食文化。稷是周王朝的祖先后稷,他教给百姓种植粮食的方法,把人类带入了农耕文明,于是人们把当时的粮食作物黍叫做稷,后稷也被奉为谷神。传说今天的晋南稷山县就是后稷生长和教民稼穑之地。 相似文献
2.
山西有几种面食让我难忘.都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山西的面食确实首屈一指,其中让我大开眼界的莫过于刀削面.那是我在太原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单位的食堂里有位技艺高超的大师傅,他每周三都要做一次刀削面来改善伙食(因为刀削面必须用全白面粉,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难经常做到).于是,我中午放学后就早早排队等候买一碗刀削面.厨师用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像铁皮),在一块筒状的面团上削着,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削起来条条相连,如银鱼翻浪,又似柳叶飘飞,煮熟了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有几种面食让我难忘。都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山西的面食确实首屈一指,其中让我大开眼界的莫过于刀削面。那是我在太原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单位的食堂里有位技艺高超的大师傅,他每周三都要做一次刀削面来改善伙食(因为刀削面必须用全白面粉,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难经常做到)。于是,我中午放学后就早早排队等候买一碗刀削面。厨师用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像铁皮),在一块筒状的面团上削着,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削起来条条相连,如银鱼翻浪,又似柳叶飘飞,煮熟了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面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精选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山西面食,介绍其制作的全过程,以飨读者。小拉面原料比例:标准粉2.5kg,水1.5kg,盐少许。制法:(1)将面粉和盐一并放入面盆内,一手倒水(水温: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掺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将面和匀,和到盆净面光、不黏手为止。用净布盖上饧约30min。 相似文献
5.
山西面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精选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山西面食,介绍其制作的全过程,以飨读者.小拉面原料比例:标准粉2.5 kg,水1.5 kg,盐少许.制法:(1)将面粉和盐一并放入面盆内,一手倒水(水温: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掺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将面和匀,和到盆净面光、不黏手为止. 相似文献
6.
饭店配菜工变身餐饮业大老板韩永旺来自清徐徐沟,1988年,年仅16岁的他来到太原某饭店学习厨艺。由于为人实在,学东西快,他很快就从配菜工跃升为大厨师。1992年,韩永旺在小店区盘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小饭店,简单装修之后,他手中第一家小饭馆开张了。第一年,他就净挣了10万余元。后来,他陆续在清徐和小店区开过五六家饭店,虽然都是小饭店,但都很红火。2001年太原市整顿娱乐业,某歌城被取缔,韩永旺抓住机会租下了一幢3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发轫于饮食,无论从文字记载来说,还是从考古发现的人类早期活动遗迹来看,都印证了这一点。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大观园中别有韵味的一道风景线,而山西面食文化,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世界面食在华夏,华夏面食在山西",这句广泛流行的话一语中的,点出了山西面食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饱含着人们对山西面食的倾心和赞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11.
主要材料山西面食由当地生产的杂粮所磨得的各种面粉为主要原料,大致包括小麦面粉、玉米面粉、高粱面粉、黄米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豌豆面粉、绿豆面粉等,副料有碱面、食油、糖类、食用水以及各种浇头、菜肴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太原面食制作传统表演技艺最初产生于宋代,已有1000余年历史.民间相传,宋时太原城中店肆盛极,各种肴馔、汤饼(面条)、水溲饼(拉面)种类繁多,街头巷尾操饭业者往往争奇斗胜、故弄技巧,以兜售宾客.当时凡盈实之家,多就餐于街市,不起家灶,亦不置家蔬.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太原面食制作传统表演技艺最初产生于宋代,已有1000余年历史。民间相传,宋时太原城中店肆盛极,各种肴馔、汤饼(面条)、水溲饼(拉面)种类繁多,街头巷尾操饭业者往往争奇斗胜、故弄技巧,以兜售宾客。当时凡盈实之家,多就餐于街市,不起家灶,亦不置家蔬。 相似文献
14.
<正>主要材料山西面食由当地生产的杂粮所磨得的各种面粉为主要原料,大致包括小麦面粉、玉米面粉、高粱面粉、黄米面粉、莜麦面粉、荞麦面粉、豌豆面粉、绿豆面粉等,副料有碱面、食油、糖类、食用水以及各种浇头、菜肴等。 相似文献
15.
<正>绿豆面溜尖绿豆面溜尖以山西产的小绿豆为原料,温水和面,先和成硬面,然后边兑水,边搅和,直到成糊状。当锅中水微沸后,将豆面糊盛入碗中,左手托起,右手用竹筷夹豆面糊朝沸水锅中溜下,须边溜边搅动竹筷,则成泥鳅形绿豆面溜尖。调汤面,味美异常。 相似文献
16.
绿豆面溜尖绿豆面溜尖以山西产的小绿豆为原料,温水和面,先和成硬面,然后边兑水,边搅和,直到成糊状.当锅中水微沸后,将豆面糊盛入碗中,左手托起,右手用竹筷夹豆面糊朝沸水锅中溜下,须边溜边搅动竹筷,则成泥鳅形绿豆面溜尖.调汤面,味美异常.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是吃各种各样的面食长大的。小时候最爱吃的,莫过于姥姥做的猫耳朵。做猫耳朵是件灵巧的手工活,且费时间。每逢周末,去了姥姥家,慈祥的姥姥总会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看着一个个猫耳朵被徐徐拨进滚开的水里,无数小花朵扑扑腾腾地满锅翻腾,不由自主地心也跟着欢腾起来。滚上几滚,猫耳朵熟了,用漏勺捞出盛在碗里,浇上番茄鸡蛋卤,撒上黄瓜丝。碧绿的黄瓜丝,雪白的猫耳朵,鲜红的番茄汁,金黄的鸡蛋,色、香、味俱佳,十分诱人。迫不及待地拨一口到嘴 相似文献
19.
山西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有道是“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而说到太原就更要提并州饭店了,并州饭店的面食不仅在全国面食节上获过大奖,其表演更是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太原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太原面食就以其品种繁多、技艺高超、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太原面食创始于东汉,而兴盛于唐宋,元代见于古籍中的面食有春盘面、山药面和秃秃麻食等20多种.到了明清,以太原面食为主的饭店已风行全国.因特殊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山西有着丰富的粮食作物资源.小麦、谷子、玉米、高梁、荞麦、莜麦和豆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大面积种植,为各种各样太原面食的产生与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