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牡丹江山区半山区脱毒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氮肥〉钾肥,最佳组合为,密度4554-5376株/667m^2,纯N9.47-10.81千克/667^2,P2O53.15-4.96千克/667m^2,K2O2,32-3.8千克/667m^2,每667m^2,产量可达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2.
综防技术应用表明,全区稻瘟病逐渐得到控制,叶瘟发生由93年的7.36万hm^2,下降到96年的3.51万hm^2穗瘟发生也由当年的9.25万hm^2下降到1.31万hm^2,综防治理区稻谷平均667m^2产达577。82kg,比非综防区平均667m^2增产81.1kg,共换回因病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7642.04万t,折款1069.8856万元,产出比1:3.5,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芦笋育苗和高产技术,于1999年9月中旬在柳州市太阳村镇上等村进行芦笋育苗试验,品种为美国芦笋UC157和UC72,试验面积为0.667hm^2。种子播种前经过晒种、漂洗、消毒、浸种催芽处理。播种行距13cm~15cm,株距7cm~8cm,种子播后覆细土1cm~2cm。结果是UC157品种平均出苗率82.3%,平均成苗率64.86%,每颗种苗长出地上茎平均有3.3条,最多6条,幼苗平均高1  相似文献   

4.
温室中华冬桃特晚熟,果实生长期270天,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150克,果皮红色,果肉深红,近核处紫色,味香甜,有冰糖味,果品极优。温室生产2月上句成熟。温室中华雪桃(暂定名)特晚熟,果实生长期210天,温室生产12月份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达1000克以上。果皮红色,极美观,果肉白色,近核处有放射状红线,味甘甜清香,有真正的野生桃木香气,果品极优。新年、春节期间上市不仅丰富城乡水果市场,而且效益成倍增加,667m2亩效益5-8万元,是广大农村致富的优良品种。现将栽培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5.
油葵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在我国年种植面积约133.3万hm2。近年来,随着全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条锈病持久控制技术措施的实施,引进和种植高产、高效作物,有效进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结合项目实施,我们于1998-2000年在陇南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天水汪川、麦积崖湾、甘谷五家庄进行了油葵春播和夏播复种引种、栽培试验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今后大力发展油葵奠定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新葵杂4、6号,分别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提供。1.2试验方法1.2.1不同播期栽培时期对产量的影响春播于4月初一中旬在天水汪川进行,夏播于5月中旬-7月上旬在麦积崖湾、甘谷五家庄进行。1.2.2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对复种油葵在麦积崖湾进行油菜田直播和麦茬移栽试验5月下旬-6月中旬,甘谷五家庄进行麦茬直播6月下旬-7月上旬试验。1.2.3不同海拔高度适应性及丰产性试验;在天水秦城海拔1400、1700、1800、1830、1850米5个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内种植,观察其适应性,测定产量表现。1.2.4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在天水海拔1...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所西轩试验场五年(1991~1995)的室内大规格鲍苗培育观察,对1991年度和1992年度0.7~3.0cm鲍苗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在自然水温条件下,鲍苗以4~6月和10~12月生长最快,5月份平均最高日增长达200mm,2~3月低温期和7~8月高温期生长迟缓。本文还通过对单位体重鲍苗耗氧量的计算,提出了鲍苗的理论培育密度,1cm鲍苗培育密度为5000颗/m2,2.0cm鲍苗为1100颗/m2,3.0cm鲍苗为400颗/m2。  相似文献   

7.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比较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其抚育间伐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m3、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元、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8.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而夏玉米和夏谷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4m处,减产面积超过了增产面积,较对照减产4.8%~5.2%。但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综合效益明显,较对照每公顷增加效益19861.6~20501.2元。  相似文献   

9.
朱绍来 《今日科技》1998,(12):11-11
西瓜塑料薄膜双膜覆盖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继地膜覆盖单膜栽培后的又一创新,其特点是保温效果好,能起到保苗、促苗、避病、稳产、增产、增值的作用.同时由于行距大,用膜量少,成本低廉,操作技术简便,因此能达到早栽、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西瓜种植大户金圣有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20000m~2西瓜,平均 666.7m~2产量2260kg~2640kg,并提早于6月初上市(比单膜覆盖提早12天),批发价平均每kg0.96元,666.7m~2产值2170元~2534元,比单膜覆盖666.7m~2产量1430kg,平均每kg0.82元,增1020kg,666.7m~2产值增加1174元,扣除单膜覆盖成本,净增收1100多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德新  郭学建 《遵义科技》1999,27(4):38-41,31
推广玉米育苗移栽过程中,在抓好营养土配制质量的基础上,改营养块双株育苗双株移栽为营养球(块)单株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可有效降低空秆率,改善株间光照和肥水条件,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提高玉米产量。试验表明:肥球单株育苗定向移栽平均亩产分别比营养块单株育苗定向移载增产4.72%,比营养块双株育苗移地苛增产14.93%,遵义3号在生产上适宜种植密度为3400-36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1.
一种简便实用的草秸生料箱式栽培特大型EC05鸡腿菇“一步法”,已由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食用菌协会403专家组开发研究成功。该方法只需将稻草、麦草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及菌草用3%石灰水润湿处理后,直接装入用钢筋焊接制作的长60cm、宽40cm、高33cm的专用箱或废旧木箱、果品竹箱(筐)内,每箱盛装湿草秸25cm厚,干重约4kg,播撒径食用菌种包衣剂包衣的全营养高氮型颗粒状EC05鸡腿菇栽培种0.5kg,箱面覆盖湿润肥土3cm厚,任其生长,3个月可采鸡腿菇鲜品5~8kg,产值30~50元。该方法的优点是解…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利用方式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的差异,从培育建筑材和纸浆两个不同角度,对11年5 17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作了经济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初植密度较大,生物量较高的林分,以培育纸浆材的好,纸浆材林初植密度可定为4500~6000株/hm^2。轮伐期14~16年,对于平均胸径小于14cm或造材后小头去皮直径小于12cm的原木,加工成木片销售,效益好于直接售原木。培育建筑材林,初植密度可为3300~4  相似文献   

13.
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凋落物及残留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福建和溪亚热带雨林凋落物产量和地表残留物累积及其动态.结果表明;该雨林年凋落物量为755.43g/m2(年变率为1.17),其中叶为517,35g/m2,枝为191.75g/m2,花为21.76g/m2和果为24.57g/m2.影响凋落物月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及植物的物候期.月凋落物量(y)与月降雨量(1)呈正相关(y=46.2894+0.1206y,,r=0.5104,df=34,p<0.01).林地残留物现存累积量随季节的不同而异,平均为426.20g/m2(年分解常数K=1.87),其中叶307.64g/m2,枝106.77g/m2,花0.60g/m2和果11.19g/m2.  相似文献   

14.
茭白原产我国,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史,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主产于江、浙、沪一带.近年来我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将达1万亩.分布于壶镇、前路、三溪、大源、大洋、南溪、木栗及东渡等乡镇,大都种植于海拔230m~850m之间.上市期从6月下旬初至10月下旬,长达4个多月.今年于处暑前上市的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8元至3.6元,亩产值可达五六千元;白露后降至每公斤七八角.同样产量的产值,早收比迟收增加2倍~3倍,因而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栽培茭白首先防治雄茭,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芹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一种蔬菜,它的营养丰富。特别是温室生产的芹菜组织脆嫩,倍受消费者喜欢。1茬口安排一般作为冬春茬黄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的前茬,即秋茬安排芹菜必须于12月至元月采收后定植果菜类蔬菜。2品种选择秋季以津南实芹、玻璃脆芹菜为适宜品种。3育或直播播种时间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量每亩0.8公斤,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育苗省地、便于管理,但移栽费工。直播则相反。育苗时选择通透性好的地块,按每亩地需30m2苗床地所育苗子计算。播前整好苗床,浇足水,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再覆盖一层薄薄的…  相似文献   

16.
颈部肿块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征,因颈部解剖结构复杂,肿块的组织来源繁多,临床上对于小儿颈部肿块的诊断、确定其性质,常有一定困难。现收集我院1983年10月~1998年7月间的小儿颈部肿块131例,就其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在131例患儿中,男69例,女62例。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14岁,平均69岁。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10年。  (2)肿块情况:呈囊性35例,占267%;呈实性96例,占733%。肿块直径小于3cm71例,3~5cm43例,5~10cm14例,…  相似文献   

17.
黄嘴白鹭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3月~1992年9月在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对黄嘴白鹭的繁殖、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是:(1)成鸟三月下旬到达繁殖区,九月下旬离去;(2)巢离地平均高14.71±1.80m,巢内径29:90±1.22×27.18±1.66cm,巢深4.27±0.91cm;(3)平均窝卵数3.73±0.47枚,卵平均重30.65±3.09g.卵径48.04±2.21×35.95±1.65mm,(KW=0.494);(4)孵化期为23.10±1.29天,孵出率为91.67%,初生重为23.25±1.95g,孵化期间卵的失水率为其体重的23.82%,育雏期约为35~40天;(5)幼鸟生长模型为Wt=393/(1+e2.9320-0.2511t)R2=0.99;(6)恒温能力发育分三个时期,即迅速发育期、缓慢发育期和恒温期,恒温能力发育完善之日正是鹭鸟羽毛完全覆盖丰满之时;(7)雏鸟食性组成主要有两栖类(46.73%),泥鳅(43.61%)和鱼(9.66%)。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视网膜各层厚度,特别是神经节细胞层中细胞核的大小和密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视网膜正常结构象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一样分为10层,其总厚度为167.5±12.5μm、除外、内界膜外、其余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约29.6±5.9μm,视杆视锥层25.4±3.4μm,外核层8.9±l.4μm,外网状层8.9±2.0μm,内核层29.5±4.8μm,内网状层37.8±5.6μm,神经节细胞层与视神经纤维层一起共25.9±3.7μm,其中神经节细胞核长轴平均约8.0±1.2μm,,短轴约7.3±1.1μm,每mm长度中约含125.8±40.0个神经节细胞核。这些数据可为以后更深入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同时讨论了斑马鱼视网膜具有典型的光照条件好,白昼活动型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海大冠沙红树林为开阔沙滩白骨壤林。为了解沙丘移动的规律及其对红树林的危害,从1992年4月到1995年7月对一处于发育初期的活跃沙丘进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30多年前沙丘才开始在林内发育和移动。沙丘高可达88cm,每年移动12.64m,在4~7月大潮期移动尤其迅速。沙丘在3.25年面积扩大了2.44倍。研究样地白骨壤植株高49.5~67.9cm,86%的植株因被沙丘埋没而死亡。在埋没过程中存活下来的植株继续受侵蚀、呼吸根上的固着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危害。沙丘的移动引起白骨壤林的明显退失和生境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缩节胺在新疆特早熟棉区已成为常规技术,但在使用时间、施用方法上的最佳用量未见专题报导。为此我们从1989年-1996年8年间对缩节胺,采用千分之 0.3,0.4,0.5进行拌种;从中筛选出 0.5,即 666.7m2用 4克缩节胺(按种子重量)拌种,又分别在棉花蕾、花铃期进行不同剂量的调控,以矮壮素(按种子重量)每666.7m2用8克拌种为对照,以等量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结果:棉铃提早5—7天吐絮,单铃重增重0.3—0.5克,霜前花提高 9.5—17.4%,亩净增值增加 30—206.55元,投产比为1:2.14─1:1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