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21世纪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体育能力培养,将加大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他们施展专业能力的空间。本文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查文献、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角度分析福建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认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意识较强,而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出搭建丰富的社会交流体系和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将是未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唐丽  刘敏 《科技资讯》2009,(8):202-202
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形势严峻,高校体育教育应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如何能够根据熟悉万变的市场需求,解决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笔者通过对新疆六所体育专业院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通过对新疆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找出新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对体育高素质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课程偏多,选修课课程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重技术、轻理论的观念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晓梅 《科技资讯》2012,(10):193-193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步由专业型转向复合型。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等院校一味地追求成绩表象,忽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能素质培养。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形成矛盾。本文从大学体育教育对与培养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意义和推进大学体育教育以完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两方面,论述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期推动大学体育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献资料查阅有关中、俄、日、美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基本情况,从社会发展与需求的角度上结合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实施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地探讨与比较分析,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和未来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符合我国具体实情的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魏秀芳  陈金祥 《科技信息》2010,(13):156-156,171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科学地分析和把握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现状,探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于思政工作者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发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仅仅重视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能力的培养,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明显与该课程方案中所提出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新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发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仅仅重视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能力的培养,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明显与该课程方案中所提出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新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不匹配是我国大学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缺乏专业应用能力是当今学生普遍现象,人才素质严重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应适时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合理改革教学模式,做到利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连接。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们在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跨学科教育的视角,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以及体育专业学生对跨学科教育的认识,总结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因素。旨在推进跨学科教育在体育学科的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整体较差,跨学科学习意识淡薄,跨学科教育师资匮乏,跨学科教育研究平台缺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市开设有体育专业的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学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的调研,应用专家访谈、调查法和个别学生交流等方法,发现目前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凸显.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复合性,指出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面,以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在提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十分必要。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高校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当前体育市场的需要出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研究从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学习创新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需求角度出发,探索高校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分析,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人才需求,提出了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强化本专业学生社会适应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甘肃省篮球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使我省体育教育专业能够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运用对比、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复合模式的课程体系,旨在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从开发体育精神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建立完善的思政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体育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逐渐被层出不穷的新型模式取代,高校体育教育只有不断调整改革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才能适应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教育专业2011-2013年三届毕业生最终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对在校大四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差异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率较低、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等.这与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以及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