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期货市场组合套期保值策略和保值风险进行了分析 ,给出组合套期保值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和保值风险的估计 .研究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问题 ,对给定要保值的现货资产 ,逐步找出参加组合套期保值的期货资产 .得到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和方法 ,改善了组合套期保值的效果 ,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实用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  相似文献   

2.
期货市场多阶段展期套期保值的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n"个展期阶段的多阶段展期套期保值中,其基差可以分解为"2n-1"个基差风险来源,而非Hull认为的"n"个,并借助基差分析,研究了多阶展期套期保值策略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证明了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增加展期次数才有利于分散风险,而在MRH策略中增加期货资产种类数进行组合套期保值可以绝对的降低基差风险.  相似文献   

3.
分别考虑期货机会成本和期权预算约束,建立最优期货和期权套期保值模型.通过构造等价鞅测度,在风险厌恶型一般效用函数下证明了模型最优解是唯一存在的,给出了求解模型的算法步骤;并在负指数效用函数下得到期货和期权最优头寸的显式表达式.实证研究表明:为规避上证50ETF价格风险,期货和期权套期保值都获得了正收益.期货(权)套期保值收益随着投资者风险厌恶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减少).通过分析预算的影响建议风险厌恶系数较小的投资者在预算较大时选择期货套期保值,而风险厌恶系数小预算较少或风险厌恶系数较大的投资者选择期权套期保值;通过模拟金融危机情景发现随着标的价格波动的增大,期货套期保值收益增大、期权套保收益减少,建议投资者在现货价格波动较大时优先采取期货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4.
石油与天然气是全球经济的血脉,为了保证能源的稳定供给,我国与俄罗斯、中东等国签订了多个油气供应协议,这些合约持续时间长、涉及金额大、套期保值难度高.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难以控制现金流风险.文章在综合考虑现金流风险和期末风险的条件下,建立了离散化高维风险度量模型,开发了高维牛顿迭代算法,解决了复杂条件下无法求得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解析解的问题.理论研究表明,长期合约套期保值策略具有“三阶段”特征,实证研究发现,均值回复过程能够更准确地刻画油气价格变化过程,基于此得到的套期保值策略在现金流风险和对冲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解决复杂条件下油气长期合约的套期保值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Copula函数技术和协整理论两方面的优势,给出最优动态套期保值比率模型。为检验该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对标的资产为嘉实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研究,并与传统的ECM-GARCH套期保值模型和修正的ECM-GARCH套期保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ECM-GARCH模型和修正的ECM-GARCH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在保持套期保值资产收益增加的同时,将其风险分别减少94.59%和93.82%.  相似文献   

6.
基于CVaR的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条件风险价值(CVaR)控制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的超额损失,建立了组合CVaR最小的套期保值优化决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表现在:①现有研究的最小方差套期比及VaR套期比模型仅仅是本模型的1个特例:一是在期货的期望收益率为零时,或在期货和现货收益率完全相关时,本模型的最优套期比就是现有研究的最小方差套期比;在置信水平接近于100%的情况下,本模型的最优套期比趋近于最小方差套期比;二是在置信水平1-α下,当本模型的套期保值组合收益率小于标准正态分布的"α分位数"那一点的组合收益率的条件均值等于VaR套期比模型中特定的"β分位数"时,本模型就等于VaR套期比模型.②以期货套保组合收益率的CVaR为目标优化套期保值比.充分考虑了套保组合的尾部损失,综合了套期保值者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偏好,改变了现有研究忽略套保者期望收益率和人为设定风险偏好参数现象,使期货合约的选择直接反映了套保者的风险承受能力.③模型反映了CVaR最优套期比由套保者投机需求和纯套保两部分组成,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套期保值比率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偏度控制收益分布向右偏斜减小重大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期货套期保值收益率最小方差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组合收益率偏度大于等于零控制套期保值的整体风险;二是通过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套期保值提高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三是通过非线性风险叠加与对冲控制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风险.通过实证研究和与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小套期保值的风险并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统计学角度推导了风险头寸和多种套期保值工具所组成资产组合的价格协方差矩阵逆矩阵的表达式,分析了该表达式的统计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组合套期保值策略的基本模型,研究了组合套期保值策略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数理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各套期保值工具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正好等于风险头寸价格对各套期保值工具价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对应的复回归系数.揭示了组合套期保值方法和套期保值的回归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和铝的套期保值持仓和投机持仓数据,构建了套期保值情绪和投机情绪两个指标,采用TARCH-M(1,1)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投资者情绪对我国金属期货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套期保值和投机情绪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与国外相关研究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货市场上存在"借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的现象;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的情绪变化越大,市场收益越高;但投机情绪对市场波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的非线性策略的缺陷,提出一类将最大效用方法中的风险厌恶系数与最小风险方法相结合的非线性风险-收益策略,并分析了套期保值者的风险态度对套期保值策略的影响,提出策略中参数的选择原则应该确保不能产生对风险厌恶系数的新投机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目前期货市场逼仓风险管理(主要为事后识别和惩罚)的效率,将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效应融入对逼仓动机的诠释中,认为投机者在长期无法获得足够风险补偿时,可能发动逼仓.对沪胶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投机者收益率越小且持仓量越大时,期货市场逼仓风险越高.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一个新的分层次逼仓风险预警方案,该方案在可信度、可行性和时效性上较目前已有方案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引入跳扩散过程描述石油价格的变化,在风险溢酬一定的假定下,推导出石油期货价格的动态变化模型和定价模型.通过石油期货价格数据对石油价格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石油价格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价格有明显的跳跃和均值回复特征,2)投资者对石油价格随机波动和跳跃风险要求正的风险溢酬.本文的另还利用两个期货价格序列对石油价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它们可以用来确定风险溢酬参数,并用来分析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SPAN和TIMS保证金模型运用情景模拟法模拟期货合约多种价格风险的复杂性及使用风险线性叠加评价多品种期货组合风险导致的预测不精确的特点与弊端,提出了多头和空头损失不对称原则,建立了期货组合市场风险非线性叠加评价模型,解决了期货组合每一交易日最大损失的预测问题.模型的特点一是采用WKDE法对单个期货合约精确地预测未来交易日风险值,简化了SPAN和TIMS系统测算单个合约风险的复杂性.二是考虑了不同头寸之间风险对冲和组合中合约风险非线性叠加,解决了SPAN和TIMS系统由于期货组合风险线性叠加而导致风险评价不准问题.三是引入EWMA法计算动态迁移相关系数矩阵,避免了静态的相关系数矩阵不能有效及时地反映相关系数动态变化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公司+农户”与期货市场之间运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公司的期望效用模型对最优套期保值和订单价格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在期货市场是跨期无偏的条件下, 受流动性约束的公司在期货市场卖出的最优期货头寸小于订单规模; 当对被套期保值的订单采用固定价格的定价方式时无法满足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 但采用点价的定价方式时能够最大化公司的期望效用, 公司同时获得相应的风险溢价. 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阐释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可使企业避免或减少价格、汇率、利率变化的风险。与传统的套期方法相比,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方法不仅考虑了报酬,而且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使保值者以最优方式保值。本文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5年股指期货市场实行交易限制措施事件作为自然实验样本,研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短期动态价格发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有交易限制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出现反转,但其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负面影响却进一步加剧,本文分析这一现象是由于交易限制规则实施后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极度匮乏、逆向选择效应增强所致.与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可以更有效地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揭示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外,本研究结果在以双重差分模型和以互联网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检验中同样稳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牛熊市的视角,根据市场的历史周期的判断结果,分别提取我国沪深300牛市和熊市样本窗口,使用了BVGJR-GARCH-BEKK模型和LM跳跃检验法,从价格发现、波动溢出和跳跃风险三个方面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牛市时股指期货市场发挥主要的长期价格发现作用,熊市时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发现,过分自信效应可以解释这一异化现象.两个市场在牛熊市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但非对称性的方向相反.熊市时两个市场上都检验出了更多的跳跃行为,熊市下股指期货市场的跳跃风险来自于未预期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现有研究对股指期货保证金定价多仅围绕波动率因素来考虑,而忽视了流动性冲击、杠杆和交叉持股所导致的现货价格极端变化对期货保证金的影响,即在保证金定价中未能考虑现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组合再平衡风险.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流动性冲击下杠杆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机理,以及交叉持股对现货标的的正反馈效应;然后通过持有成本模型将这些因素引入到股指期货价格变化中,最终构建保证金定价模型.模拟分析发现:现货市场中的杠杆水平、流动性冲击水平均与股指期货保证金显著正相关;且与传统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定价模型所计算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要显著高于前者,这也意味着本模型的确能够有效解决流动性冲击严重或者杠杆过高情况下,股指期货保证金的合理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SV模型和KLR信号分析的期货逼仓风险预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期货价格波动风险、持仓量波动风险和基差波动风险三大因素衡量期货交易中的逼仓风险。采用KLR信号分析法、SV随机波动模型、GARCH模型等构建了逼仓风险预警模型,为期货市场中的逼仓风险预警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方法。本研究最为关键的突破创新有以下两点:一是结合KLR信号分析法、SV模型等建立了期货交易中的逼仓风险预警模型。经1980~2006年的文献检索发现本研究是针对我国期货交易逼仓风险预警问题首次提出的定量分析模型,解决了我国期货界对逼仓风险至今没有预警方法的难题。二是在本研究中将现有KLR信号分析法与风险指标预测模型相结合,突破了以往使用KLR信号分析方法只能采用历史数据对未来情况进行预警而造成的预警误差。经实证分析,本研究的逼仓风险预警模型精度可达76.67%。  相似文献   

20.
存在投机商和策略型消费者的零售商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热销产品在短期内会受到库存和产量的限制,导致这些热销品出现投机买卖的机会.另外,策略型消费者的延迟购买行为会对零售商的定价决策和收益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一个拥有固定库存数量的垄断零售商在投机商出现时,怎么做产品定价决策.通过运用经典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投机商和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并得出了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并分析了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消费者保留价格变动系数、消费者周期2买到产品的概率等一系列因素对产品价格和零售商定价和收益产生的影响,结论表明,在特定情况下,投机商的存在对零售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