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 2009年度中国及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出炉 [关注指数:★★★★★]20日,由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和“美国通过撞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分列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首位.  相似文献   

2.
1月16日.由57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5年中国10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分别对中国10大科技进展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进行了精彩评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05,(1):5-5
中科院院士沈文庆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封官”做法使中国没科学大师。过早给科研人员委以“官职”制约了中国科学大师的诞生。他说,现在科技界“封官”的做法已经形成惯例,青年科学家一出成果就立即被委以各种“管理重任”,很多具有世界科学大师潜质的年轻人过早被埋没了。  相似文献   

4.
1.亲爱的小朋友,您知遁”中国探月计划第一人”是谁吗?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相似文献   

5.
在海内外各种媒体上,人们部能看到:中国高速公路的修建速度和总里程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人们却不知晓,在中国主持并从事这项“国路”工程的是谁?许多人根本想不到,在北京繁华的街市上,他是一个拎着人造革黑色小包的“小老头”:在极为简朴的二居室住宅里,他是个貌不出众的“老伴儿”。只有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里,大家都认识这位已有40多年资历的、我国惟一研究公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84名两院的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10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新闻2005年1月13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7.
新闻信息     
2005:设计明星向中国出发“中国制造”要向“中国设计”转型。将于10月25日在深圳举办的2005中国(深圳)国际品牌·设计商年展第一次把商业和设计联系在一起。本届展会以“创意·设计·品牌”为主题,将汇聚全世界商界精英和设计奇才。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品牌和设计的交流盛会,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与西  相似文献   

8.
院士与苏州     
苏州出院士: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乡”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自1955年新中国诞生首批院士(学部委员)以来,我国已拥有1773名两院院士,其中苏州籍的院士占了100多席.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苏州由此赢得了“院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一流国家的建设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反之亦然。”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加强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大学文化和精神是民族创新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有一颗小行星,默默地运行了几十亿年,还没有名字;有一位学者,在科学史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成就非凡。今天,我们用席泽宗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小行星,使这颗小行星,因席泽宗的名字而万众瞩目,使席泽宗的成就,通过这颗小行星而光耀人间。”这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8月17日的所庆五十周年暨“席泽宗星”命名仪式大会上主持人的祝辞。席泽宗院士是与新中国科学史研究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学者,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研究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见证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24日,在世界软件领域最高规格的盛会——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再次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前。 与工作中的激情彭湃相比,面对镜头的倪院士保持着一贯的平和淡定,耐心解答着每一位记者抛出的问题,其言谈间语速和缓,颇有儒雅之风。传道解惑、与志愿者合影……一个在中国IT产业界、学术界都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一举一动中令人感觉:他其实是一位毫无“架子”的谦谦学者。 而作为学者,他将一生奉献于一个终极理想,那就是“把学术成果产业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钢 《创新科技》2006,(9):22-24
邬江兴,被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只有本科学历的他,带领教研室搞计算机的15个年轻人,用企业赞助的300万元,历时数年,研制出了比西方同类产品性能更优越的04机,创造了世界通信史上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3.
历来英雄辈出的时代都为后世所敬仰,但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语出惊人,“我希望在中国的数学圈,抑或在科学界没有英雄。”英雄是落后的标志9月12日,刚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上荣获邵逸夫数学科学奖的吴文俊,为中国数学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曹雪芹风筝艺术》当选“世界最美的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被评为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这也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三年获得该项殊荣。“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该奖项获得者被认为是代表世界图书设计的最高水平据悉,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吸引了来自世界3个国家的636种图书同场角逐。最终,中国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同时获得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殊荣。中国原创漫画首次全球同步出版2月26日,一部由中国原创的漫画新书——《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15.
9月22日下午,“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暨第四届沈阳科学技术年会沈阳高饺环境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沈阳市科协主席、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会长、沈阳大学校长孙铁珩院士代表我校向到会的市科协领导以及市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院士作了题为“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主题学术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科学院叶笃正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作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直接指导的一名研究生,衷心祝贺叶先生在他90大寿之际获此殊荣。叶笃正是世界著名的气象学家,是中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在罗斯贝波的能量频  相似文献   

17.
王爱云 《世界知识》2013,(14):53-55
自从中国与世界有了交流与碰撞,世界对中国的观察分析就未停止过。世易时移,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世界“观察中国”的角度、深度和维度也在变。“域外中国观察”系列将选取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人士“观察中国”的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展示它们对当今中国的理解和诠释。当然.著作中的某些视角和观点可能会有偏差甚至谬误,但毕竟这些观点影响着众多域外读者对中国的认知,甚至会造成他们对中国的某种误读。为了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我们不妨从了解“域外中国观察”开始。——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18.
金科 《今日科技》2005,(12):18-20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年度特别节目《CCTV2005创新盛典》即将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作为国内媒体首次以产品“创新设计”为主题制作的特别节目,今年是第二年(原名《2004创新设计之夜》)。特别节目利用央视全球新闻采集的优势。争取将全球创新设计最新产品一网打尽.捕捉全球科技最新成就.关注世界一流公司新产品开发.借以促使中国企业关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入“中国设计”的阶段性跨越。  相似文献   

19.
杨学祥 《科技潮》2005,(9):23-26
2005年,在世界物理年里,中国物理学界痛失栋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于7月6日与世长辞。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同时闻讯的许多普通公众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亚东说。一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胡亚东坦承,不仅是黄昆,几乎所有科学家,特别是搞基础领域研究的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陌生?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8,(1):15-15
日前,记者从中科大获悉,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教授的科研团队成果“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榜上有名。这是该校成果连续第五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五年内第四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