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指数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选择问题.首先考虑了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反应扩散系统,并利用鞅方法构造了含有未定权益的最优投资问题的最优策略和最优鞅测度.然后利用最优投资和无差别定价的关系,得到了效用无差别定价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和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昭军 《系统工程》2001,19(3):25-29
给出Banach空间D1.1上梯度算子D的一个性质,以及算术型式期权的定价与套期保值策略的计算途径,该计算途径将定价及套期保值策略的计算转变为一个简单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对投资者极大化生命期期望消费效用的最优化问题,在较一般情形下给出了由证券交易价格(部分信息)决定的最优投资消费策略显示解;从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的实际出发,讨论债务固定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问题,得到最优策略是公司当前财富净值的分段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报贩的悲观偏差对于其联合定价订购决策的影响。本文使用预期效用(Anticipated Utility)决策模型,预期效用理论最大优点是包含了决策者的概率相关的风险态度,从而可以很好地刻画决策者的悲观偏差。我们证明了随机需求具有加形式时,悲观偏差使得报贩设定的最优价格低于期望利润最大化报贩的最优价格,而悲观偏差和边际效用递减的联合作用使得报贩的最优定价进一步向下偏离于期望利润最大化报贩的最优价格。然而无法确定这两类心理偏差对于报贩最优订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践中常用的三种定价方式(市场定价、固定定价、保护定价),构建了由单一风险中性的公司与多个风险规避的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研究了不同定价方式下公司和农户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发现:风险规避的农户往往会选择保守的决策行为,这将影响公司的最优决策,从而使得最优决策下农户和公司的收益都会随着农户的风险规避度的减小而减小.此外,不同的定价方式也会影响农户的生产成本系数与农户和公司的最优决策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在针对参与订单生产的农户进行补贴时,需要特别注意定价方式和补贴方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定价方式下,农产品的产出水平以及现货价格与随机产出率之间的相关性对最优决策下农户、公司的收益有显著影响;而且直观认为"合理"的保护定价却不能真的"保护"农户改善其收益,在该定价方式下农户的收益小于市场定价或是固定定价方式下农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在季节性产品销售环境下,考虑由一个零售商和可以无限细分的顾客群体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研究了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两阶段报童模型的库存与定价决策问题.传统的两阶段报童模型没有考虑战略顾客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库存和定价决策的影响,实际上顾客在购买时将会考虑产品在销售期内完整的价格路径,以最大化期望效用为目标确定最优购买时机,而零售商则以最大化期望收益为目标确定最优订货数量和设定价格路径.引入理性预期均衡分析,研究了零售商和战略顾客双方同时行动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并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承诺销售价格不变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最后,通过2组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效用最大化问题是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经典的von 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模型在实践中都受到诸多挑战.Yaari对偶效用理论是重要的非期望效用模型之一.本文研究完全金融市场中的Yaari对偶效用最大化问题.前人在某种单调性条件下得到了该问题最优解的显式刻画.而在本文中,无需任何单调性条件,我们得到了最优解的显式刻画.  相似文献   

7.
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期货市场组合套期保值策略和保值风险进行了分析 ,给出组合套期保值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和保值风险的估计 .研究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问题 ,对给定要保值的现货资产 ,逐步找出参加组合套期保值的期货资产 .得到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和方法 ,改善了组合套期保值的效果 ,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实用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期现关系的高、低波动状态发生变化, 这对套期保值产生重要影响, 将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方法引入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最优套期保值研究, 分析状态转换下的套期保值. 研究表明, 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关系表现为相异的高、低波动状态, 高波动状态的稳定性、持续时间均低于低波动状态, 市场所处的状态与基差变化密切相关. 套期保值绩效分析表明, 单一状态套期保值中MGARCH模型的效果好于VECM, 而VECM又好于VAR, 它们均优于OLS模型. 时变转换概率和常转换概率马尔可夫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优于单一状态下的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9.
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可使企业避免或减少价格、汇率、利率变化的风险。与传统的套期方法相比,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方法不仅考虑了报酬,而且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使保值者以最优方式保值。本文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贷款组合效用最大化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组合优化是使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文中用风险价值(VaR)来控制风险,根据在贷款组合有效边界上银行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分配各项贷款,建立了基于VaR约束的贷款组合效用最大化优化模型.主要创新与特色:①通过贷款组合效用最大配给贷款符合贷款优化的目的,解决了决策模型与决策目的相一致的问题;②当银行决策者或决策群体对风险的偏好在VaR允许范围内时,现有研究的效用最大化决策模型是本模型的特例;③在控制贷款组合VaR的前提下,实现贷款组合效用最大化.当效用最大的贷款组合在VaR控制的边界内时,此组合即为最优组合.当效用最大的贷款组合在VaR控制的边界外时,贷款组合有效边界上效用最大的组合就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考虑由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租赁商和政府组成的三方系统,在市场需求率为随机且依赖租赁价格下研究了租赁商的车队配置和租赁价格的最优决策以及系统协调问题。为此,分别建立了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和基于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和两部收费的联合契约协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无法实现系统协调,通过引入这种联合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不仅能够实现系统协调且可以使各成员收益达到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锚定心理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心理,对投资者的判断及金融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 结合期货市场的特征,并依据锚定心理产生的不充分调整启发式模型,以交易者获得的初始信息为锚定点,建立了锚定心理影响投资者交易及期货均衡价格的数理模型. 分析发现,锚定心理的存在会增加期货合约的交易量,造成短期期货均衡价格偏离理性条件下的理论值,从而使期货价格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期货市场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单一市场和组合市场下的“公司加农户”交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户和公司在单一市场(即合约市场)和组合市场(即合约与现货市场并存)下的决策行为。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农户和公司在两种市场下的决策特征,发现:在组合市场下的双方交易总量较单一市场有所增加,这表明,组合市场对农户、公司及其顾客都是有益的。组合市场既解决了单一现货市场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又降低了单一市场下需求和生产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户、公司和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订单农业特点,构建了由风险中性的公司与风险规避的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并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建立了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的决策目标函数,分析了供应链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与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随订单价格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严格小于风险中性农户的最优产量.此外,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低于集中决策情形下整条供应链的最优产量.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出了一种“收购补贴+市场保护价+保证金”型的协调契约机制,并给出了公司制定的最优补贴系数与订单价格满足的条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契约机制可以完美地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空盘量变动对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波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盘量是除交易之外刻画期货市场交易活跃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将空盘量分解为可预期和不可预期两部分,研究空盘量的变动对期货价格收益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空盘量对期货价格收益的波动性具有负向影响,即总体而言,空盘量的增加对期货价格收益波动性的影响小于空盘量的减少对期货价格收益波动性的影响;并且,不可预期空盘量对期货价格收益的影响比可预期空盘量对价格收益的影响大许多。同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实证结果分别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依据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带违约罚金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模型,给出了最优合同条件,定义了商品房预售市场效率的度量。基于反设事实法的逻辑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预售制度并非商品房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同期现房价格和市场预期房价增量对商品房价格上涨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类由农户与公司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其中农户在考虑产出不确定性以及订单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农产品的生产量,公司拥有农产品的批发定价权,并在产出与需求双重不确定性情形下确定农产品的订单价格和零售价格. 对比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公司和农户的最优决策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在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下公司可以通过主导地位从中获取绝大部分的收益,而且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价格机制无法防止公司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的机会主义行为. 为此,引入一种基于Nash协商的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 实施该契约机制不仅可以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完美协调,还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针对突发事件引起批发价、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三者同时发生随机波动,造成商业航天贵金属配套制品供应链失调的问题,提出将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分别与数量弹性契约相结合,形成两种新的期权弹性契约,并用这两种新的期权弹性契约分别协调应对未来行情看涨与看跌的情形,寻找链上成员以实现最优决策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期权弹性契约在面对批发价、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均随机波动时,均可以使商业航天贵金属配套制品供应链恢复协调。当市场价格上涨时,采用看涨期权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当市场价格下跌时,采用看跌期权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收益。此外,两种模式下皆可提高供应链的最佳订货量。最后,采用算例仿真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行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policy is considered when the buyer faces two supply sources:one is the contract supplier from which the buyer orders over a specific contract period(say,a year) at a pre-agreed price,and the other is the spot market.However,when ordering from the contract supplier,the buyer must fulfill a pre-determined total order quantity,or the so-called definite total order quantity commitment,over the whole contract period.In other words,the commitment secures the buyer a fixed price but obliges him/her a total order quantity over the contract period.Although the spot market gives the buyer more flexibility in terms of order quantities,its prices are volatile.Such a combination of contract and spot procurements is often observed in practice.Within the contract period,there are multiple sub-periods,during each of which the buyer reviews the inventory,issues an individual order,and uses the on-hand inventory to meet the random demand.Thus,in each(ordering) period,the buyer will weigh between the current known spot price(by procuring from the spot market) and a lower future price(by waiting while consuming the remaining commitment).An optimal dual ordering policy is characterized for each period,depending on the on-hand inventory level,the spot price,and the remaining commitment quantity.The optimal policy in each period is also shown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contract price.Through a numerical study,the inventory cost is demonstrated to be(1) insensitive to the contract price when the total commitment quantity is lower than the total expected demand over the contract period and(2) non-increasing in the variability of spot prices.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牛熊市的视角,根据市场的历史周期的判断结果,分别提取我国沪深300牛市和熊市样本窗口,使用了BVGJR-GARCH-BEKK模型和LM跳跃检验法,从价格发现、波动溢出和跳跃风险三个方面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牛市时股指期货市场发挥主要的长期价格发现作用,熊市时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发现,过分自信效应可以解释这一异化现象.两个市场在牛熊市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但非对称性的方向相反.熊市时两个市场上都检验出了更多的跳跃行为,熊市下股指期货市场的跳跃风险来自于未预期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