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09年8月10日,第2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International Photonics and Opto Electronics Meetings,POEM 2009)在武汉圆满谢幕。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美国激光协会、美国光学学会、Frontiers of Opto Electronics in China、《光学与光电技术》、光电新闻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将设如下专题:工程光学和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光纤与集成光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24~27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国激光与光电协会(IEEE/LEOS)、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期刊网、OFweek光电新闻网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光机所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杂志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评奖大会在上海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周炳琨院士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员颁奖,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共有4项成果入选“2007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值此激光器诞生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会和中国光学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于1990年7月25~2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次会议的筹备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由内蒙古大学具体承办。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王大珩教授在大会上做了“激光三十年”的报告:自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向世至今已经三十年了。激光30年来的蓬勃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科学学科和技术应用领域,并分化出不少重要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方面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今天  相似文献   

6.
专家介绍     
廖常俊教授         廖常俊,男,1939年3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63年四川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3~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任研究实习员。1980~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1~198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作访问学者。1987年任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1年3~6月在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作访问教授。现为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激光与光电子学分会委员。光子学报编委,量子光学学报编…  相似文献   

7.
前言 栾文彦,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现任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红外、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锦州分会理事长,辽宁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物理学会理事长,辽宁经济理事会理事。曾任大连:r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光学领域在2021年的重大进展,盘点了微纳光学、强激光与超快光学、超分辨与成像技术、量子计算与光通信、生物光子学、量子光学、光学探测与整形、涡旋光、孤子光学、人工智能、光学传感、太赫兹光学、光伏光电、照明显示和拓扑光子学等15个光学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探讨了其在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光学领域在2020年的重大进展,盘点了微纳光学、强激光与超快光学、超分辨与成像技术、量子计算与光学通信、光束传输、生物光子学、量子光学、紫外光源、光束整形与探测、等离子体光学、人工智能、光伏光电、涡旋光和孤子光学等14个光学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探讨了其在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授风采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2):F003-F003
刘光灿,1958年出生,湖南邵阳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专业。现任长沙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从事专业:光电子、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拟于2009年10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19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此次大会将邀请我国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技术带头人做专题报告,并开辟有高水平分会场,共同探讨国内外激光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华清,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专家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孝感市青年岗位能手。主要从事生物光子学、纳米光电技术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地厅级项目4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宄人员参与  相似文献   

13.
激光器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40多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器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一个包括激光器、激光加工、激光通信等在内的高科技激光产业群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为了促进国内激光科研进步、产业发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主办的光学前沿——’2008激光技术论坛暨“2007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发布会于3月18日在上海举办。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主编曹健林,  相似文献   

14.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9-50
第4届生物医学光子学成像技术国际会议和第13届先进激光技术国际会议于2005年9月3-6日在天津开发区隆重召开。会议由天津大学主办,并得到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王虹扬 《科技潮》2010,(2):39-39
张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科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现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物理学学会基础光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机电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太赫兹成像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亚波长光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5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16.
宋敏教授     
宋敏,女,1962年12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激光光谱分析;199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1987年至2003年在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2003年3月作为优秀学科带头人调入大连民族学院。现任大连民族学院理学院副院长、大连民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学校教学督导团副团长。宋敏教授现为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女性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光信息检测与显示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1月经浙江省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批准立项,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建设,实验室主任由周卫东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以浙江师范大学光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研究方向涵括光学三维显示理论与技术、三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激光与光谱信息检测技术等光电信息工程前沿研究领域。实验室本着重基础、重应用、促创新的方针,将实验室的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浙中地区唯一  相似文献   

18.
谢树森,男,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任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浙江大学委培博士兼职导师、副系主任、副所长等职.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工会主席,激光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激光医学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和《光电子·激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技术》、《激光杂志》、《激光医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激光的诞生,光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盘点了微纳光学、超强激光、超分辨技术、太赫兹技术、量子计算、激光3D打印、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光通信、生物光子学、X射线成像等10个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光学技术研究领域在2017年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金康 《今日科技》2022,(12):40-41
<正>2019年6月,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共建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光所”)正式注册成立。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杭光所依托上海光机所在光电领域的技术成果、国际影响力以及前瞻技术创新能力,聚焦光电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了特种光纤及应用、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等五个研发中心,搭建了激光及光学特性表征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