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已逐渐形成创新生态圈的发展模式。从五螺旋创新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圈的创新机制,包括创新生态圈自组织机制、创新主体自反机制、创新资源协同机制;进而结合重庆仙桃数据谷的创新生态圈实践案例,提出五螺旋创新机制的实施路径:优化创新生态圈组织结构、提升创新生态圈主体功能、加强创新生态圈资源融合,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北京交通大学程建润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及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要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和商业模式角度,系统分析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瓶颈,案例分析中外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走向,以及美国、日本和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与教训,开展企业家、上市公司创新调查,调研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双螺旋驱动模式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制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范围。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政府、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孵化前瞻技术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投入,推动政府引导与培育;强化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汇聚创新资源,形成新兴产业特色区域布局;倡导创新文化,打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国家和湖南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背景,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实训基地的路径选择和模式分析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载体,着重对协同创新、校企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根源、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模式、市场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性特征等有关理论,以太原为例分析了山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太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首先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包括需要技术支撑及启动产业链等;其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如产业需求条件、技术积淀及支持性生产网络弱等;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勇  方倩  史乐峰  吕璐 《创新科技》2021,21(7):74-82
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激励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学者在国外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并从多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进行比较,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及归纳总结,从定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技术创新绩效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产品创新绩效的交叉项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流程创新绩效的交叉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技术创新绩效对战略新兴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异质性。这些结论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及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查新服务,阐述了科技查新工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探寻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科技查新新思路,完善了科技查新服务,以便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重点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高端突破.  相似文献   

12.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绍东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40-42,56
活跃的创新活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著特征,从5个方面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既定和框架结构、技术-经济范式、主体共生模式和系统治理模式、技术轨道选择以及政策配套体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论认为,现有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仍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和科技创新价值活动基础上,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深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上,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阜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阜阳转型发展新引擎。在全市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和创新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将成为阜阳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阜阳转型发展新引擎阜阳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时代,能否掌握全面、前沿的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步伐.科学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信息服务工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本文将主要探讨目前新兴产业需要的信息类型,信息流通现状等,并重点分析我国科学图书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信息服务的优劣条件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深入分析了发展新兴产业对资源、服务、协同、政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最后对我国发展新兴产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依靠创新促进传统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对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10年来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4个关键要素:市场需求、创新投入、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其中,市场需求是导向,创新投入是条件,创新效率是关键,创新质量是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3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尽早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第二,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形成;第三,尊重市场选择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中分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其创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区域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学科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针对亟需培育和发展壮大的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了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四要素两层次”分析框架.为了进一步探讨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内在机理,以超网络作为分析工具,基于资源的视角,对学科与产业的对接组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资源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学科与产业的资源对接程度.最后,从资源和能力两个层次,分别提出了基于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和“网络化”学科群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高校与产业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