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二维信息表达不能满足新的需要,计算机的发展使显示和描述物体的三维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成为可能,研究二维环境下地图信息的有效表达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空间三维可视化经过前期的发展以后重视对二维地图符号系统的特点在新条件下的作用研究,是地图制图科学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观。该文详细探讨了三维环境中二维地图符号中优势,论证了三维可视化环境与二维地图符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图符号的设计与实现是计算机地图制图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地图符号的共享则是WebGis研究的重要内容。把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开放标准的二维矢量标记语言SVG相结合,设计了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提高地图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共享性。通过基于SVG的地理信息发布,结果证实能够满足我国地形图图式规范的符号表达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引入qgf=h后ai的地图符号由拓扑变换被表示为h(ai).地图投影是从球面S到二维平面Z的拓扑变换,地图符号的位置信息通过地图投影获得.地图符号在地图平面上有一个基本的表示空间mind,它在制图区域A上的原象h-1(mind)限制了地物的尺度.为达地图可视化的目的,点线符号必须实行制图夸大.点线符号属于闭集,而面状符号属于开集,它们具有互补关系,因此,点线符号的夸大必然使面状符号缩小.地图符号蕴含着投影变换,夸大和缩小变换.  相似文献   

4.
基于DEM数据和ETM+遥感影像,在ArcScene环境下实现太原市三维地表实景的可视化.对比不同波段彩色合成图像的可视化效果,表明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的三维地表实景效果良好.二维地形模型和三维实景模拟结果可为区域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工程施工、灾害防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GIS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GIS可视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动态GIS地图符号表现地理实体特征的变化是时态GIS可视化的重要途径。基于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映射理论,对GIS地图符号视觉变量与地理要素属性进行分析,构建基于时间约束的要素属性与GIS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的映射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动态GIS地图符号的设计框架和应用方法,并通过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实现医学图像三维重构的可视化方法,研究了实现二维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整体流程和管理模块.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科学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不断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已引起地学界的高度重视.自然地质现象极为复杂,二维地质数据在认识三维状态下的地质体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及可视化技术,将二维抽象的地学信息以三维可视化的图形方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创建逼真的三维空间地质体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以会泽铅锌矿区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3DS MAX中各种建模、材质贴图等一系列工具对会泽铅锌矿区地表信息的可视化模拟.  相似文献   

8.
针对钻孔、剖面、离散点等传统三维矿体自动构模方式存在的构模信息量不足,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自动构建及资源储量分析等问题,以矿体投影图编制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地矿点源数据库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图库一体化、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维平面投影图的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动态构建及资源储量可视化分析方法,为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各要素的三维可视化动态分析、表达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经Quanty Mine数字矿山软件功能实现及实际矿山应用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矿体投影图编制与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动态构建的一体化,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模型分析结果与传统二维平面方式估算结果相差-1.44%—2.81%,各类别储量基本接近,模型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多维数据3D空间可视化方法。在二维径向坐标映射基础上,引入雷达图的面积特征作为第三维,构成三维径向坐标映射。基于超复数实现径向坐标在3D空间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映射较二维映射更能反映数据结构信息,有效处理了二维径向坐标映射中映射数据点易堆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细胞培养是研究体内细胞在体外生物学行为的重要的研究手段。传统的细胞培养是在培养皿或培养瓶的二维平面上进行的,这与细胞在体内所处的三维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三维(3D)培养则是一种可以使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在进行三维生长的培养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状况及环境。在三维培养条件下细胞的许多生物学行为与传统的二维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应用领域也有更广泛的扩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对三维细胞培养的发展、特点及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景观可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视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发展时间虽短,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景观可视化的发展可分为二维景观可视化和三维景观可视化两个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植被景观的三维模型和可视化,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尺度建模、景观基质尺度建模;景观规划的可视化,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城市模型的可视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景观动态描述数字化技术研究比较薄弱,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决策系统等的适合度及有效性研究得较少,对人类感知的理解以及怎样把人的感知用数字化的方法较好的显示出来,在细节水平研究的技巧、应用现代系统方法来发展可视化系统等问题,都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奋斗的方向.通过景观可视化的研究希望能引起国内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景观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巷道三维显示自动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开发环境下,结合矿井巷道自身的特点,在ArcGISEngine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巷道由二维到三维显示的自动建模新方法,研究了三维巷道表达、数据提取与组织和三维显示等问题,实现了井巷的三维自动建模。该方法为矿井巷道三维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某城市部分地下管网为主要表达载体,在VS2010.NET环境下集成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使用Arc GIS10.0对二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kyline所带组件结合影像图完成三维地形建模MPT文件的制作,将二维管线专题数据通过编程完成到三维数据的转换,最后再使用Arc GIS Engine与Terra Explorer API所带有的二次开发接口完成二三维匹配及一体化操作,使系统达到能集合二维的基本分析功能和优秀的三维观察能力,完成二三维一体化建设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GIS三维可视化为矿山开采沉陷模拟计算提供一种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的新方法。阐述了OpenGL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功能,探讨了一种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的数学模型,研究了VC 6.0与OpenGL结合进行三维可视化的开发基础结构,为矿区GIS三维可视化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本的OpenGL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平面微裂纹扩展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二维Voronoi网络划分技术模拟了金属材料的多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二维微裂纹在多晶体结构中的扩展过程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模拟,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模拟软件.模拟结果再现了微裂纹在各个扩展阶段的形状变化特征及扩展路径,为预测在一定载荷条件下、特定材料中微裂纹的扩展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可视化的手段,同时还为三维微裂纹扩展过程及其行为的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Mobile SVG的移动GIS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的可行性,通过GIS数据可视化方法,结合显示对象转换、坐标转换和地图符号的可视化表达对Mobile SVG的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方式经行分析。Mobile SVG能够带来一些传统GIS数据可视化方法无法提供的优势。结果表明,Mobile SVG解决了栅格地图数据量大和缩放失真问题,实现了地图数据的矢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伍星星  唐伟靖 《科技资讯》2010,(7):15-15,17
随着二维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三维GIS成为GIS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讲述了三维GIS的定义、特点及功能,同时讨论了三维GIS建模的几种方法以及ArcGIS中三维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教科书上有限的二维解剖图像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目的不清晰、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基于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解剖教学模式,并对近年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指出三维可视化技术临床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最后对可视化临床教学模式的拓展内容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基于影像可视化技术的临床解剖案例库建设应用于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董钰  郭军华 《科技信息》2009,(22):I0075-I0075,I007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表面纹理合成的流场可视化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基于二维静态纹理的流场可视化,该方法在流场中添加了光照信息,可以得到任意光照和视角条件下的流场图像,从而使得可视化结果更加直观、真实。采用方向性三维表面纹理来表示流场的矢量信息,并结合3I重光照方法实现了任意光照和视角条件下的流场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图符号设计技术及实践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三维地图制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三维地图符号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维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探讨了三维地图符号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其应用方向,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