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坛紫菜Z-61品系为研究材料,分析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在三种光强(10,50,500 μmol·m-2·s-1)下的应答。发现:1)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的光系统 Ⅱ 最大量子产量及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的含量都随光强增加而降低,但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和总碳酸酐酶活性则随光强增加而增加。2)当光强从10 μmol·m-2·s-1增加到500 μmol·m-2·s-1时,坛紫菜叶状体的生长速率约增加77%;丝状体的生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在光强500 μmol·m-2·s-1下达到最低,比在10 μmol·m-2·s-1下显著下降了约90%。3)在三种光强下,坛紫菜叶状体的最大光合速率、光系统 Ⅱ 最大量子产量和生长速率都大幅高于丝状体。这些结果表明:坛紫菜的光系统 Ⅱ、光合作用与生长对光强的应答并不完全一致;叶状体比丝状体更适应高光,这可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光强可以改变坛紫菜对无机碳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坛紫菜耐低氮磷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含氮量仅为海区的1/100、含磷量仅为海区的1/15的低氮、磷环境下,对人工选育和建立纯系的坛紫菜褐绿色、红棕色品系3代叶状体(F1、F2、F3)的耐受力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2个品系的藻体均具有极强的耐低氮、磷能力:1)褐绿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21 d才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现象,仅轻微的腐烂和萎缩.3~4 cm长的藻体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73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5.29倍;培养18~21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为(0.86±0.27)cm,鲜重日增重率为(5.32±0.21)%.褐绿色品系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8.7 cm.2)红棕色藻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5 d后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腐烂和萎缩,3代叶状体在低氮、磷甚至无氮、磷环境下的耐受力和生长状况均比较稳定且有所提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3~4 cm长的红棕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 95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3.58倍;培养13~15 d时藻体的长度日生长量为(1.92±0.53)cm,鲜重日增重率为(13.61±0.46)%.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3.16 cm.3)通过选育可以看出褐绿色品系比较耐低氮、磷,该品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低氮、磷环境对于紫菜养殖所造成的危害,缓解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发生和减产、减收现象. 相似文献
4.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α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 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耐低盐品系的选育及经济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选育的褐绿色、翠绿色、红棕色坛紫菜F1、F2、F3代叶状体在低盐(盐度为15、10)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色泽坛紫菜在盐度为15、10的条件下培养20 d,均无成熟、腐烂现象发生,藻体长度增长、鲜重增长和总藻胆蛋白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坛紫菜(对照组).红棕色F1代叶状体与褐绿色、翠绿色藻体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盐能力;通过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获得的红棕色F2、F3代叶状体,在盐度为15、10的条件下,长度增长和鲜重增长较F1代叶状体稳定;红棕色F2代叶状体,在盐度为5的条件下培养20 d,藻体色泽鲜艳,无成熟、腐烂现象发生,生长良好;3~4 cm长的红棕色F3代叶状体,在盐度为5的低盐环境中培养20 d后,平均长度为(46.66±8.68)cm,比对照组长11.89 cm,总藻胆蛋白质量比(干品)达(76.52±3.80)mg*g-1.由此可见,在盐度为10左右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的耐低盐品系,可为坛紫菜向河口区或低盐水域扩大栽培提供有用的种质. 相似文献
6.
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的固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固体培养法培养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试验的结果。试验表明,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可以在半固态至固态琼脂培养基上良好地存活、分裂和再生,因此用固体培养法进行其细胞培养的有关研究是可行的。细胞在半固态培养基中的分裂再生情况与在液培中完全一致。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情况亦基本相似,单离细胞分裂与再生形成的产物亦有正常苗、畸形苗、细胞团、丝状体等,但产生的细胞团较多,无精子囊器形成;再生苗可在培养基上持续缓慢地生长,丝状体可正常地快速生长并发育成熟;观察到部分细胞团经培养发展成愈伤组织,后者可分化长出叶状体;个别单离细胞经培养直接萌发成壳孢子囊枝。本研究还观察了Ca ̄(++)浓度对细胞再生与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Ca ̄(++)浓度低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叶状体多、丝状体少、并且生长差、发育慢。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辐射坛紫菜离体细胞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紫外线辐射离体培养的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对细胞存活率,分裂和发育再生情况进行观察的结果。试验显示,坛紫菜离体细胞对紫外线辐射比较敏感,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紫外线辐射量对离体细胞都有伤害致死作用,随着辐射量加大,细胞存活率下降,紫外线辐射还具有抑制细胞分裂,诱发与增加再生苗形态变异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认为紫外线是一种有效的诱变因子,还讨论诱变处理方法及适宜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8.
邱澄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1):30-33
为了探讨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干品的等温吸湿曲线特性,为今后的坛紫菜加工和贮藏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对坛紫菜在5~50 ℃温度范围内的几条等温吸湿曲线进行了绘制研究,并通过计算机拟合出各曲线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试样5 ℃的等温吸湿曲线呈反S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坛紫菜的等温吸湿曲线从反S型逐渐趋近于类似指数函数曲线;在5~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质量干基含水量≤15 %的试样水分活度Aw值变化不显著;坛紫菜等温吸湿曲线拟合方程的R2值均大于0.98.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研究坛紫菜的单性组织发育特征并验证其可能存在的单性生殖途径,本文对坛紫菜雌、雄营养细胞、组织发育过程中两性生殖组织的形成和繁殖特征以及两种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体的性别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单性营养细胞和组织能够通过性逆转产生两性生殖组织并形成丝状体,该繁殖方式不属于单性生殖.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山东长岛养殖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最适营养盐条件,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坛紫菜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山东长岛养殖的坛紫菜在氮、磷加富浓度分别为50μmol·L-1、3.13μmol·L-1时生长速率最快,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及藻蓝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但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生长减缓。坛紫菜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受营养盐浓度的显著影响,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NO-3-N。氮、磷加富培养使坛紫菜营养成分的含量呈显著变化,其中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而粗脂肪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氨基酸总量以及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DAA... 相似文献
11.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绿体DNA 的快速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阴干的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通过酶解等方法获取完整的叶绿体.再裂解叶绿体并酚仿抽提获得叶绿体DNA.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和EcoR Ⅰ双酶切及RAPD检测结果显示:叶绿体DNA与基因组DNA的酶切图谱及RAPD图谱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多次重复实验证明,按此法提取的叶绿体DNA.其得率稳定,并可用作PCR扩增的模板及酶切图谱的构建等.该方法操作简便.过程快捷.可作为大型海藻叶绿体DNA提取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型坛紫菜为父本,人工选育的褐绿色型坛紫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大量的单色体和嵌合体,在其子一代中随机抽取1 147株藻体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长性状好的藻体进行选育培养,结果显示:1)嵌合体色泽:主要为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2)嵌合体的比例:单一色型藻体占14.5%,2种色泽相嵌的嵌合体占73.9%,3种色泽的嵌合体占10.6%,4种色泽的嵌合体占1.1%;3)嵌合方式:点状、线型、"V"字型、"W"字型和小叶片型等;4)通过营养细胞酶解和单性生殖所获得的单色藻体c,经培养后F1和F2代遗传性状比较稳定,有望筛选成为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13.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的胶囊化冰冻保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适宜孢子囊枝发育的条件下培养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用3%褐藻酸钙包埋(胶囊化)制成胶球,经脱水后直接投入液氮中冰冻保存,结果表明,胶囊化的坛紫菜丝状体在10h的脱水过程中可保持约90%的存活率,当胶球含水量下降至42.95-16.6%时,冰冻保存在活率可达65%左右,与常规的两步法冰保存比,胶囊化方法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是保存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农药对坛紫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有机磷农药(甲胺磷、辛硫磷)分别在0.1,0.5,1,10,20mg/L浓度下对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暴污,不同时间(12h,24h,48h,72h)取样.测定甲胺磷、辛硫磷对坛紫菜叶状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污染时间的延长,甲胺磷低浓度诱导POD活性,高浓度先诱导后抑制,并且浓度越大越早出现抑制;辛硫磷所有浓度均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24h、48h、72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污染暴露48h,相同条件下对POD活性的毒性大小为:辛硫磷>甲胺磷. 相似文献
15.
采用DIVING-PAM叶绿素荧光测定仪比较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藻体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暗处理时间和不同测量时间间隔下光合效率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为了在最短的测量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坛紫菜藻体叶绿素荧光指标测量结果,叶绿素荧光测定仪的最佳参数应设定为:PAR 100 μmol·m-2·s-1,最佳测量时间间隔30 s,最适暗处理时间15min。同时发现坛紫菜藻体光合效率的日变化在每天的10:30~18:30时间段内最为稳定,可以作为测量叶绿素荧光指标的最适时间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坛紫菜叶状体细胞对甲醇、乙醇、异丙醇、1,3-丙二醇等4种有机溶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体细胞对1,3-丙二醇敏感.在实验最低剂量(0.2μL/mL)下对紫菜体细胞就表现出较强的致死作用;对甲醇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最高的1.0μL/mL处理浓度组.生长发育状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乙醇在浓度高于0.6μL/mL时强烈抑制体细胞的分裂;异丙醇随着浓度的升高表现出使体细胞向细胞团方向分化.而叶状体的形成则受到抑制.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用外源化合物处理紫菜叶状体细胞时.甲醇在1.0μL/mL浓度范围内可作为合适的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碱与EMS处理坛紫菜离体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碱与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坛紫菜离体细胞,对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分裂和发育再生情况进行观察的结果。试验表明,秋水仙碱处理可显著抑制高体细胞分裂,促进再生藻体生长假根、增加有根苗比例,延缓再生藻体发育成熟与衰亡:浓度≥5×10-3时对离体细胞产生显著地致死和致再生藻体畸形作用。EMS处理也有一定的促进离体细胞再生苗生长假根作用,对细胞分裂抑制作用不明显,也未观察到明显的致畸变或致突变作用。较高浓度EMS处理(2×10-3处理2小时或4×10-3处理1小时)引起细胞急性中毒和严重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