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称"沈航"),创建于1952年,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一所行业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学校深刻认识到,作为地方行业大学,只有办出特色,才能生存、发展,为此沈航在总结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办学实践,提炼出"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实拓新、志在卓越"的办学宗旨。该宗旨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大学职能,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所坚持的大学精神,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校紧扣"特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国家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北京联合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机器人学院,提出系列创新举措.以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立机器人学院为案例,在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范式和制度三个维度思考,阐述了“以科学任务带动科学研究”,取得无人驾驶智能车研发的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上,以任务带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应用型大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智行合一”“深学笃用”的理念和范式,进行综合改革,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并为之提供创新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杨静  王亚杰  杨彬  徐晗  梁峰 《实验室科学》2023,(2):204-206+211
多学科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问题,结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实际,把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作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提出了“项目驱动、竞赛引领”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开展“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一套分阶段、模块化、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教育竞赛模式,在多学科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为了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从“211工程”开始,我国高校中的一批重点大学瞄准国际上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着力提高高校科研和学术水平.“985工程”又让一部分“重中之重”高校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整个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局面”列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全国几十所研究型大学参与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项目,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该文阐述了现阶段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教育的实践经验,对以“创新实验班”为载体的电子信息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实验班”的组建办法,“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六大具体措施以及“创新实验班”日常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10,(11):14-15
今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紧紧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先进运营理念与发展模式,推动“创业孵化、企业提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配套、产学研结合”的园区招商模式,迅速成为蚌埠创新创业的“热土”,吸引了一批以先进制造、电子传感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后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搞清WTO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关系 ,以及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进展和努力方向 ,以期推进地方高校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所重视,但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仍关注不够,需要探索更加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井冈山大学依托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平台,通过构建基于“挑战杯”的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对“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1+1+2+N”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园为阵地,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推动“双创”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围绕服务地方和工程应用型培养特色,以南阳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专业方向的设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环节设定等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从多级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协同保障下的人工智能特色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无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是大学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稿为研究主线,分析了两所名校的百年校庆国家领导人讲话的政策内涵以及政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完善大学的财政拨款机制,实现大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大学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完善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大学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尊重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等。  相似文献   

13.
对西部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原因,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各种缺陷。以科学发展观内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创新人方培养路径,不仅有利于西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还有利于更好地为西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相互相承、双赢共荣的关系,地方大学要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也应该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以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搞清WTO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关系,以及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进展和努力方向,以期推进地方高校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三大转型,提升办学水平”是温州大学处在新时期、新阶段,谋求新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转移。“三大转型”即“推进学校逐步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由基础学科研究为主向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协调发展转变,由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科技文化创新、社会服务并举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地方大学都组建了科技创新团队。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是地方大学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加强其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合作为基础研究了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从理论探讨了科技创新团队合作的可能,构建了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大力推行开放办学,借助学校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区域和学科集群优势,整合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推动学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方大学创新主体之间缺乏联动,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还不能有效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大学要以构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成立组织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合作运行机制、人事聘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制度保障,从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於晓  金鹏 《杭州科技》2022,(5):20-24
<正>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是国家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试点园区之一。浙大科技园遵循科技部、教育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定位要求,以“服务创新,创新服务”的服务精神和“智汇科创,成就未来”的服务理念,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多维度、综合性、个性化服务政府、高校、中小企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践行“推动高质量科创发展”初心,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实施。在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